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RM 49.23 RM 54.70 10%
(~USD$ 11.42)
Kuantiti
+
Model
9789869393300
Brand
采實文化
Status
Sedia Ada
Penghantaran
Hantar dalam masa 6-8 minggu
Kos Hantar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Kadar untuk wilayah/negara lain
Ganjaran
49 Kredit
Keterangan

ISBN: 9789869393300

出版日期: 2016-12-08

作者: 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

譯者: 洪慈敏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272頁.21.

 

終結每個父母的管教惡夢,
現在就開始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作者新作:
孩子不是故意無理取鬧,
他們負責分析思考的大腦25歲才發育完全!
鬧脾氣等於告訴你,他們現在欠缺的能力!

本書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把握每次親子衝突的時刻,
當下將失控情緒翻轉化為成長契機,
讓孩子學會受用一生的能力!

  牛奶打翻在地上、孩子們因為搶玩具而哭鬧、老師又打電話來了……面對孩子哭鬧的情緒與行為,父母很難不抓狂。但你知道嗎?孩子負責理性思考的上層大腦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展完全,所以他們不是故意哭鬧的。與其用處罰、責罵、面壁思過管教孩子,你有更好、更有效,且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管教選擇──「不抓狂教養法」(No-Drama Displine)。

  教養專家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從大腦神經科學出發,教家長在管教時先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用不抓狂的全腦策略回應孩子,自然就能教出有洞察力、同理心、修復力的不抓狂小孩。將可能造成親子衝突的時刻,轉變成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讓美好的價值觀內化為孩子特質,幫助他們在短期改變行為,並在未來追求幸福人生。

  【管教是教導,父母先身體力行跟情緒做朋友,孩子才能有樣】
  如果你厭倦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偏差行為傷透腦筋又無計可施,那麼你就應該嘗試
  「不抓狂教養法」!它將改變你對管教的觀念:父母先不抓狂,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孩子鬧脾氣多是因為大腦還在發展,無法像大人一樣自制,父母應該先掌握管教的本質──教導,不以直覺情緒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先想好管教的方法與目的,用言語、擁抱安撫孩子的衝動本能,再依孩子個性與場合選擇方法,有效引導他們改變行為。

  【透過形塑大腦發展,父母將培養出自動自發、自我管理的孩子】
  這樣的管教經驗,將引發一連串效果:你身體力行的教導,除了改變孩子行為,也同時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大腦會將這些重覆經驗內化為孩子的內在價值觀。長期來看,你的管教將愈來愈少,因為孩子慢慢會養成自己判斷、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而在過程中,你和孩子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融洽!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一:了解大腦的三個C,有效管教並減少情緒反應】
  1.孩子的大腦正在改變和發展,父母必須調整期望,了解孩子的哭鬧情緒和行為是必經過程。
  2.孩子的大腦會根據經驗改變,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經驗的意義,並在他們腦中轉化成「學習經驗」。
  3.孩子的大腦很複雜,有的區域負責記憶、有的負責產生同心理等。父母愈引發孩子更好的本性,就愈能要求他們三思而後行或考慮他人感受,做出具有道德感和同理心的行為。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二:進行情感連結,讓孩子接納意見、深化親子關係】
  ●不抓狂的情感連結原則:
  1.把「鯊魚音樂」轉小聲:拋開過去經驗和未來恐懼的背景雜音。
  2.打破砂鍋追到底:把重點從行為本身轉移到其背後原因,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
  3.想一想「怎麼做」:你說了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說。

  ●幫助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
  1.傳達安慰:擺出低於視線的姿態,再加上一個慈愛的觸摸、點頭或理解的眼神。
  2.確認:即使你不喜歡孩子的行為,還是要認知甚至接納他們的感受。
  3.少說多聽:孩子情緒爆發時,別解釋、說教或否定他們的感受。好好傾聽他們的心情。
  4.反映你聽見的話:傾聽之後,把你聽見的話反映回去,讓孩子知道你聽進去了。

  【不抓狂教養學,步驟三:重新引導孩子,讓管教效果長久】
  ●利用管教一二三:一個定義+兩個原則+三個效果
  一個定義:管教即教導。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為什麼孩子會做出這種行為?
  2.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3.我該怎麼好好教導這一課?

  兩個原則:
  1.等到孩子(還有你自己)準備好,再進行管教。
  2.一致但不僵化,管教需有彈性,因不同孩子、不同場合而改變。

  三個效果:
  1.洞察力: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和對於困境的回應。
  2.同理心:讓孩子練習反思自己的行動會如何影響他人。
  3.修復力:問孩子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過失。

  ●不抓狂的重新引導策略
  1.父母要減少用字,忍住不囉嗦。
  2.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教導他們接納自己的情緒。
  3.以描述實際狀況,代替說教。
  4.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
  5.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6.強調積極面。
  7.發揮創意。
  8.教導第七感工具,也就是心智省察力。

本書特色

  1.掌握不抓狂的全腦教養原則,就能發展自己的教養哲學,利用最佳方法讓孩子學到教訓!
  2.了解孩子腦部發展知識,以及適合每個年紀、階段的有用教養法!
  3.冷靜且充滿愛意的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方法,不管孩子的行為有多極端,同時設定清楚一致的的界線!
  4.孩子發脾氣時引導他們的訣竅,就是發揮洞察力、同理心並修正缺陷!
  5.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教你如何謹守並善用全腦教養的原則!

