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臨在與不死

RM 88.56 RM 98.40 10%
(~USD$ 20.54)
数量
+
型号
9789863572107
品牌
心靈工坊
状态
售卖中
​发货
预计6-8 星期内​
运费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其他地区/国家的运费
积分
88 分
商品介绍

ISBN: 9789863572107

出版日期: 2021-09-17

作者: 馬賽爾

譯者: 陸達誠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44頁.21.

 

  

  「我所愛的人們,不只在我身上反映出來,他們還住在我內,他們成為我的一部分。」
  「愛一個人,就是向他說:你啊,你不會死。」
  ――馬賽爾
 

  《臨在與不死》是馬賽爾的第三本《形上日記》,記錄馬賽爾對人類處境的哲思。馬賽爾原是觀念論哲學家,在兩次大戰的世紀悲劇中,切身遭逢真實而未被抽象的他人之痛苦,從此揚棄了「我」,而走向「我們」的哲學,從知識論過度到存有論。戰時經驗把馬賽爾的主體拓開,進而發展到主體際性的存有哲學,再從主體際性看「親人不死」的事實――存有必會戰勝一切困厄而繼續存留下去,使我們在絕望中仍抱持「不死的希望」。

 

  馬賽爾以為,死亡之真正問題不在死亡本身,而在「親人之死」。死亡不能和「愛的奧祕」分開。我們與所關愛的人有密切的關係,每一個人都是他所愛之人的集合體。每一個「我」本質上是「我們」,因為「我與你」是內在於主體、實存於主體最深處的關係。是以,馬賽爾肯定親人不死,「我與你」之臨在關係恆久綿延,這是愛與忠信克服死亡的保證;會死的只是「他」或「它」,而「你」是不死的,因為臨在是永恆的。

 

  馬賽爾是一位「新蘇格拉底主義」者,持續求索尚未發現或釐清的現象及概念。《臨在與不死》呈現了馬賽爾反覆構築、耕耘思想的歷程,也邀請讀者踏上對「臨在」與「不死」問題持續追索的心靈旅程。

 
本書特色
 

  ★華語思想界影響至深的經典《是與有》之後,存在哲學大師馬賽爾另一部重要作品終於在睽違多年後推出譯本。

 

  ★「馬賽爾研究第一人」陸達誠教授集畢生研究之力,歷時數年精心迻譯。

 

  ★台灣對存在主義思潮的認知一直有所偏重,對此思想運動的另一面向因種種條件不具足,一直很陌生;此書的出版可彌補長期以來的資訊欠缺,還原存在哲學完整的面貌。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崔國瑜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曾慶豹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劉千美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

  關永中 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馬賽爾的《形上日記》顯出了真正的現象學特色,盡力使這些現象明朗化,並具有對永恆的哲學問題找到新角度和新進路的能力。」――施皮格爾貝格(Herbert Spiegelberg,《現象學運動》作者)

 

  「出於氣質,馬賽爾更像是一位異端者,而不像一個追查的法官。如果有一天,『真理』向他顯露出與這條或那條信理公式不相容的話,他毫無疑問會選擇『真理』。他的思想毋寧是要超越自己,轉向遠比『自我』更深邃的『他者』和『我們』。」――蕭沆(Emile Cioran,羅馬尼亞旅法哲人,20 世紀懷疑論、虛無主義重要思想家。)

 

  「馬賽爾被譽為早期存在主義大師,他以文論、戲劇探索存有的奧祕,今天讀來仿若後現代的先驅。這本以日記形式寫作的《臨在與不死》越過現代性思維的局限,尋索不死在當下臨現的蹤跡,行文之間存有之光隨處乍現,令人屏息。陸神父的譯筆雋永流暢,盡現其畢生專研馬賽爾的功力。」――劉千美(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簡介
馬賽爾

  



作者簡介

 
馬賽爾(Gabriel Marcel, 1889-1973)
 

