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9863235279
出版日期: 2023-12-18
作者: 劉正忠,廖咸浩,翁文嫻,陳俊榮,李癸雲,陳芳明,田運良,鄭智仁,張馨云,須文蔚,鄭政恆,余欣娟,佘佳燕,陳大為,曾琮琇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84頁.21.
◎楊牧——
羅智成秉賦一份傑出的抒情脈動,理解純粹之美,詩和美術的絕對權威,而且緊緊把握住創造神祕色彩的筆意。他珍惜人情和愛戀的詩意,一唱三歎無不極端動人;他多識草木鳥獸之名,通過象徵來揭發人際關係的美好和晦暗,動人和無奈。這些已充份足夠支持一個重要詩人的氣度。向前探索追尋,為生命和社會下定義,去讚揚,去批判。
◎須文蔚主編——
《閱讀羅智成》一書的編輯,起源於聯合文學出版社周昭翡總編輯的提議,由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全球華文寫作中心舉辦「2022全球華文作家論壇:羅智成詩學研討會」,會後編選論文出版專書。
編選本書的論文時,批閱歷來的研究羅智成的評論文章,不難發現相較於前行詩人余光中、洛夫、楊牧、商禽、林亨泰等人的研究成果,鎖定羅智成作品為題目的碩博士生學位論文,尚不多見。加上羅智成持續出版作品,跨足多媒體劇場的製作,不斷開創新的研究議題,更讓研究者目眩神迷,《閱讀羅智成》一書的出版,彷彿是一群研究者跋涉在詩的微宇宙邊緣,無論從心理分析、空間詩學、夢想詩學、意象論、敘事詩、後設詩學等研究框架,都還無法全面深入羅智成作品的意義與指涉,顯然要與羅智成思想角力並非易事。
特別是本書的導言,也就是「2022全球華文作家論壇:羅智成詩學研討會」的開幕演講,並未邀請資深的學者專家擔綱,而是請羅智成現身說法,暢談自身的創作論,也預告他創作論《詩緒》即將出版,期待這本語錄體的詩學綱要,能引領讀者進入詩人的創作思維。
期待《閱讀羅智成》一書的刊行,宣示著羅智成研究才開始……。
作者簡介
劉正忠,廖咸浩,翁文嫻,陳俊榮,李癸雲,陳芳明,田運良,鄭智仁,張馨云,須文蔚,鄭政恆,余欣娟,佘佳燕,陳大為,曾琮琇
作者簡介
(依姓氏筆劃序)
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聯合文學》總經理、《印刻文學生活誌》總經理、外交部《臺灣光華雜誌》總編輯。現任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曾獲:臺北文學獎、臺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佛光山佛光文學獎、國軍文藝金像獎、文化部金鼎獎、中國文藝獎章等五十餘座獎項;並入選多次年度詩選、臺灣散文選、兩岸詩選。
著有:詩集——《個人城市》、《單人都市》、《我詩鈞鑒》、《在,沉思》等六部;散文書——《我,他、妳。》、《佛我對望:人間觀我望己》等五冊;學術論著——《軍旅書寫、詩人和時代:臺灣軍旅詩及其時空寓意隱喻》、《文學鋒芒.詩光華》;編有詩選、文學創作集、散文選等八書。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為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學術研究領域除中國古典美學外,兼擅現代詩、現代散文、跨領域文藝研究。著有專書《二十世紀中國傳統繪畫四大家美學觀念及其實踐研究》、《中文經典100句:左傳》(合著);期刊論文〈論楊牧譯洛爾伽詩的動機及意義〉、〈我仍然不能忘記我的完整──論王鼎鈞鄉愁散文中的斷裂意象〉、〈論王鼎鈞自傳體散文對自由的嚮往與體認〉、〈從「跨藝術創作」角度論龐熏琹與倪貽德文藝成就及現代畫特點〉等。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著有《心遊萬仞:現代詩的觀看模式與空間》、《一九六○年代臺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明代「詩以聲為用」觀念研究》、《風櫃上的演奏會:讀新詩遊臺灣》(合著)、《走入歷史的身影:讀新詩遊臺灣》(合著)。
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現當代文學、現代詩學、性別論述。著有《詩及其象徵》、《結構與符號之間》、《朦朧、清明與流動》、《與詩對話》等學術論著,以及期刊論文數十篇。曾獲臺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臺中縣文學獎新詩獎、南瀛文學獎「南瀛新人獎」、臺灣文學獎散文獎、清華大學校傑出教學獎等。
本名陳俊榮,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曾獲中國文藝獎章,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曾長期於傳播界任職,擔任報社主筆、副刊編輯,雜誌社主編與出版社總編輯,並於國內外各大報刊開設專欄長達十數年。曾任佛光大學文學系暨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著有《我的音樂盒》、《旅遊寫真》、《戲擬詩》、《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灣中生代詩人論》、《從覃子豪到林燿德──臺灣當代詩論家》、《用散文打拍子》、《臺灣新詩史》(與楊宗翰合著)等,包括詩集、散文集、文化評論、文學評論、學術論著與翻譯著作,凡三十餘冊。詩作收入兩岸各類詩選集,並入選九歌版《評論20家》、《評論30家》、《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評論卷》。
本名劉正忠。現為臺大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詩人、散文家及文學評論者。出版有《意氣草》、《暗中》、《無血的大戮》、《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網友唐損印象記:臺客情調詩》、《大規模的沈默》、《世界病時我亦病》、《王荊公金陵詩研究》、《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噢,柯南》等著作。
詩名阿翁,香港出生,臺灣念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東方語文系博士,現任成功大學退休兼任教授。專研現代詩「語言結構」上的美學變化,長期鑽研中國古典,再經歷法國詩學的洗禮,又是語言實驗的詩人,為臺灣最前衛詩刊《現在詩》五人編委之一,因此詩學多能疏解自白話文運動後,由於語言混雜(中國古典語法、西文語法)而生的各種美學與思維現象,挖掘被質疑、被誤解、卻真正具原創力的詩人。出版詩集《光黃莽》、散文集《巴黎地球人》、詩學論文《變形詩學》、《創作的契機》、《李白詩文體貌之透視》、《間距詩學: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任教於臺南女中,著有碩士論文《羅智成夢意象運用之探究——以「夢中三書」為考察範圍》。
196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著有:詩集《治洪前書》、《再鴻門》、《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 羅摩衍那》、《巫術掌紋》;散文集《流動的身世》、《句號後面》、《火鳳燎原的午後》、《木部十二劃》;論文集《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馬華散文史縱論》、《神出之筆:當代漢語詩歌敘事研究》、《鬼沒之硯:當代漢語都市詩研究》、《無常之璽:當代香港文學研究》。
