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彼得˙杜拉克與管理

RM 70.29 RM 78.10 10%
(~USD$ 16.30)
Quantity
+
Model
9786267508381
Brand
博雅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70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508381

出版日期: 2025-04-16

作者: 凱倫˙林克萊特

譯者: 陳耀宗

裝訂: 軟精裝.單色印刷.384頁.21.

 

  社會要正常運作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必須賦予個別成員社會地位與功能;二、具決定性的社會權力必須有正當性。前者為社會生活提供基本架構,亦即社會的目的與意義;後者則在此架構中形塑空間,讓社會變得具體,並形成社會組織。個人若未被賦予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這就不是社會,只是一團漫無目的漂游天際的社會原子。同樣地,除非權力有其正當性,否則就不會形成社會結構,只是一個由奴性和慣性維繫而成的社會真空。(Drucker, 2003, pp. xvi-xvii;《正常運作的社會》,2020 年博雅出版,pp. 43-44)

  彼得.杜拉克以「現代管理學之父」著稱。許多人會認為他已經是個過時的人,人們或許還認得他的名字,卻對他的著作和貢獻一無所知。雖然他在日本和其他地方仍然廣為人知且讀者眾多,但在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這位昔日的管理「大師」已經被較新的管理實踐者和作者所取代。然而,若把杜拉克描繪成僅僅是一位管理專家,是無法對他或他的著作做出公正評價的。杜拉克首先是一位社會理論家,他會有關於管理的著述,是他置身的歷史時空所致。

  1909 年,杜拉克出生於奧地利。在德國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社會與經濟動盪之際,他前往德國就讀大學和工作。當記者時,他報導了希特勒(Adolf Hitler)和國家社會主義黨(全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通稱納粹黨)的崛起,並參與旨在破壞希特勒成就的活動。隨着納粹最終取得勝利,杜拉克先是避走英國,繼而逃往美國。他抵達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不久就要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因而見證了美國經濟急劇轉變為製造業火車頭的過程(先是生產武器,戰後則生產各式各樣的消費品)。純粹因為時機與歷史的偶然,杜拉克從一個世界被投擲到了另一個世界。首先,杜拉克成長於奧匈帝國首善之都維也納一個平靜的上層中產階級社區,但一次大戰的動盪及其餘波,讓他的青春歲月蒙上了陰影。在他開始獨立生活的青年時期,納粹的崛起以及他的家庭、事業和個人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又導致他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杜拉克在美國即將加入二次大戰之際抵美,這又讓他經歷了這場戰爭給美國帶來的大規模經濟與文化變遷及動盪。有鑑於杜拉克在他生命前35 年經歷的這些歷史斷層,毫不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著作始終聚焦於他一生最重要的計畫:如何找到一條既可通往正常運作的社會,又能在變動與延續之間取得平衡的道路。

  對杜拉克來說,要避免再次蒙受如1930 年代他在歐洲目睹的極權主義或法西斯主義災難,關鍵在於提供人們一個合理的社會。當對事件的理性解釋失靈,人們就會感到絕望,轉而求諸威權主義,也就是強勢領導人,他所許下的承諾再怎麼不合理,至少還可以提供一條脫離痛苦之道。這種局面的唯一補救方法,就是創造一個賦予個人社會地位與功能的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感覺到自己在社會某個位置上是重要的,並且受到肯定與重視。每個人也需要感覺到自己有所貢獻和有目標(有事情做)。此外,社會需要透過公認且正當的權力凝聚在一起。我們要如何創造出這樣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

  在20 世紀中葉的美國,隨着企業及其他組織的重要性開始超越作為首要機構的政府的傳統主導地位,杜拉克在尋求強化社會機構時,自然就會被管理領域吸引過去。如果新的社會機構(首先是企業,後來則包含非營利組織及其他機構)得到良好的管理,它們就能賦予個人地位與功能,並成為正當權威與權力的代表。終極而言,由各類組織組成且管理良好的多元社會,可以防止極權主義的興起,即便未能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至少能夠提供機會讓一個尚可忍受的社會得以存續。杜拉克一生對此巨大變遷的親身見證,無疑讓他著作中反覆出現的延續與斷層的主題更具有說服力。

  杜拉克之所以聚焦於管理,只是他這個更大的社會願景的附帶結果,這個願景就是創造一個由各類機構和組織所組成的尚可忍受的社會,這些機構和組織在朝着各自目標與目的努力的同時,也集體關注共同的利益。曾有讀者抱怨說,杜拉克的寫法不明確、缺乏引證、單調,且有以偏概全的傾向。這些讀者想要看到的,無非是一個循規蹈矩的管理學作家。但杜拉克從來就不是這樣的作家。杜拉克自己也承認,他更像是一位社會觀察家和記者。我們希望,本書所呈現的彼得.杜拉克不僅僅是一位社會觀察家,還是一位對管理世界有影響的社會理論家。

