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论语(无障碍精读版)
原价:RM 24.80
作者:立人 编
译者: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ISBN : 9787545527124
编辑推荐
《论语》是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的总结,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辑而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虽不是孔子本人亲笔所书,却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的精髓。《论语》书名极早见于《礼记》,“论”是论纂,而“语”则为说的话。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秩序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征伐不断。身处这样的社会,孔子十分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因而提出了“仁”的主张,还强调“礼”,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想凭借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因此,为了实现他的家国情怀,他一方面言传身教教授各国弟子,另一方面则积极入世,希望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从政期间有一些政绩,但是由于鲁君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孔子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学说却已经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这也是《论语》形成的背景。因为《论语》是由不同的门人记述、编纂而成,书中难免有重见之语,还有传闻异辞,而且体例、文风也不尽相同,历经数年,最后的修订工作约在战国初期完成。
内容提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融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于一体,鼓励修身自律、践礼行仪、积极入世。后人从中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概貌,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等。因此,《论语》早在东汉时期就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将《论语》与《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与“五经”并列,成为后世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论语》现存二十篇,每篇长短不同,多数句子是以“子曰”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与对话。每篇的题目皆从该篇首段的一句话中取二三字而成,题目与篇章内容没有关联,因而各篇章之间缺乏统一的主题,前后两章之间很少有内容上或逻辑上的联系。因此在阅读时,只有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词,对一些语段进行分类整理,才能准确把握全书的大意。例如《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中的很多章节是论述孔子对弟子们以及其他人的评价;《为政第二》有五章集中谈论了他对于孝的看法;《里仁第四》前面五章谈了有关仁的问题;而《乡党第十》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叙述,大部分都是孔子对礼的恭行。
此外,书中的警句也颇多,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十分适宜背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依据《史记》记载,其得名源于“祷于尼丘”。“仲”为排行第二的意思,在古代,人们习惯将兄弟从大至小依次排行,即伯、仲、叔、季。孔子有兄长在上,排行居二。而“子”为尊称,与后世的“先生”相类似。
孔子为轩辕黄帝的后代,其祖上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升官为司徒,赐姓子氏,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后传几代之后,孔子的五代祖经历宫廷内乱后,遂带领家人远离宋国,到鲁国避难,此后便定居于鲁。孔子父亲为当地有名的武士,在孔子三岁之时便病故,其母颜氏带孔子到国都曲阜居住,那时家境贫寒,而孔子则聪慧好学。
孔子年少时就博学多才,先后做过“委吏”和“乘田”。他十分好学,学无常师,还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到三十岁时,已声名在外。他收徒授业,开私学之先河,逐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提出“仁”的执行以“礼”为规范,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在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内乱,他赴齐国成为贵族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也曾问政于他。不久后,他回国,继续钻研学问,到五十一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山东汶上西地方官)。因为政有方,仅一年后便升任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后来,孔子发觉鲁国国君终日迷恋声色,不理国政。失望之余,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终无所遇。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将其接回国。孔子已不再求仕,而是专心做学问和培养弟子。一生共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他还提出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等教育理念,奉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曾整理《诗》《书》,修订《礼》《乐》《春秋》。公元前479 年夏历二月,孔子患疾,赍志而殁,享年七十三岁。




Zon | Jumlah Pesanan (RM) | Kos Penghantaran (RM) |
---|---|---|
West Malaysia | Below 200.00 | 10.00 |
Above 200.00 | Hantar PERCUMA | |
East Malaysia | Below 100.00 | 13.00 |
100.00 to 199.99 | 20.00 | |
200.00 to 299.99 | 27.00 | |
300.00 to 399.99 | 34.00 | |
400.00 to 499.99 | 41.00 | |
500.00 to 599.99 | 48.00 | |
600.00 to 699.99 | 55.00 | |
700.00 to 799.99 | 61.00 | |
800.00 to 899.99 | 68.00 | |
Above 900.00 | 7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