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Bookgarden 城邦阅读花园

Mall
【回頭書】自主學習大未來:家長最想知道、認識自學的第一本指南(如欲購買新書請洽客服)

RM 63.27 RM 70.30 10%
(~USD$ 14.67)
Quantity
+
Model
9786263140776
Brand
木馬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63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3140776

出版日期: 2021-12-08

作者: 凱莉.麥克唐納

譯者: 林麗雪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48頁.21.

 

教育從來不是學校的專利!
別讓作業、評分、考試等成規,破壞孩子天生的學習力!

放下制式化學校思維,
孩子可以學得更好,學習動機充沛,
對生活滿懷熱情,更有能力應對真實人生!

  ★美國AMAZON逾兩百則4.7星熱烈好評★
  ★自學教育先驅彼得.格雷教授專文推薦★

  學校是後天的,而學習是天生的──
  還記得孩子好奇且熱切探索世界的眼光和笑容嗎?
  孩子生來就有求知的渴望和學習的能力,
  我們能否讓孩子保有這些天賦,而不被體制化的學校思維所抹煞?

  誰說教育一定要跟學校掛勾?教育等同於學校,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當考試導向為主的作業、測驗占據了孩子的大半童年,當孩子展現天性卻被貼上「過動」標籤,家長、教育者、政策制定者、乃至整個社會,是否已準備好有別於傳統學校體制的良好替代方案?

  身兼四個自學孩子的母親及教育研究者,作者凱莉.麥克唐納指出,「自學」首先是一種「去學校化」的思維,加上陪伴者充分的信任與支持,就能讓孩子領路,陪他們發展出獨特而豐盛的旅程。本書帶我們走入一個個自學家庭、自學生與自學組織的真實生命經歷,看這些開創者如何取得百花齊放的改革成果。

  本書揭示了學校和教育在歷史中的糾纏關係,也提供實用的實踐建議,告訴我們如何支持孩子追求真正的教育。書中更深入探討當前既存的各種自主學習模式與資源,舉凡:各類學習中心、創新型夏令營、非典型的自學機構如民主學校等,甚至談及力求轉型創新的公立學校。這些資源與機構的目標一致:協助孩子自主規劃並學習自己人生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熟練「自主教育」這項終身受用的能力。

  自學就是生活,允許孩子不帶著常規教育與類學校思維的靈魂生活。協助孩子進行自主學習並沒有一種唯一的方法,每個人各有自己獨特的旅程,但關鍵都在於,信任與支持每一個孩子自己的渴望。

  如今,自學作為一種世界性風潮正在興起,
  目的是允許孩子用合乎他們天性的、快樂而自然的方式去生活與學習。

  選擇自主教育,是家庭勇於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
  在這樣的家庭裡,教育的主動性與方向來自於孩子強烈的內在動機,
  父母與其他成人只是提供所需的環境,以便讓孩子盡其所能地教育自己。

本書特色

  ▎美國作為介於北歐與台灣之間,自學教育起步早台灣二十五年的國家,是非常好的歷程借鏡。

  ▎詳細介紹了歷年全美各地百花齊放的自學機構,無論想讓孩子嘗試自學到什麼程度的家長,或是對創新辦學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透過採訪真實的自學生、自學家庭、自學機構,提供大量實用的執行建議。

  ▌我們長年被灌輸和制約的許多迷思,並非事實:
  ◆教育等同於上學──學校制度在人類史上其實十分晚近,是工業時代的衍伸產物,我們將流水線複製到教育上,孩子成為罐頭產品。
  ◆孩子沒人逼,就不會主動學習──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孩子會有自己的興趣和學習節奏。而且玩耍對認知發展和學習至關重要。重點是不被打壞胃口。
  ◆學習要照特定順序、經成人指導才完整──只要提供足夠的資源,在真正有興趣的情況下,整個小學六年的數學,其實只需要二十個小時就能學完。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現今最熱門的職業十年前多半不存在;父母無法預見未來,強灌知識可能一場徒勞,培養「探索的能力」才是給孩子魚竿。
  ◆上學才能社會化──校園外孩子實際參與社區生活,與不同年齡、形形色色的人互動,才是貨真價實的社會化。
  ◆沒上學,若將來想受高等教育會無法銜接──有高比例的自學孩子後來都選擇了上大學,且因為習慣「自己找答案」,反而更適應高等教育。

專文推薦

  陳怡光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
  彼得.格雷(Peter Gray) 自學先驅、波士頓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誠摯推薦

  王婉諭 立法委員
  朱佳仁 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吳俞萱 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
  劉安婷 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諶淑婷 作家

  身為自學生家長,這些年我和孩子一起走在自學的道路上。我常想著,除了教科書之外,我們的教育可以帶給孩子什麼?透過這本書,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想像教育的形狀!
  教育不該只有一種方式,期待每個孩子,都能依照個人特質,得到適才適性的教育,進而發展出各自多元、獨特的模樣!──王婉諭,立法委員

