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Bookgarden 城邦阅读花园

Mall
煖身:華嚴禪修入門

RM 42.21 RM 46.90 10%
(~USD$ 9.79)
Quantity
+
Model
9789865405984
Brand
布克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42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9865405984

出版日期: 2021-01-07

作者: 海雲繼夢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176頁.14.8.

 

禪,是個迷人的字眼,人人都想一探究竟!
但禪修者想要破除執迷妄念、開啟靈性智慧,
卻常常苦無善知識的指導,一不小心
就誤入舒服禪、名嘴禪的雲霧之中。
 
禪修並非盤腿打坐,呼吸調息而已……
更需要正知正解的輔助,本書直指知識分子常
陷入以大腦思惟為迴路的「意識界」網惑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要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不能用腦,
至於方法是什麼?
寶藏就藏在這本以《大華嚴經》為思想依歸的入門書中!
 
修行還是修養?
 
軟⾝(⾝)→暖⾝(息 / 習)→煖⾝(⼼)∞功法。
本書直指本心,不疾不徐引導初學者迷津,認識禪、
理解修行跟修養的差別,並輔以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和上
融會易筋經、洗髓功等菁華所獨創的「煖身二法」,
透過調身、調息的過程,
奠定正式進入禪修前的基礎,
生命的改造工程也於焉啟動!
 
[自序] 海雲繼夢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表示你正在找尋「禪修」的相
關資料,你會翻開這本書,或許是有緣、或許是因為興趣、
或許是你正在精進!但是請你不要馬上闔上書本放回書架,
因為書中的主角正是「你」!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禪修書籍,它是一堂改造你一生命運的講座,是一部改造生命的「百科全書」、「科普大全」;這是綜合古今以及當代中西禪修的系統化教學,是真正的、完整的「科班教學體系」,是已經失傳了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新恢復的復興版本。
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歎!譬如:「何以禪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或者是「何以言者滔滔而行者了了?」又或者「怎麼修?從何下手?這樣對嗎?如何證明對否?」類似這樣的一連串問題如何解?綜合起來有兩大類問題,即是「下手處」與「出
口處」,其他所說都是其中的片段,無法論斷其中的是非對錯,即或引經據典,或搬出公案語錄,亦皆斷章取義,故云「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啊!究其緣故,是因為「禪修界」中,缺乏「科班教學」與「系統化教學制度」之故。
 
在這樣的背景下,禪修界內普遍墮入五大敗筆的修行陷阱中(詳後文)。此一「修行者眾,成就者寡」的主角,主要是行者以「意識界」的心態開始修行的緣故。
 
修行者眾,成就者寡
 
當世「修行界」的真實情況,乃是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造成此一現況的主因,在於行者是以「意識界的心態」來修行,而其結果則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是由於「意識界」是用「五大敗筆」來修行,而五大敗筆是「行者具備修行資格」的本體性障礙,也是行者無法具備修行資格的主觀因素;既不能成為行者,何有成就之可言?
 
五大敗筆的形成來自於教育普及(識性發達)、思想自由(妄想紛飛),英雄夢想(不守規矩)等三種社會「結構性病變」所造成。這三大社會結構性病變的惡魔,為娑婆世界創造了「奶瓶樂」的狀態,使得中上根器的人,沉迷於眼前享受而無思上進,迷失心靈且一頭栽進「福利社會」的陷阱,自以為樂而不自知喪失了奮鬥意志。如低頭族一般,盲目沉浸於手中的遊戲,或是腦中妄想紛飛而不止,此皆是耽於一時之樂的麻痺現象。
 
多數眾生活在「意識界」,使得人性愈加浮躁,心思淺薄,思惟麻痹,見識短淺,無法作長遠的打算,更無法深耕心思,故而逐漸悖離心靈,耽迷於七情五欲之樂。這樣的眾生,即使想要修行,乃至進入僧團的領域,也是迷惑顛倒。
 
意識界的眾生所具有的五大敗筆內容:
一、 自我解讀。包括:自以為是、一廂情願、想當然耳……。
二、 普羅認知。包括:五大誘因——事業、權與名、感情、利益、健康,以及社會結構中的普世價值觀、民間信仰、道德觀 ……。
三、 流行概念。包括:專家說等等、流行觀念、名嘴詐騙、網路謠言 ……。
四、 意識形態。包括:一切人為標準,乃至政治、學術的命題……等等,此皆虛妄也。
五、 先入為主。包括:一切個人生活中,社會、文化、經驗的族群熏習、人生經驗等的經歷,皆會成為每個人的潛意識指揮者……。
 
這五大敗筆是意識界人生的普遍狀態,是人生「癡質」的具體呈現。五大敗筆的人生是意識界的人生,在紅塵中或許貴為帝王、將相。人格品德若不健全,也不能修行。這五大敗筆是凡夫輪迴中「性障未除」的根本——「癡質」所造成的。唯有經由「象限轉移」:從「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才有可能開始修行,換言之,由「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是修行的先決性條件。
 
癡質是後天性生命的特色,這是由於無明的作用所致。人若能發現癡質的存在,即是「自覺」;而尋求解除癡質的束縛與困惑,即是「破無明」,此乃「正覺」也!癡質除五大敗筆外,尚有四種非善及四種無用的狀態:
 
一、四種非善
① 放任非善:泛慈悲流於世間應酬,非善也!
② 溺愛非善:無知的溺愛反而害之,非善也!
③ 高標非善:意識形態的標準,似是而非,非善也!
④ 拖延非善:猶豫而被裹脅,無有定見,非善也!
 
