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

RM 63.27 RM 70.30 10%
(~USD$ 14.67)
Quantity
+
Model
9786267275504
Brand
蔚藍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63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275504

出版日期: 2024-11-20

作者: 好風土文化有限公司,Sabrina (汪怡君),何昱泓,沈孟穎,周馥儀,林炫辰,施博文,唐墨,島國拾影,陳坤松,單彥博,楊凱傑,葉玉雯,葉奕緯(西打藍),廖湘玲

裝訂: 平裝.全彩印刷.224頁.23.

 

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靜靜佇立在港邊已有百年歷史,望盡基隆港城的繁華盛世。建築見證了島嶼歷經二次大戰、政權轉換、國共內戰、國際局勢變易、經濟發展等複雜的歷史過程。現由陽明海運改建為文化館,提供民眾了解海洋及基隆地方文史的場所。

  本書擬從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出發,望向四方,凝視港口,了解港與城的共生關係。我們擬想八個篇章,用新的航港角度,重新訴說關於這座城市,你可能聽過的一些故事,賦與其新的意義。

  第一篇為交通篇。港口的誕生是劃時代的大事,清代劉銘傳開始有建港的構想,但真正落實為現代化的港口是在日本時代。為配合築港工程,整座城市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推行市區改正,填海造陸、棋盤式街道規劃、整治河流,確立了今天城市的規模格局。日本政府透過縱貫鐵路將基隆、高雄相連,南北交通縮短至12小時,同時配合貨運建設海港城市獨有的臨港線鐵路。其後隨著人口的持續湧入,原先的運河退讓給予更多居住的空間,市區的風景也隨之慢慢改變。

  第二篇為移民篇。大航海時代,基隆即躍上國際舞台。清代的漢人移民以漳州、泉州為主。到日本時代,溫州、廣東、福州、廈門、山東都陸續有移民遷入。同屬日本帝國版圖的琉球、朝鮮,也在基隆建立移民社群。戰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中國各省籍軍公教人員紛紛湧入,尤其1955年的大陳島撤退,政府為其在基隆設置大陳新村。隨著港口及產業發展,基隆在戰後還吸引了客家族群以及第二波島內移民,包括原住民。至今日,則以東南亞及中國的新住民為主。大海是通往世界的道路,移民與多元文化始終深鑄在海港城市的DNA中。

  第三篇為百工篇。移民來到這座城市,許多工作圍繞著航港機能運作。例如碼頭工人,他們的工作不分晝夜24小時輪班進行,汗水揮灑鎔鑄強大的情感連繫,工作與生活都緊密依靠。船舶是港埠最顯著的風景,「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所代表的大型造船業是基隆人的驕傲,和平島上則有許多小型造船公司,製造漁船、工作船、遊艇等。潛水工人的工作類型繁多,他們是港口運作不為人所知的守護者。貨物與人員的往來流動是港口最重要的功能,長崎華商泰益號留存的文獻,讓我們得窺日本時代基隆商號利用書信、電報密碼織就的貿易網路世界。

  第四篇為住宅篇。由於外來移民持續湧入,加以腹地狹小,基隆從日本時代就一直面臨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政府嘗試許多方式,包括協助推動設立台灣第一間土地開發公司「台灣建物株式會社」;鼓勵民間興建慈善住宅、成立「住宅組合」;或是官方興建市營住宅、提供低率貸款等。戰後,在美援資助下採取「自助建屋」形式,興建碼頭工人住宅。1970年代的安樂國宅則是郊區大型集合住宅的先聲。1990年代的海濱國宅則是第一個專為原住民而設立的國宅。這些帶有公共性的住宅,隨時代轉變而呈現對「理想家庭生活」的不同想像。

  第五篇為飲食篇。飲食最能反映地方風土民情,基隆是個四方移民往來的海港城市,包括潮汕的沙茶、南洋的咖哩,都是在地飲食常見的佐料。碼頭工人的體力消耗大,偏愛食用大量澱粉維持飽足感,因此出現大燒賣。馬露、紙包醋和香麻油,則是地方特色醬料,提煉基隆味所不可或缺的神器。

  第六篇為娛樂篇。北管於清代傳入台灣,即成為民間最流行的音樂戲曲,故俗諺云:「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北管後來分成西皮、福祿兩派,在基隆參加者分別以商人、碼頭工作者為主,雙方不僅在廟會節慶競賽,甚至以武力械鬥相拼。遍布街頭的卡啦OK,它的興起與過去基隆碼頭興盛時工人候工的情境有關,隨時代演變,如今則呈現某種老派日常家居生活的調性。最後則是今日東岸閃耀的明珠,基隆人必逛的東岸商場。這座商場的繁華背後,有著曲折的身世背景,與台灣歷史及航運發展相關。