  很多人對學習的理解,還停留在學習就是要上學、要去參加課程,卻不知道在現今的世界,學習可以以各種方式進行。
  很多家長在台灣為子女申請自學,卻仍停留在學校那一套,變成了「一人學校」。建議想落實自主學習理念的親師生們,能讀讀這本書,打開對學習固著的觀念,以一種更彈性、更自由、更量身打造的方式,來面對學習。──朱佳仁,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要真正放心讓孩子自主學習,必須相信人類生來就具備了一切善的特質,信任孩子生來就會主動學習,無須刻意教導。但這是學校教育中成長的我們,無法想像、信服的。本書清晰有條理的告訴我們,為什麼學校式的教育並非必須,甚至有害。
  善與學習的本能,使人類繁衍昌盛,創造累積出驚人的文明成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我們已經毋須擔憂孩子不上課就學不到東西。
  自主學習是生活的成果,是人生的過程,更是自我賦能。讓孩子做他生命的主宰,從他生命的第一天起,因為孩子生而圓滿,你也是。──林睿育,臺灣瑟谷實驗教育機構負責人

  這本是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書籍裡,對自主教育做出最佳介紹的一本。凱莉.麥克唐納有四個小孩,這四個孩子都負責自己的教育。這本書有許多她的家庭經驗,但絕對不只是她個人的故事。這是一本做過徹底研究,包含充分資料的著作,描述了家庭以及愈來愈多的社會正在協助孩子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所有方式。──彼得.格雷(Peter Gray)博士,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會玩才會學》(Free to Learn)作者

  無論你目前是正在自學,對自學感到好奇,還是只是對制度化教育感到不對勁,凱莉.麥克唐納這本書都是寶貴的資源。讀了就會意識到教育原來可以多麼豐富。──班.休伊特(Ben Hewitt),《在家成長》(Home Grown)作者

  麥克唐納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不上學依然能取得高品質的教育,迫使我們思考一個讓人不安的可能性:我們的義務教育體制可能弊大於利。──蔻莉.迪昂格利斯(Corey DeAngelis),《事半功倍》(Doing More with Less)作者

  這本研究做足且振奮人心的書清楚表明,自主教育支持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即便其對每個人的影響獨一無二,但經驗顯示它通常可以培養自信、增加社區參與度,以及對學習的持久熱愛。──勞拉.葛雷斯.威爾頓(Laura Grace Weldon),《散養學習》(Free Range Learning)作者

  這本書為讓孩子們重新找回他們的大腦、時間、好奇心、動力、快樂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莉諾.絲珂娜姬(Lenore Skenazy),非營利組織「讓孩子成長」(Let Grow)總裁暨「散養孩子」(Free-Range Kids)資訊網創辦人

  一本精采絕倫的書,在扎實的數據與真實家庭和年輕人的溫暖故事之間取得了令人欽羨的平衡。寫出這些年輕人如何在我們國家如工廠般的學校體制之外蓬勃發展。──羅伯特.艾普斯坦博士(Dr. Robert Epstein),美國心理學家,《青春2.0:讓孩子和家庭擺脫青春期的折磨》(Teen 2.0: Saving Our Children and Families from the Torment of Adolescence)作者

  這本書包羅萬象:連貫的歷史課、引人入勝的觀察側寫、對自主學習如何運作的解釋以及創新計畫的概述,一切都以生動而鼓舞人心的語言呈現。──葛瑞絲.勒維琳(Grace Llewellyn),《青少年解放手冊》(The Teenage Liberation)、《游擊式學習》(Guerrilla Learning)作者
 
  從制度化教育轉向家庭和社區自主學習,對於各地風起的草根運動,凱莉.麥克唐納做出了非凡的概述。──派翠克.法倫加(Patrick Farenga),《教育自己的孩子》(Teach Your Own)作者、《不上學長大》(Growing without Schooling)雜誌發行人
 

 

作者簡介
凱莉.麥克唐納



作者簡介



凱莉.麥克唐納(Kerry McDonald)


  教育政策作家,文章發表於《富比士》(Forbes)、《新聞周刊》(Newsweek)、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理性》(Reason)、《教育的未來》(Education Next)、《自然派母親》(Natural Mother)與其他期刊雜誌上。她於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取得經濟學學位,於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取得教育碩士學位,目前在自主教育聯盟(Alliance for Self-Directed Education)擔任董事。

  有四個從未上過學的孩子,目前住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部落格為WholeFamilyLearning.com。



譯者簡介



林麗雪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譯作類金籤獎得主。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自由的選擇》、《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一次讀懂政治學經典》、《荒野之子》等書。合譯有《後真相時代》、《獲利團隊》、《美國金權》等書。
 

【回頭書】自主學習大未來:家長最想知道、認識自學的第一本指南(如欲購買新書請洽客服)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