二、四種無用
① 盲目的努力:猶如螞蟻一般終生努力,不知幹啥,無用也!
② 跟錯的努力:魔王何以有魔子魔孫?邪魔外道如是而生,無用也!
③ 錯位的努力:明明向東,何以向西,拚命搞錯的努力,無用也!
④ 無恆的努力:人生如浮萍,無有定位,每每有目標,每次皆不同,故每回努力皆白費,無用也!
 
紅塵中(意識界)的人生,全部都在這種生活氛圍中。不活在五大敗筆中,也活在四種非善的煩惱,以及四種無用的無奈人生中。因此才必須自覺,乃至正覺,才能找到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如《華嚴經. 淨妙國土章》中,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
 
「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八、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又言:「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者成就供養如來。諸佛出世本為利樂諸眾生故…若復不能如說修行、如行而說,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引言中文殊師利菩薩一再提到:「如來從修行中來」、「如來尊重法故」、「如說而行,如行而說」,此三者是普賢大行,透過文殊大說,方足以顯,故言「顯」明也:
 
一、 顯「說」者:理也、智也、解也、漸也、次第也、位次也,
統稱為「漸」、引入也,故曰「顯明」。
二、 內「行」者:事也、實踐也、兌現也、頓也、超越也、
實質也、存在也、潛行也、行不彰也,統稱為「頓」、
行入也,故曰「內隱」。
 
至於「說」者的立場,有二層含意:
 
① 說者顯明也,意即「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再聰慧的人也無法透澈佛法真諦,需要有「說」者,此「說」是指彰顯也、敷陳也、明瞭次第也、引人入勝也;決定了次第、以明進修次第也。既知其然,後面必定會「行入勝境」!行入勝境,就是依事來修行,方能兌現所說的涅槃境界。故有如說而行,「行」乃依理之說而行。若唯說而不知「行」的下手處,就是不知行也,我們所說的學佛,屬於正法之門,唯有透過「矯正觀念」、使之認識人生方向,此乃正覺也,未起行而已!
 
② 知而後有善知識引導,而能覓得行法下手處者,即是進入「行起解絕」的行法之列。此時已經不只是正法而已,更是「心法」之門。學佛屬「解門」,屬於「教」、屬於「漸教」,依於各宗各派而有種種攝受門,又稱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無邊法門的範疇。修行則不然,修行屬「行門」、解脫道,屬於「頓教」,非學佛的圓融道!圓融道在講堂、法堂,在攝受、在矯正觀念、在釐清佛法與修行之別;而解脫道在禪堂,在實踐、在體驗、在轉化、在進行生命的改造工程!此解脫道修行的心法是「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的不二法門,與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故知此法門,唯傳「法王子」,不落餘人之手!
 
禪修是解脫道的本質,是邁向究竟涅槃的唯一途徑,故說:「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是行門非解門、是頓教非漸教,亦是心法。故雖依理勘訂,但卻是事修、事入、事兌現的工程。因此,從此處起「唯是實修」,兌現生命改造工程,轉凡成聖由此入手!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為當代思想家、宗教家。現為臺灣南投鹿谷「大華嚴寺」導師、承三大菩薩之依託,先後承襲「賢首兼慈恩」、「臨濟宗」、「大乘瑜伽行派」三大法脈衣缽。

海雲導師,出家前就讀中興大學經濟系、任職於經濟部,因探究佛法而深入經藏,當時已婚的他,因此訂下十年出家的宏願。1990年罹患多種疾病,被醫生宣判只剩三週壽命,但憑著對三寶與修行的信心,竟延續法身慧命迄今。

1991年恰為十年之期, 夢參老和上破例為其剃度,賜予法名昌一,號繼夢,即為弘揚昌盛華嚴一乘教義、繼承 夢參老和上宏願之意,為佛教「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2008年 欽因長老將「華嚴宗」衣缽傳予導師,為華嚴宗高原法系第四十二世衣缽傳人。同年,印度瑜伽尊者 勝師子王菩薩(Swami Rajarshi Muni)探尋大乘瑜伽行法的繼承者,海雲正式領受灌頂與傳法,並以大乘佛法的教學來弘揚「大乘瑜伽行法」。

至此, 海雲導師承載佛教三大殊勝法脈,開啟「普賢乘華嚴宗」,並重新復興禪宗已失傳八百餘年的「東山法門」。矢志弘揚華嚴精神,故以「海雲」自勉之,或稱「海雲和上」,也是提醒僧團與眾相處要「以和為上」,故以「和上」自誡。

海雲大師宣講華嚴思想不懈,曾先後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陝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並至國內外大學進行專題講座。和上講述法義不拘形式,以實踐華嚴行法為依歸,透過現代化的語言詮釋經教義理與行法,致力於推動新時代的佛教運動,將佛法真理廣布全球,利益一切眾生。


煖身:華嚴禪修入門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