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Bookgarden 城邦阅读花园

Mall
發炎,萬病之源:胃腸科名醫帶你追尋發炎的真相,思索消炎.自癒.食療之道

RM 64.71 RM 71.90 10%
(~USD$ 15.01)
Quantity
+
Model
9786267366295
Brand
商業周刊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64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366295

出版日期: 2023-11-16

作者: 席爾帕.拉維拉

譯者: 駱香潔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36頁.22.

 

 

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智、憂鬱症……
數世紀以來,醫者百思不得其解病因。
全美胃腸科名醫暨營養學專家帶我們一步步揭露真相──
發炎既是萬病的警鈴、自癒的援兵,也是致病的源頭;
進而探知人體的免疫機制與逆轉疾病的祕密。
 
★TED-Ed醫學科普影片超過600萬次觀看
★入圍美國2023 PHI KAPPA PHI 科學獎
 
  拉維拉的朋友傑伊有一天突然生了怪病,他的頸椎出了問題,無法正常行走,醫生也檢查不出原因。傑伊還很年輕才三十出頭,而且平常身體健康。後來醫生推斷是「重度發炎」。這次經歷讓拉維拉醫師對「發炎」有了更多體會,此後面對疾病時,她優先處理的就是發炎。
  
  在拉維拉醫師引領下,我們一起來到19世紀,認識這位率先看見發炎真相的德國病理學家菲紹爾;然後是來自俄羅斯的動物學家梅契尼可夫,為我們建構出免疫系統的概念;也探討國際知名的飲食研究「七國研究」、「護士健康研究」,我們知道了飲食對疾病的影響……本書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發炎與疾病、細菌還有健康的關係──
 
  為什麼會發炎?
  發炎是身體面對外來威脅時的原始反應,引發紅、腫、熱、痛,是身體抵禦損傷和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拉維拉醫師以消防水管來比喻:
 
  水壓太小滅不了火(比如外來的細菌);
  水壓太高,身體可能會攻擊自己;
  有的時候水管只是漏水,在體內輕微發炎,悄然無聲。
 
  發炎是生病的主要原因?
  如果傷口沒有癒合,發炎就會持續存在,默默地破壞組織,然而卻沒有明顯的症狀,醫生通常檢查不到。我們以為自己很健康,但身體某個地方或許正在發炎,而我們往往輕忽了。
 
  →隱性發炎會削弱免疫力,使我們容易受感染;甚或使免疫系統無差別瘋狂攻擊,傷害自己。
  →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不單純因為膽固醇,也因為發炎。
  →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癌症源自慢性組織發炎。
  →腹部脂肪不但讓人變胖,也容易發炎,影響各種慢性病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
  →虛弱的老人發炎老化的速度更快、更明顯。
  →中年身體發炎可能影響老年心智能力,如阿茲海默症。
  →大腦發炎會造成認知問題和情緒障礙,如憂鬱症。
 
  如何消炎,逆轉隱性發炎?
  隱性發炎潛伏在我們的身體裡,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觸發或加重各種疾病。可否治療這顆不定時炸彈,在它爆發之前消滅它呢?甚或是否有預防的方法,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它出現?
  
  →藥物治療可以消炎,但要小心副作用。
  →食療能發揮非常強大的抗炎效果,吃消炎食物(omega‒3、膳食纖維、發酵食品、各色蔬果),拒絕促炎飲食(反式脂肪、加工食品、高糖高鹽)。
  →髒兮兮有益健康?不要求絕對的「乾淨」,從小就多多接觸水、土、動物、大自然,讓細菌適度融入生活,更容易對抗各種威脅。
  →遠離汙染物!從吸菸、空汙到現代商品中的化學物質,都會使人發炎。改變生活習慣,才能抗炎消炎。
 
  2019年的新冠肺炎是近來最具破壞力的全球性傳染病,為什麼會釀成這麼嚴重的災害?科學家認為,為滿足人類欲望而產生的密集畜牧,改變了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自然秩序。
 
  拉維拉醫師為此提出解方:「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可幫助我們恢復體內與周遭環境的生態平衡,預防慢性發炎疾病,以及威脅人類生存的災難事件。」
 
  接觸大自然、拒絕汙染物、多吃植物性食物……當我們保護地球環境時,其實也同步守護了自己的健康。
 
本書特色
 
  1. 移植胃腸科醫師兼營養學專家的體悟之書:人類的健康與多數疾病都與發炎密切相關,拉維拉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對醫學深刻的研究告訴我們,認真面對發炎與消炎,是維持健康身體、根治老毛病的首要任務。
 
  2. 生動好讀、不艱澀:以醫學史、飲食史為線索,拉維拉醫師帶我們回到19世紀,跟著科學家一步步探索關於發炎與飲食的重大發現。
 
  3. 分享不僅活得長久也要活得健康的祕訣:世界各地都有能發揮食物治癒力的傳統飲食,身兼營養學家的拉維拉醫師研究解析這些長壽者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用科學數據告訴我們吃什麼、怎麼做,才能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4. 對健康與生活環境有了更多反思:我們享有現代科技、醫療和衛生條件,但也別丟失了傳統飲食與生活的優點:多用香料和香草的傳統飲食更具治癒效果;衛生與乾淨不是等號,沒必要追求無菌;為滿足現代人的飲食需求而有了密集畜牧,但可能增生危害人體的病毒,動物性食物對人體、對環境都無益……拉維拉醫師給我們許多提醒與反思。
 