  第七篇為文化篇。我們從電影、流行歌、地方廣播三個面向,呈現大眾記憶中的基隆。基隆倚山傍海,城市景觀高低錯落,加上海港旁的大船、起重機,視覺沖擊感十足,所以常有影視團隊取景拍攝,構成基隆印象的基礎。若說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基隆代表歌曲,非〈港都夜雨〉莫屬,這首歌誕生的背景與戰後美援及其帶來的美式文化有關。但台灣另有一股源自日本時代的文化傳統,包括如今已是日本文化遺產的門思港〈小香蕉節〉。日本演歌的傳統,也是葉俊麟所汲取的養分,孵育了〈港都夜雨〉以及〈船去情也斷〉、〈行船的人〉等充滿港都氣息的歌曲。廣播曾是深具影響力的新媒體,透過電波穿透區域限制,四方人群共同感受一個特定的時刻。基隆是台灣最早接收廣播的城市,戰後益世、震華電台則培養了不同世代的廣播明星,與大眾記憶緊密相繫。

  第八篇為故事篇,介紹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傳說,包括中元祭、七號房慘案、林開郡洋樓等。這些故事也都與基隆航港城市的背景密不可分。日本時代,中元祭的遊行、陣頭競賽、普度儀式,航港產業如苦力、船公司、運輸倉儲等皆為其中要角。轟動全臺的七號房分屍案,後來成了台灣推理小說的文本,以及台語電影的素材,並成為歌仔冊的傳唱主題,是臺灣社會集體記憶的重要環節。案件男女主角的身分職業,則呈現了海港城市的多元工作機會及移民流動性,讓基隆成為這個案件的背景舞台。林開郡洋樓在基隆曾有許多鬼氛謠言,其發跡過程,實則與基隆煤礦業的興盛,以及港口鐵路造就的卓越運輸條件有關。

  上述篇章主題,意在說明基隆市港的綿密關係,在食衣住行樂等日常文化中,一道菜、一首歌、一則故事、一抹風景,城市生活裡諸多不經意的靈光碎片,背後都深深刻鐫著航港的印記,與山風海雨共同造就了我們的生活與記憶。

本書特色

  由航港出發>>>>重新回望基隆!

  基隆設市100週年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成立20週年
  凝視港城往事的深情之作!

  你認識基隆嗎?你記憶中的基隆,有什麼樣的景致風光?廟口夜市、山風海雨、思慕的人、中元祭……這些構成記憶的元素,其實都與海港有著密切關係。

  本書透過八個章節,為您呈現基隆最道地的「海」味。無論是日常交通、移民、百工、居住、飲食、娛樂、文化,還是傳說故事,都與基隆港遙相呼應。由熟悉基隆歷史的作者,透過獨特的在地故事和簡潔的文字,帶領讀者發掘基隆不為人知的一面。

名人推薦

  ★ 戴寶村(台灣史、海洋史學者)✕詹益忠(古蹟修復暨城市規畫建築師)——專文傾力推薦

 

作者簡介
好風土文化有限公司,Sabrina (汪怡君),何昱泓,沈孟穎,周馥儀,林炫辰,施博文,唐墨,島國拾影,陳坤松,單彥博,楊凱傑,葉玉雯,葉奕緯(西打藍),廖湘玲



作者簡介



書籍策畫: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陽明海運公司有鑑於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使國人對海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與重視,提供多樣化人文知性的生活空間,促進國內外海洋文化活動及觀光休憩機能,因此孕育推動海洋文化願景事業,而成立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基金會近年整修1915年誕生的老建築,成立「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作為基隆文化工作的基地,也陸續推出許多精彩活動,希望在地人一起認識自己深遠的海洋文化,也讓觀光客能藉由文化活動更深入體會港邊生活。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希望大家的生活能夠「親近海洋、喜歡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為台灣未來的永續生活做好更健全的準備!
 
企畫製作:好風土文化有限公司


  好風土是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企劃設計團隊,從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出發,發掘台灣島嶼上,土地及人民的故事。透過跨領域的文化轉譯及資源整合,以書籍、影視、展覽、遊戲、體驗活動等多元形式呈現,將故事內容打造為具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

  內容篇章作者(按照篇章排序)
  雞籠卡米諾 單彥博|基隆文史工作者 施博文|海。嶼。足跡主理人 林炫辰|挑興文化社群總監 何昱泓|基隆文史作者「愛哭の黑熊」粉絲頁版主 陳坤松|雞籠文史協進會研究者 葉玉雯|作家 唐墨|自由工作者 Sabrina(汪怡君)|建築史研究者 沈孟穎|文字工作者 西打藍(葉奕緯)|基隆嗨嗨 廖湘玲|文史工作者 楊凱傑|電影地景踏查 島國拾影|文史研究者 周馥儀

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