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19286491
出版日期: 2021-08-01
作者: (德)漢斯·德爾布呂克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0頁.19.
在德爾布呂克撰寫的四卷作品中,卷討論了從希波戰爭直至愷撒麾下羅馬武功的全盛時期的戰爭藝術。第二卷主要論述早期日爾曼人,但也論及羅馬軍事機器的衰落、拜占庭帝國的軍事組織和封建制度的起源。第三卷用於論述戰術和戰略在中世紀的衰敗,乃至近乎消失,其結尾部分展示了戰術形式在瑞士-勃艮第戰爭中的復興。第四卷將戰術方法和戰略思想的發展一直論述到了拿破崙時代。
這部著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國家體制與戰略戰術之間建立起聯繫。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在於戰爭藝術本身,而在於認識世界史。
在本書裡,漢斯·德爾布呂克運用還原歷史的方法。搞清楚過去戰爭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和“瑣細的事實”,只要歷史學家知道過去的戰鬥在其中發生的地形,他就能用現代地理學的所有知識核實流傳下來的報導,以一種合乎邏輯的方式重構過去的戰術,依靠這個方法,德爾布呂克能夠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再現某單個戰役的詳細情況,這有一種單純的古史研究意義,更讓現代的人們從中獲得教益。
德爾布呂克對戰術單位演變的論述被稱作他對軍事思想的重要貢獻之一。經過研究,他確信羅馬人在軍事上的至上地位是其用兵靈活性和機動性的直接結果,而這些又來自他們軍隊的戰術組織形式。正是戰術單位的復活而非火器的引入導致了封建戰爭的終結。德爾布呂克對戰術單位的出現予以的關切不僅使其軍事史具有一種連貫性,而且顯示了被他認作全書之本的那個論題,即政治與戰爭的相互關係。他指出,在每個歷史時期裡,政治的發展與戰術的演進密切相連。
德爾布呂克的全部軍事學說當中引人注目的部分,在於所有軍事戰略皆可分成兩大基本形態。種戰爭方法稱為殲滅戰略,第二種戰略為消耗戰略。這是他對克勞塞維茨戰略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各分卷簡介
《戰爭藝術史:古典時代的戰爭》詳細地分析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軍事戰術和戰略。作者德爾布呂克通過對戰爭中兵力對比、戰場環境等諸多要素的求證和分析,客觀地重建了古典時代的幾次著名戰役,包括從波斯戰爭到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亞歷山大的征戰以及第二次布匿戰爭。
《戰爭藝術史:蠻族入侵》主要講的是古羅馬與日爾曼民族的衝突、古羅馬軍制的解體以及民族大遷徙。作者德爾布呂克通過對日爾曼社會、軍事生活的分析,以及古羅馬中後期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討論了古羅馬軍制解體的原因和過程,探討了民族大遷徙發生的原因過程,以及對羅馬社會的衝擊和破壞以及東羅馬試圖恢復霸權的努力。
《戰爭藝術史:中世紀的戰爭》內容講述的是中世紀的戰爭。作者德爾布呂克討論了中世紀的封建國家、騎士以及十字軍東征、奧斯曼土耳其以及瑞士聯邦的國家和軍制,客觀地重現了多次著名的戰役,包括霍亨斯陶芬王朝對義大利的多次征服、條頓騎士團對普魯士的征服、胡斯戰爭、瑞士人發動的多次戰爭等,著重刻畫了查理曼大帝、奧托大帝、獅心王理查、腓特烈一世等諸多軍事政治人物。
《戰爭藝術史:現代戰爭的黎明》詳細地講述了從文藝復興到拿破崙戰爭歐洲近代的戰術演進和戰略思想。作者德爾布呂克討論了近代步兵的建立、火器的使用,以及方陣和騎兵的組建,跨越傭軍、常備軍和國民軍三個軍事時代,重現了拉文納會戰、諾瓦拉會戰、白山會戰、布賴滕費爾德會戰、奧爾米茨會戰等多次著名的戰役,通過火器的不斷演進以及它在歷次戰爭中所擔當角色的不斷變化,通過古羅馬軍制的復興以及由此誕生的近代軍制,探索近代戰術的演進方向。通過馬基雅維利、腓特烈、拿破崙對戰爭的深刻理解和成功實踐,展現了戰略思想的不斷演進。
《戰爭藝術史》是世界公認的戰爭史方面的權威著作,全書使用現代科學方法來對舊有史料進行精密分析,德爾布呂克可謂是 對於喜愛研究戰史、戰爭、戰略的讀者,本書應列為之書。不管從作品時間跨度和對歷史、軍事史等領域的影響來比,很難再有一本同類型的產品。
作者簡介
(德)漢斯·德爾布呂克
漢斯·德爾布呂克 ( Hans Delbrück, 1848—1929 )
現代軍事史學先驅者、德國傑出的戰略思想家。1848年生於貝爾根。1873年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是德國史學大師海因裡希·馮·西貝爾。1885年獲得世界史教授職位。德爾布呂克主要貢獻在於,他將克勞塞維茨戰爭哲學的基本思想有機地貫穿於全書中,提出並闡明了兩種戰略形式——消耗戰略和殲滅戰略;第一次將蘭克開創的科學的史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于軍事史中。代表作為《戰爭藝術史》(四卷)。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Flat Rate | 6.00 |
Zone | Items/Weight | Delivery Fee (RM) |
---|---|---|
East Malaysia | First 1.00 kg | 13.00 |
Extra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25.00 |
Extra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First 1.00 kg | 159.77 |
Extra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First 1.00 kg | 157.78 |
Extra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First 1.00 kg | 175.10 |
Extra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First 1.00 kg | 150.94 |
Extra 0.50 kg | 30.46 | |
China | First 1.00 kg | 96.44 |
Extra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First 1.00 kg | 91.42 |
Extra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First 1.00 kg | 162.58 |
Extra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First 1.00 kg | 80.63 |
Extra 0.50 kg | 29.06 | |
India | First 1.00 kg | 113.30 |
Extra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First 1.00 kg | 107.35 |
Extra 0.50 kg | 24.87 | |
Japan | First 1.00 kg | 112.97 |
Extra 0.50 kg | 35.03 | |
Macau | First 1.00 kg | 92.93 |
Extra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74.75 |
Extra 0.50 kg | 21.49 | |
Taiwan | First 1.00 kg | 94.42 |
Extra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First 1.00 kg | 94.10 |
Extra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First 1.00 kg | 98.94 |
Extra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