各界讚譽
 
  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引經據典且引人入勝。在醫學院教過多年的醫學史課程,也仍在大學教風濕學和臨床免疫學,很多內容似曾相識,卻彷彿某些部分比我所了解的更深更廣。──張德明教授,前臺北榮民總醫院、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院長
 
  腸道被譽為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我們經常聽人說「病從口入」,這句話絕非無稽之談。體內悶燒的慢性低度發炎經常讓免疫系統不堪重負,最終失控導致疾病爆發。腸胃道做為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之一,卻也是慢性發炎最常發生的地方。這本書透過飲食、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多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採取消炎和抗炎的措施,以實現長壽而健康的生活。對於關心免疫健康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籍。──歐瀚文醫師,功能醫學科醫師
 
  作者在書中提出非常多的新穎觀念……降低發炎反應,就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延緩老化。發炎指數不只是疾病指標,更是長壽指標。要活得健康有活力,沒有精準打擊發炎的「神奇子彈」,只有靠每日的身體力行,才能打開自身的「抗炎」開關。──李思賢醫師,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
 
  控制發炎是身體健康的關鍵,這本不論研究還是文筆都極佳的書,是理解發炎的最好方法。──提姆.斯派克特教授(Porf Tim Spector),英國遺傳流行病學家
 
  對尖端醫學有興趣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低度發炎是成許多老化疾病的兇手,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席爾帕.拉維拉是文筆極佳的胃腸科醫生,她將複雜的科學作用轉化成俐落優美的文字,是訴說這個精彩故事的不二人選。──凱瑟琳.麥考利夫(Kathleen McAuliffe),著有 《寄生大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Parasites)
 
  本書以深刻詳實的調查為基礎,為讀者說明發炎與現代疾病之間的關聯。更重要的是,作者從胃腸科醫生的角度闡述飲食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阻止或甚至逆轉「老化發炎」。這是一本扭轉固有思維與飲食習慣的必備好書。──阿米特.瑪穆達醫生(Amit Majmudar, MD),著有詩集《獨囚》(What He Did in Solitary,暫譯)
 
  發炎是一把雙面刃,可療癒,亦可破壞。發炎救過你的命,但很有可能,從未停止的發炎也將結束你的命……席爾帕.拉維拉帶領讀者回顧醫療史與重要的病例,幫助讀者了解發炎作用的原因與形態。──馬丁.布萊澤醫生(Martin J. Blaser, MD),著有《消失的微生物》(Missing Microbes,暫譯)
 
  讓人一讀就會深陷其中的故事,從古代希臘醫生到新冠肺炎疫情……作者提供的見解為我們指引方向,包括如何維持個人身心健康,以及如何保護我們留給後代子孫的地球。──華特.威列特醫生(Walter C. Willett, MD, DrPH),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
 
  發炎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席爾帕.拉維拉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這個複雜的主題,巧妙地將歷史觀點與尖端科學融合為一。──賈斯汀.索能伯格(Justin Sonnenburg), 《健康腸道》(The Good Gut,暫譯)共同作者
 
  像謎團故事一樣扣人心弦,像自癒書一樣有用。──碧.威爾遜(Bee Wilson),著有《吃的抉擇》(The Way We Eat Now)
 
  引人入勝、富有思考性且經過嚴謹研究……拉維拉將科學歷史與自癒指南的內容融合在一起……如果你的其中一個新年新希望是想要好好照顧自己,這本書也許能夠幫助你實現。──《泰晤士報》(The Times)
 
  拉維拉的文字即使是最複雜的段落也讓人著迷,生物運作在她的筆下都鮮活了起來……這本書對那些有興趣了解免疫力、飲食和疾病的人而言,真是太完美了。── 《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拉維拉的文章清晰、細膩而嚴謹。喜歡科學的讀者會很滿意,而那些更關心實際收穫的人也可以輕鬆獲得……她將具體與抽象聯繫起來的能力,使得這個複雜的過程更價值一讀。──《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個絕妙的、以案例主導的關於發炎、飲食和疾病的故事。──《自然》期刊(Nature)

 

 

作者簡介
席爾帕.拉維拉

  



作者簡介

 
席爾帕.拉維拉Shilpa Ravella 
 

  移植胃腸科醫師、營養學專家、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助理教授。她是營養領域的專家,對於生活方式、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尤其感興趣。她的文章曾刊載於《大西洋》、《紐約雜誌》、《Slate》、《Discover》和《今日美國》等刊物,而她也曾以專家的身分登上ABC的《早安美國》節目,並在《富比世》、《柯夢波丹》、《Food and Wine吃好喝好》、《Glamour》和《Women’s Health》等平面媒體中受訪。她的TED-Ed影片「How the Food You Eat Affects Your Gut」(食物對腸道的影響)已超過六百萬次觀看。 

 


譯者簡介

 
駱香潔
 

  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美食怪奇物語》、《我的尋藥人生》、《領導力腦科學》、《間歇斷食全指南》等等。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發炎,萬病之源:胃腸科名醫帶你追尋發炎的真相,思索消炎.自癒.食療之道
發炎,萬病之源:胃腸科名醫帶你追尋發炎的真相,思索消炎.自癒.食療之道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