1947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於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臺灣文學研究所。著作多樣,如政論集《和平演變在臺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等;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等;學術研究《探索臺灣史觀》、《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等;傳記《謝雪紅評傳》。2011年完成歷時十二載的《臺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臺灣文學閱讀視野。
新竹人,現為臺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曾參與詩議會、我們這群詩妖等文學社團,著有詩集《陌生地》、詩論《臺灣當代遊戲詩論》、博士論文《漢語十四行詩研究》。
詩人、理論家、文學評論家與文化評論者。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博士。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研發長、共教會主委、系主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等。出版詩集《旅次》與《魔術方塊》、文學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臺灣文學傳播論》,報導文學《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時報文化)、繪本《月牙公主》(秀威少年)等。
本名王靖獻,筆名葉珊、楊牧等,臺灣花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華盛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大學、東華大學、政治大學等,曾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兼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楊牧一生戮力耕耘文學,著有大量詩、散文、戲劇、評論等中英文類,有數十種外文譯本在國外出版。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瑞典蟬獎(Cikada Prize)等。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等。2018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著有《愛與解構》、《美麗新世紀》,《紅樓夢的補天之恨》等書。目前正撰寫《臺灣電影中主體的僵局與超越》、Deleuze and Taoism等書。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記憶前書》、《記憶後書》及《記憶之中》,主編有《沉默的回聲》、《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2011香港電影回顧》等,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等。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臺南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周夢蝶詩獎,寫詩,教詩,也研究詩,現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著有詩集《時間的節拍》。


区域 | 订单总额 (RM) | 运费 (RM) |
---|---|---|
West Malaysia | 统一收费 | 6.00 |
区域 | 计算/重量 | 运费 (RM) |
---|---|---|
East Malaysia | 首 1.00 kg | 13.00 |
额外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首 1.00 kg | 25.00 |
额外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首 1.00 kg | 159.77 |
额外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首 1.00 kg | 157.78 |
额外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首 1.00 kg | 175.10 |
额外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首 1.00 kg | 150.94 |
额外 0.50 kg | 30.46 | |
China | 首 1.00 kg | 96.44 |
额外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首 1.00 kg | 118.52 |
额外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首 1.00 kg | 118.52 |
额外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首 1.00 kg | 91.42 |
额外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首 1.00 kg | 162.58 |
额外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首 1.00 kg | 80.63 |
额外 0.50 kg | 29.06 | |
India | 首 1.00 kg | 113.30 |
额外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首 1.00 kg | 107.35 |
额外 0.50 kg | 24.87 | |
Japan | 首 1.00 kg | 112.97 |
额外 0.50 kg | 35.03 | |
Macau | 首 1.00 kg | 92.93 |
额外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首 1.00 kg | 74.75 |
额外 0.50 kg | 21.49 | |
Taiwan | 首 1.00 kg | 94.42 |
额外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首 1.00 kg | 94.10 |
额外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首 1.00 kg | 98.94 |
额外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