  在章節編排上,本書各章既可獨立閱讀,也依循主題邏輯來呈現杜拉克的著作。第1 章提供讀者關於杜拉克一生的深入評價,焦點在於杜拉克的歐洲根源,以及這個背景如何影響他後來的著作與生活。第2 章詳述杜拉克的社會理論,追溯「正常運作的社會」這一概念如何進入到他的著作之中。第3 章著眼於杜拉克從理論探討轉向將管理變成一門專業的努力,詳細探討他關於管理實踐的著作。第4 章探討的是當今備受關注的領導力議題,雖然坦白而言,杜拉克並沒有很熱衷於這個議題。他很晚才加入關於領導力的討論,這一章將說明其原因,並提出我們今天可以從他那裡得到的關於領導力的一些收穫。第5 章討論杜拉克的招牌術語,即「知識型社會」,並討論當前我們對這一領域新發展的關切事項。第6 章討論杜拉克於1985 年出版的關於創新與創業精神的作品,包括他在出版這部作品之前關於這個議題的初步思考,以及他的觀點在今天可以如何為我們所用。在第7 章,我們將正視杜拉克關於政府的著作所引發的爭議,探究為何有人會對他做出錯誤的政治解讀;杜拉克是一個刻意保持政治中立的人,我們希望能夠說明,有人試圖延攬他為政治偶像,無非是對他有所誤解。當前關於技術與社會的議題,與關於人工智慧及其他新發展的討論息息相關。第8 章將說明,這些發展何以是歷史脈絡和更大進程的一環,因而有必要仔細檢視其中蘊含的威脅與潛力,而杜拉克是對此進行思考的先驅之一。最後,第9 章探討了杜拉克本人的自我定位:社會生態學家。在本書開始時,我們把杜拉克視為理論家。社會生態學是杜拉克把他的理論付諸實踐的途徑,不僅適用於個別組織,也適用於整體社會。

  我私下認識彼得.杜拉克。他是個才華洋溢的人,我們有過多次精彩的對話,會一起開懷大笑和分享彼此的個人經驗。他也是個複雜的人,有過令人不可思議或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經歷。我希望以下的篇章能夠從他的生平與著作中捕捉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本書特色

  得・杜拉克毋庸置疑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作家之一,然而,他作為社會理論家與哲學家的貢獻亦同樣引人注目。本書將呈現杜拉克作為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著作所涵蓋的觀念遠遠超越傳統的管理實務。

  本書闡述杜拉克作為一位多重面向的人物,強調其思想如何汲取自科技、社會學、哲學與神學等學科的理論與視角,並對這些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在其交會處展現出跨領域的整合性思維。書中亦將杜拉克置於歷史脈絡中加以詮釋,說明其思想如何在當代社會中持續發揮共鳴——在這個極端對立日益加劇的世界裡,他所強調的中道思維正是理解並引導複雜事件與動態過程的關鍵要素。

  本書結合了對杜拉克生平與思想的深刻洞察,對學者、學生,以及具反思精神的實務工作者而言極具價值,同時也適合對管理學與更廣義的思想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凱倫˙林克萊特



作者簡介

    

凱倫.林克萊特(Karen E. Linkletter)


  凱倫.林克萊特是美國MLARI(Management as a Liberal Art Research Institute,管理作為一門博雅技術研究所)的主任,該研究所專注於研究和應用管理作為博雅技藝(Management as a Liberal Art, MLA)於組織中的實踐。她領導一個研究團隊,致力於推動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的理念,並促進有效且具道德的領導力。林克萊特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的美國研究系。此外,她也曾在金融領域的投資與保險機構工作。

  林克萊特博士與約瑟夫.馬齊里洛(Joseph A. Maciariello)教授合著了《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Drucker’s Lost Art of Management: PeterDrucker’s Timeless Vision for Building Effective Organizations)一書,並發表了超過20 篇文章與論文。她同時也是一位專業大提琴家,在南加州各地演出並教授私人學生。

  林克萊特博士獲得克萊蒙研究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並曾在該校師從杜拉克。此外,她還擁有克萊蒙研究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PhD)。
 


譯者簡介



陳耀宗


  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畢業。專職譯者,曾在學院兼任翻譯課講師。譯作包括彼得.杜拉克的兩部小說《行善的誘惑》、《最後的美好世界》;以及《懶惰土著的迷思》等三十餘部。

彼得˙杜拉克與管理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