  與海德格、雅斯培、沙特並列二十世紀四大存在哲學大師的法國哲學家,影響深遠。其哲學奠定後來梅洛龐蒂的知覺/身體現象學,詮釋現象學巨擘呂格爾亦視其為自己早期的引路人。沙特將馬塞爾和雅斯培歸類為「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馬賽爾則稱自己的思想為「存在哲學」或「基督宗教蘇格拉底主義」。自幼失怙以及戰時獨特的人生體驗形成他原創的臨在哲學,使他對人的存在與本質的描述不同於其他存在哲學家或現象學家:他的存在哲學反對純粹抽象與客觀化的思考,堅持建基於具體的生命經驗。

 

  不同於胡塞爾超驗自我的還原和直觀,馬賽爾以為自我無法被還原,而應全然向存在開放,使生命在最高存有的光照下進入「臨在」的高峰經驗。他的自我亦不像沙特那般視他人如地獄,而是在凝歛的工夫中謙遜後退,被存有滲透,經驗到自我與另一主體間愛的連結,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存在哲學家大都聚焦於人類焦慮、荒謬和悲劇性的生存處境,馬賽爾卻在絕望中看到個體的超越性,強調形上之光帶給人的希望和自由。

 

  馬賽爾創作生涯達六十年之久,成果豐碩;其最原創的哲學以日記體來表達,後集結成三冊《形上日記》。他也是享譽國際的劇作家、戲劇評論家和音樂家,其所創作之三十部劇本常是他哲學思想的演繹,將他對於生命的探索、哲學的省思反應出來。馬賽爾思想的原創性已經被大部分當代哲學所吸收,影響層面遍及哲學、神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傳播理論及技巧,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中,其觀念幾乎可說無遠弗屆。

 


譯者簡介

 
陸達誠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哲學博士。曾執教於政治大學哲學系(1977-1992)和輔仁大學宗教學系(1992-2013),教授歐洲當代哲學及生死學,並兼任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從事培育青年作家的工作,歷時四十年。

 

  留學法國期間在指導教授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的建議鼓勵下以馬賽爾思想為研究主題,與馬賽爾數次會面、交談,完成博士論文《奧祕與意識》。返國後的數十年間持續研究、撰寫有關馬賽爾的論著,並終身做為馬賽爾對談哲學的踐行者;其所創辦之全國第一所宗教學系,不獨以特定信仰為研究對象,開宗教交談之先河。退休後專事翻譯法國哲學,並思索、研究宗教與文化的關聯,期能激發國人更多對人性的關懷、對未來的希望。

 

  著有專書《馬賽爾》、《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心靈工坊出版),散文集《似曾相識的面容》、《候鳥之愛》、《靈修協奏曲》,口述史《你是我的寶貝》等。譯著有《臨在與不死》、《是與有》(以上二書由心靈工坊出版)、《人的現象》(合譯)、《呂格爾六訪馬賽爾》。

臨在與不死
送货资讯
区域订单总额 (RM)运费 (RM)
West Malaysia统一收费6.00
区域计算/重量运费 (RM)
East Malaysia首 1.00 kg13.00
额外 1.00 kg5.00
Singapore首 1.00 kg25.00
额外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首 1.00 kg159.77
额外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首 1.00 kg157.78
额外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首 1.00 kg175.10
额外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首 1.00 kg150.94
额外 0.50 kg30.46
China首 1.00 kg96.44
额外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首 1.00 kg118.52
额外 0.50 kg24.96
South Africa首 1.00 kg118.52
额外 0.50 kg24.96
Philippines首 1.00 kg91.42
额外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首 1.00 kg162.58
额外 0.50 kg35.90
Hong Kong首 1.00 kg80.63
额外 0.50 kg29.06
India首 1.00 kg113.30
额外 0.50 kg22.28
Indonesia首 1.00 kg107.35
额外 0.50 kg24.87
Japan首 1.00 kg112.97
额外 0.50 kg35.03
Macau首 1.00 kg92.93
额外 0.50 kg13.82
Singapore首 1.00 kg74.75
额外 0.50 kg21.49
Taiwan首 1.00 kg94.42
额外 0.50 kg34.76
Thailand首 1.00 kg94.10
额外 0.50 kg28.25
Vietnam首 1.00 kg98.94
额外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