好評推薦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 主治醫師   

  「我從翻開第一頁就捨不得放下這本書。丹尼爾.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萊森很清楚的解釋為何處罰孩子不會有任何效果,並提供對的做法。讓父母得知腦科學領域的最新突破,引導他們用同理心、情感聯繫和孩子邁向合作、紀律與家庭和樂的道路。」──羅倫斯.柯恩博士,《擔憂的反面》(The Opposite of Worry)作者

  「淺顯易懂的解釋、實際好用的建議,讓這本書成為豐富的教養資源,指導每個家庭如何處理失控場面和誤解。它說明神經生物學如何影響孩子們令人又生氣又困惑的行為,幫助父母以寬宏大量、互相尊重以及歡喜自在的態度面對每一天的挑戰。」──溫蒂.莫傑爾博士,《孩子需要的九種福分》(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作者

  「真是鬆了一口氣!席格與布萊森讓父母和協助兒童端正行為的人士,可以輕而易舉的面對教養工作。《教養,從跟孩子情緒做朋友開始》提供的教養方式以研究和常識為基礎,成人使用起來輕鬆愉快,孩子則會獲益無窮。」──丹尼爾.高曼,《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心力交瘁的父母經常問我,為什麼他們使用的管教技巧效果不彰,甚至讓情況雪上加霜。我不是每一次都有辦法回答,因為我不確定我時時都能掌握哪個地方出了錯。現在我知道了。《教養,從跟孩子情緒做朋友開始》解開了管教的祕密,告訴我們什麼事該做與不該做,以及其背後的原因,還有生氣到抓狂時該怎麼處理。簡單來說,丹尼爾.席格和蒂娜.佩恩.布萊森的見解和訣竅將幫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我知道我未來都將用上這本精采又實用的書所告訴我的觀念。」──麥可.湯普森博士,《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作者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UCLA School of Medicine)心理學臨床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覺察研究中心(UCLA 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共同創始所長,以及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

  哈佛醫學院校友,有多本著作,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青春,一場腦內旋風》(Brainstorm)、與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合著之《第七感,由內而外的教養》(Mindsight,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以及與蒂娜.佩恩.布萊森合著之《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The Whole-Brain Child)。他同時也《喜悅的腦》(The Mindful Brain)和《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祕》(The Developing Mind)的作者,獲得國際專業好評,亦經常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說與舉辦工作坊。他和妻子住在洛杉磯。

  個人網站:DrDanSiegel.com

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 Bryson  )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的作者之一,此書被翻譯成十八種語言。她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第七感研究中心的教養長,以及加州奧塔迪納聖馬克中學(Saint Mark's School)的兒童發展專家。她為全世界的父母師長與臨床醫師發表演說和舉辦工作坊。布萊森博士於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取得博士學位,現與丈夫和三個孩子住在洛杉磯近郊。

  個人網站:TinaBryson.com



譯者簡介



洪慈敏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國際關係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現為專職口筆譯者。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Penghantaran Maklumat
ZonJumlah Pesanan (RM)Kos Penghantaran (RM)
West MalaysiaKadar Rata6.00
ZonItem/BeratKos Penghantaran (RM)
East MalaysiaPertama 1.00 kg13.00
Tambahan 1.00 kg5.00
SingaporePertama 1.00 kg25.00
Tambahan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Pertama 1.00 kg159.77
Tambahan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Pertama 1.00 kg157.78
Tambahan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Pertama 1.00 kg175.10
Tambahan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Pertama 1.00 kg150.94
Tambahan 0.50 kg30.46
ChinaPertama 1.00 kg96.44
Tambahan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Pertama 1.00 kg118.52
Tambahan 0.50 kg24.96
South AfricaPertama 1.00 kg118.52
Tambahan 0.50 kg24.96
PhilippinesPertama 1.00 kg91.42
Tambahan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Pertama 1.00 kg162.58
Tambahan 0.50 kg35.90
Hong KongPertama 1.00 kg80.63
Tambahan 0.50 kg29.06
IndiaPertama 1.00 kg113.30
Tambahan 0.50 kg22.28
IndonesiaPertama 1.00 kg107.35
Tambahan 0.50 kg24.87
JapanPertama 1.00 kg112.97
Tambahan 0.50 kg35.03
MacauPertama 1.00 kg92.93
Tambahan 0.50 kg13.82
SingaporePertama 1.00 kg74.75
Tambahan 0.50 kg21.49
TaiwanPertama 1.00 kg94.42
Tambahan 0.50 kg34.76
ThailandPertama 1.00 kg94.10
Tambahan 0.50 kg28.25
VietnamPertama 1.00 kg98.94
Tambahan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