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RM 73.17 RM 81.30 10%
(~USD$ 16.97)
Quantity
+
Model
9786263151123
Brand
臉譜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73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3151123

出版日期: 2022-06-09

作者: 羅伯特.阿爾德利克

譯者: 林玉菁

裝訂: 平裝.部份全彩.344頁.17.

 

鄂圖曼帝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斯堪地那維亞.英國.法國.俄羅斯
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美國

歷時超過五百年、至今仍餘波不斷的帝國主義與殖民,
如何左右了近世至現代的世界局勢?
身處後殖民時代的我們,又該如何回望、檢視這段帝國歲月?

 
杜子信 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毓中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汪栢年 蘭陽女子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汪采燁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林長寬 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柯睿信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主編
翁稷安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莊德仁   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
陳致宏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黃春木   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蔡蔚群 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謝金魚   歷史作家
 
——推薦

▍從文藝復興到今日,五百多年來,不同形式的帝國強權一直是政治地景上的要角。
它們留下來何種遺產或遺毒?後殖民時代又有哪些重要議題值得我們關注?
 
本書談的是十三個與世界密切相關的帝國故事。大航海與跨洲探險活動興起後,
殖民者與政治當權者運用殘酷手段、衝突對抗、英雄主義、壯闊的探險,以及商貿活動與利益爭逐,
來餵養並壯大帝國野心。十五位專業歷史學者運用今日大量的研究資源,
從帝國政府與殖民拓墾社會中一般平民扮演的角色,探討到強權治理下
生態、勞動、科技、經濟模式與文化傳播等諸多面向的變遷,
挖掘了這十三個帝國崛起、衰落,甚至留下餘波不斷的發展進程。
 
現今對於探究帝國主義的興趣,背後其實有連串的問題尚待深入檢視,包括──
 
❏外國統治是為被殖民國後續的獨裁政權與貪腐打下了基礎,
抑或是種下多元主義、民主制與議會政治的種子?
❏經濟動機是否為支撐起帝國向外擴張、蔓生的主要根柢?
而帝國主義又是否為現代工業發展與金融資本主義下的產物?
❏歐洲文化的擴張是對殖民地社會、當地文化與傳統帶來「致命影響」,
還是引進了從性別歧視、階級嚴密、不平等的「封建主義」中解放的可能性?
❏帝國主義者是英雄還是惡棍,抑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某種角色?
被殖民者總是被害者嗎?是否可能是殖民計畫的合作者,甚或受益人?
 
除了將探討焦點放在帝國本身,本書也逐一檢視政權擴張和收縮的模式與循環、
帝國推動者行動背後的意識型態,以及殖民擴張的作用力反彈回母國後,逆向對殖民者帶來何種影響。
 
本書不侷限於古老的編年史與地圖集形式,內容探討也不僅涉及軍隊及行政組織,
而會檢視社會文化的諸多層面,以了解殖民者如何在遙遠的土地與人民身上烙下印記,
最終也因殖民活動重塑了自身。書中精確刻畫出「帝國時代」所造就今日全球文明的多樣化圖像,
既非對殖民歷史抱著不切實際的懷舊情緒,也不是對帝國心態進行憤怒而極端的苛責。
最核心的目的,是要刺激讀者追問:過去如何形塑了現在?全球(前)殖民母國與(前)殖民地
無不努力試著理解這條曾讓兩者緊密相連的「臍帶」。從社會文化架構的變形、民族認同、
意識型態,一直到堪稱標誌著今日世界的全球化現象,統統都還籠罩在帝國主義尚未完全散去的陰影下,
本書是綜覽並理解相關歷史軌跡的必讀之作。


►►好評不斷推薦

以宏觀視野群覽帝國過往,不只辨析帝國興衰之道,也為當下多難的世界,展望未來世界。帝國體制是否需要?或要轉換成何種形式存在?
──李毓中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帝國通常會與霸權、殖民相通,但其實是個模糊籠統的意象與名詞。在讀完每個領域專家對不同帝國的專文後,才發現每個帝國都有不同的生命形態。本書以帝國為一個大主題,把十三個帝國當成小主題,呈現歷史縱軸與橫軸之間的緊密關係、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文化傳輸、不同時期帝國的勢力消長、殖民與去殖民之間的過渡、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的拉扯,每一字句皆敲醒及矯正過去對帝國的浪漫遐想,讓讀者在意識深處形成完備的帝國認知。
──汪栢年 蘭陽女子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今,西方(歐洲)「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乃世界史中的重要議題,至今仍備受探討。羅伯特.阿爾德利克所編的《帝國如何改變世界》一書所蒐集的十三篇批判性文章,勾勒出完整史貌,即使所列入的奧斯曼帝國一般並不被視為「白人帝國」,但對世界文明發展具相當影響力。這些篇章所探討的議題相當廣,顯示東西文明交流更替之歷史現象,這更是歷史學家所探討現代世界文明的基礎。簡言之,這是一本歐洲帝國殖民主義史研究的敲門磚。
──林長寬 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各篇作者透過大量史料的旁徵博引,帶人們重新檢視了歷史上十三個舉足輕重的強大帝國,書中研究之廣博、詳細令人嘆為觀止,從帝國的軍政組織到民間的社會文化,無所不包。而透過這本書,吾人亦能對這些形塑現代世界格局的龐然大物,建構更為立體清晰的認識,如此的著作實在令人拍案叫絕,是一本能深化你我歷史認知的優秀讀物。
──柯睿信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主編      
 
「帝國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發明」,雖說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是敲響帝國的喪鐘,但帝國的幽靈似乎無所不在,隨時都想要復活,學術界常以金錢、文字、科技、訊息傳遞、管理、軍事力量和文化霸權等角度討論帝國的發展。在帝國身影遠離現在近百年之際,不乏對單一帝國深刻的學術闡述,但總是少一本書能將近現代人類文明史上所出現的帝國,作俯瞰式的綜覽。本書就是在這召喚下的產物。
──莊德仁 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
 
人們常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瓦解了四個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英帝國也已式微。因此,我們為何還要探討「帝國」呢?一方面是因為二十世紀中葉之後,「美帝」強勢主導世界的現實。另一方面,十五世紀以來帝國的「遺產」,仍在形塑各國的地緣政治與全球化走向。本書其實是在當今世界後殖民處境的關注中,回顧與追問晚近五百多年帝國的作為,如何深遠地影響我們的思想、制度與文化。
──黃春木 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書提供了很好的架構,快速回顧歐美近代史的幾個重要帝國,以及與今日相關的各種細節。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作者簡介
羅伯特.阿爾德利克



作者簡介



羅伯特.阿爾德利克Robert Aldrich
雪梨大學歐洲史學者,教授並研究現代歐洲與殖民歷史。曾著述並主編多本殖民史專書,包含《被驅逐的君主:一八一五至一九五五年間英法殖民統治時下台放逐的當地王權》(Banished Potentates: Dethroning and exiling indigenous monarchs under British and French colonial rule, 1815-1955),並共同主編《王國與殖民地:歐洲王國與海外帝國》(Crowns and Colonies: European Monarchs and Overseas Empires);同時也是《同志生活與文化的世界史》(Gay Life and Culture: A World History)的主編,並著有《同志生活故事》(Gay Life Stories)。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興趣領域在南亞中東。

譯有《業的盡頭:印度青年的憤怒與希望》、《榮耀之城.伊斯坦堡》、《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中國的印度戰爭:世界屋脊上的衝突,亞洲兩大區域強權的角力》。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帝國如何改變世界:從十三個帝國的崛起與衰落,看帝國主義與殖民如何形塑今日全球文明與政治的樣貌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