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561393
出版日期: 2025-04-23
作者: 湯姆.沃爾特斯,格倫.科多扎
譯者: 鄭勝得
裝訂: 平裝.全彩印刷.488頁.29.7.
理解疼痛本質×辨識傷害類型×八大區域三階段復健方案
每一次復健,都是在加強身體結構承受力,預防下一次傷痛
如果你正在復健,卻覺得效果緩慢,甚至兩兩三個月都在原地踏步;
如果你不曾受過明顯的傷,卻長期莫名疼痛,不知需不需求診;
如果你熱愛運動,卻因僅僅一次受傷,就再也不復過去表現,或不斷舊傷復發,甚至被告知不能再運動;
如果你曾疑惑,為什麼讀遍資料、做盡治療,卻都只有短期效果,逐漸開始相信一生必須與傷痛共存
……如果你也曾經歷這種令人灰心的循環,那麼你需要的不是再試一次治療,而是重新理解「疼痛」的本質及複雜機制。當你能夠分辨不同的傷害類型,憑身體訊號認出自己疼痛的原因,才能循線找出有效的求診策略,甚至無需治療。
其實,只要有正確的知識和適當的復健計畫,絕大多數舊傷及疼痛都可以痊癒,你甚至可以進一步解決身體的弱點、改善活動度,並最大程度地提高力量與韌性,進而降低疼痛與傷害復發的機率。
★關於疼痛與傷害,你不可不知★
疼痛科學告訴我們一個違反直覺的關鍵事實:會痛,不一定代表有傷;有傷,也不一定會痛。
身體並不會送出「疼痛」的訊號,所謂疼痛,是大腦對於訊號的解讀。例如中樞可能因過去的組織損傷而敏感化,神經系統變得過度興奮,即使是無害的輕微接觸或動作,大腦都可能為了防止受傷而以「疼痛感」阻止你繼續動。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傷口已癒合,疼痛卻依然存在。
因此,察覺並讀懂身體傳遞的訊息,必要時用特定動作傳送訊號安撫過度保護的大腦,就是復元的開始:
● 我的疼痛屬於哪種類型,是神經性的、組織損傷,還是慢性發炎反應?
● 復健,不該等到不痛再進行,而是從受傷的那一刻就該開始。但哪些身體訊號可以告訴我,身體能夠承受,或已超過負荷?
● 哪些療法有效、哪些只是短暫安慰,甚至可能有害?
● 身體動作和姿勢是疼痛的主因嗎?還是有我忽略的其他因素?
從這些和身體訊號息息相關的知識出發,本書會幫助你區分疼痛與傷害、了解疼痛的成因、分辨傷害類型,以及在「不需治療到需要立即醫療介入」的光譜中找出自身疼痛和傷害的位置。同時也解釋各種傷害的治療策略有何不同、該向哪類醫療專業人員尋求協助,並提醒你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內在外在因素可能正在加深你的疼痛,全方位協助你在複雜的舊傷及疼痛迷宮中找到方向,走向出口。
★將知識轉化為具體解方★
透過疼痛科學的認知教育擁有必備知識之後,再搭配量身設計的運動計畫,能幫助你改善生理組織的能力,增強對身體系統的信心,最終提升克服傷害疼痛的能力。
疼痛與復健不僅與神經系統相關,組織適應負荷的能力更是關鍵——肌肉、肌腱、骨骼、韌帶等組織會根據施加的負荷進行調整,因此,適當的活動與訓練不只是幫助康復,更能讓組織變得更強壯,降低未來再次受傷的風險。
科學研究長期顯示,活動度與阻力訓練最有助於緩解疼痛與傷害復健,因此根據疼痛與傷害的三階段「發炎期、細胞增生期與成熟期」,科學化的有效復健運動計畫也有三階段的目標與作法:
【階段1:疼痛管理】
→軟組織鬆動術、柔軟度/活動度練習
→可降低疼痛、減緩發炎,讓神經系統脫離過度敏感的狀態
【階段2:解決動作範圍與感覺運動控制問題】
→活動度練習、等長與離心阻力運動
→可提升活動度、力量與穩定性,進而維持功能性能力
【階段3:增強組織能力並防止疼痛復發】
→完整動作範圍的阻力訓練
→可強化受傷部位與其周圍組織,全面性增進組織承受負荷的能力
本書針對全身八大部位設計了30個復健運動計畫,從肩頸手部一路到腿部腳踝,提供可按表操課的每日練習運動清單,對於椎間盤突出、肩夾擠、媽媽手、下背痛、髂脛束症候群等常見傷害,均提供從舒緩急性疼痛到長期強化身體組織的系統性運動規劃,協助你建立自主而常態的運動習慣,從而放大療程的效益。
疼痛與傷害並不是運動與生活的必然代價,不但可以管理,也可以預防。更積極而言,傷痛可以是一道開口,讓我們從中檢視自己的關節狀態、動作形式、肌肉發力順序、代償,以及生活型態,對自己進行「診療」。本書提供的知識與實踐方法,就是邁自在行動的必備技能。
透過本書,你可以獲得:
● 包含腦神經與生物力學領域的疼痛科學知識
● 辨識傷害類型與評估大致復原時間的工具
● 判別適用何種醫療方法與時機的資訊
● 緩解疼痛、治療傷害與預防管理的手段
● 改善活動度、力量與韌性的具體運動計畫
● 涵括呼吸法、軟組織鬆動術、柔軟度運動、活動度練習,與阻力運動等處理對策的詳細動作說明與示範照片
● 對於輔助與替代療法的綜覽與背後科學根據
美國Amazon物理治療類書籍銷售No.1
專文推薦
王子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學學系特聘教授、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嘉祥/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疼痛中心主任、第14屆臺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邁向復元推薦
【物理治療界】
陳姿逸/啾c物理治療師
黃琳玲/物理治療師、HiBODY嗨健康 創辦人
【醫界】
吳肇基/骨科 醫師、大夫訓練
林頌凱/臺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理事長、奧亞運國家代表隊隊醫
林瀛洲/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暨巴黎奧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
侯鐘堡/臺北原力復健科院長
陳彥志/光田運動醫學科主任
【健身界】
周博陽/Know&Apply Training (KAT) 創辦人
鄭乃文Coach Pitt /ICF&NSCA認證教練、職涯發展與身心健康領域教練、體適能產業國際講師
【運動界】
羅嘉翎/東京奧運跆拳道銅牌得主、巴黎奧運跆拳道選手
作者簡介
湯姆.沃爾特斯,格倫.科多扎
作者簡介
湯姆.沃爾特斯(Tom Walters)博士
骨科物理治療師、疼痛與動作教育領域教授、Rehab Science網站的創辦人。
在物理治療的實務方面,他獲得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骨科專科認證,專精於肌肉骨骼疼痛、動作障礙與功能性復健,臨床與教學經驗超過20年。
他創辦的知識平台 Rehab Science,透過圖像、影片與社群媒體,將人體動作、疼痛科學、運動功能與復健知識轉譯為淺白易懂的內容,累積全球超過百萬名追蹤者。
除了臨床實務外,沃爾特斯博士曾擔任大學全職教授八年,講授人體生物力學、治療性運動與疼痛科學等課程,致力於推動復健教育與實證知識的應用。
他的學術積累起於蒙大拿州立大學的運動科學學士,並於查普曼大學獲得物理治療博士(DPT)學位,後續完成骨科徒手治療住院訓練與下肢功能生物力學的專科培訓。
他目前與妻子克絲汀(Kirsten)及兩個女兒定居於加州聖塔芭芭拉,持續從事臨床、教學、寫作與復健知識的推廣工作。
格倫.科多扎(Glen Cordoza)
當代運動訓練與格鬥技術領域極具產量與影響力的作家,著作主題涵蓋綜合格鬥、巴西柔術、泰拳與體能訓練,累積出版 27 本專書,在全球運動教練、選手與訓練愛好者間廣為流傳。
他與凱利.史達雷(Kelly Starrett)合著的《靈活如豹》與《久坐人靈活解方》,雙雙成為《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成為疼痛預防與動作功能教育的重要代表作,改變了無數人對身體結構與動作改良的理解。
他與「臀肌教父」布瑞特.康崔拉斯(Bret Contreras)合著《臀肌研究所》,深入探討臀部訓練的肌電研究與實證訓練法,是體能訓練專業領域的權威著作。
科多扎長年合作的對象還包括綜合格鬥巨星Randy Couture、BJ Penn、Anderson Silva、Fedor Emelianenko與Lyoto Machida等運動名家,以及巴西柔術傳奇Eddie Bravo與Marcelo Garcia。
除了出版方面的成就,科多扎本身也擁有精彩的運動生涯:泰拳職業比賽創下12場比賽全勝紀錄,且擁有十號星球柔術(10th Planet Jiu-Jitsu)黑帶最高段位。他以選手的第一手經驗、書寫者的結構力,成為當代最能結合實戰與知識轉譯的運動作家之一。
譯者簡介
鄭勝得
苗栗苑裡人,彰師翻譯所畢業,目前擔任財經新聞編譯。嚮往陽光、沙灘與海風陪伴的日子。譯作包括《身體要你動》、《丹約翰的撞牆期訓練心法》、《漢森馬拉松訓練法》與《打造極致登山體能》等10本書。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Flat Rate | 6.00 |
Zone | Items/Weight | Delivery Fee (RM) |
---|---|---|
East Malaysia | First 1.00 kg | 13.00 |
Extra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25.00 |
Extra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First 1.00 kg | 159.77 |
Extra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First 1.00 kg | 157.78 |
Extra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First 1.00 kg | 175.10 |
Extra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First 1.00 kg | 150.94 |
Extra 0.50 kg | 30.46 | |
China | First 1.00 kg | 96.44 |
Extra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First 1.00 kg | 91.42 |
Extra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First 1.00 kg | 162.58 |
Extra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First 1.00 kg | 80.63 |
Extra 0.50 kg | 29.06 | |
India | First 1.00 kg | 113.30 |
Extra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First 1.00 kg | 107.35 |
Extra 0.50 kg | 24.87 | |
Japan | First 1.00 kg | 112.97 |
Extra 0.50 kg | 35.03 | |
Macau | First 1.00 kg | 92.93 |
Extra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74.75 |
Extra 0.50 kg | 21.49 | |
Taiwan | First 1.00 kg | 94.42 |
Extra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First 1.00 kg | 94.10 |
Extra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First 1.00 kg | 98.94 |
Extra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