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屏安心 環保經:屏東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RM 63.27 RM 70.30 10%
(~USD$ 14.67)
Quantity
+
Model
9786267256305
Brand
布克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63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256305

出版日期: 2023-03-18

作者: 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

裝訂: 平裝.全彩印刷.328頁.14.8.

 

 用愛與陪伴成就的環保志業
 
一九九○年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時年六十四歲的蔡黃素琴於自家門口做起資源回收,是屏東第一位環保志工。屏東第一場大型資源回收始於一九九三年,將環保理念正式向社區會眾宣導。環保從此由志工個人自發性的行為,轉為慈濟社區組隊戮力的共同志業。
 
被稱為「臺灣尾」的屏東,也可以是觀念最先進的環保先鋒。二○一四年,慈濟與屏東市首創政府公部門與民間非營利組織、個體資源回收者合作「定時定點資源回收」的環保新紀錄,百餘個臨時環保點出現在大路邊、宮廟旁,讓全市市民成為動手分類的一分子。
 
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做環保不只是愛人,更是愛地球。屏東環保志業在環保種子講師的推動下,深入校園、影響家庭。環保站發揮社區道場的功能、快速成長,容納眾多願意踏進來的社會大眾,在愛與陪伴下,學習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也尋回自我生命的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 〉最美的手 守護大地
 
臺灣,真是有福的地方,每天都有這麼多的環保菩薩,辛苦地做資源回收與分類,大家既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也同時在保護地球上所有的眾生;因為眾生依賴地球資源而生存,若在此時任意耗用資源、破壞環境,很快就會讓地球上的生物無法生存。
 
二○二二年十月,我行腳到屏東和當地的環保菩薩溫馨座談,見到了好幾位超過九十歲的老菩薩。我將他們的雙手牽起來看,牽起來摸,每一雙手都做到彎曲變形。這雙手曾經為家庭、為子女操勞,此時為了把回收的東西詳細分類,塑膠歸塑膠、鐵絲歸鐵絲,這樣割、這此樣拆……
 
我摸著他們的手,跟他們說:「我都覺得自己沒有做,所以手沒有像你們那樣的美,每雙手上的繭、突起的骨頭,摸起來一顆顆、一粒粒,這就是結舍利,就是生命價值的印證。你們都是為人間社會做,為保護地球而做,你們的生命很有價值。所以,你們不要說孤單,因為師父跟你們作伴,而且有這麼多菩薩跟你們一起做。」
 
還記得二○二○年的時候,屏東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帶著我「走到」車城、佳冬、恆春等,還搭船到小琉球,每一個環保站都有許多菩薩在做資源回收。沒有固定空間的菩薩,因為環保站土地尋覓不易,經常一處換過一處,道路旁、天橋下……但無論環境大小、好壞,大家都能集合在一起,定心做分類。
 
在恆春,因為推動觀光,湧入大量遊客,也帶來了滿地的垃圾,汙染了純淨的海灘。而慈濟人提起菩薩使命與信心,(王)伯蓮從二十幾年前開始在自家旁邊的小空地做回收分類,剛開始人數少,慢慢地向鄉親推廣。空地被地主收回後,感恩有菩薩提供土地作為環保道場,才有辦法繼續帶動地方上的鄉親一起投入。
 
同樣是二十幾年前,慈濟人將環保理念帶到小琉球,號召鄉親一起做回收。守護故鄉的心念,感動了船公司老闆,願意不收運費,用船隻將回收物運送到臺灣本島;老船東退休後,再由兒子接手。志工無私付出,船公司以愛護持,都是出於一分真誠的愛心,珍惜資源。
 
不過,相對於全臺灣、全世界,慈濟人所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除了靠志工宣導環保,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民間與政府兩相配合,才能有顯著的成效。例如屏東市政府曾經與慈濟合作推行夜間環保,由鄰里長向家家戶戶宣導,慈濟人搭配市府環保車收垃圾時間,在定點教導民眾做分類,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對大家講環保道理;大部分民眾都能接受,也願意力行,就是人與人之間善循環的見證。
 
各位菩薩,好事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好事、對的事,做就對了!假如天下人都有這樣的觀念,人心安定,大地就平安。
 
雖然大家很多都已經白髮蒼蒼,但是我們不要認老,人人都是環保菩薩,分分秒秒都在為守護地球而付出。大家的身行,就是對人間最好的教育與帶動,因為我們天天在做的事,是天底下人最需要,卻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我們將環境照顧好,子孫才能平安在此生活,我們自己下輩子再來時,也能在物資豐富的好環境裡安心生活。

前言〉屏東環保志業發展略述
撰文◎黃湘卉

 
自從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證嚴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之邀,在臺中市新民商工演講,公開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屏東第一位環保志工是如今(二○二二年)已屆九十六歲的蔡黃素琴女士;那時她想,自己既不識字也不會騎車,就來做環保好了。
 
蔡黃素琴於一九九○年年底在自家門口做起資源回收工作,鄰居看到她用心付出,紛紛拿回收物給她,並協助分類;分類好,還會用車載去賣,再把錢捐給慈濟慈善助人。
 
時間來到一九九三年,慈誠中隊長胡進益師兄帶隊到臺中聽上人開示,回程中有人提到:「上人說要帶動環保,屏東都沒動。」眾人決議以茶會及大型回收來帶動環保志業。
 
由自宅回收點開始 進而影響社區
 
屏東第一場大型環保回收,始於一九九三年五月三十日在屏東文化中心舉辦,將做環保愛護地球的理念,正式向社區會眾宣導;屏東環保從此由志工個人自發性的行為,轉而為慈濟社區組隊戮力的環保志業。
 
然而,早期慈濟委員的組織模式,是以各個慈濟委員透過人脈介紹於慈濟,委員分布區域廣闊,力有未逮;加上屏東環保風氣未開,做環保被當地人視為「撿垃圾」,是窮苦人才做的事,因此屏東環保志業的推展是緩步的成長。
 
一九九六年七八月之交賀伯颱風重襲臺灣,凸顯土地濫墾危機;上人呼籲志工落實社區,將委員依居住地分組,縮小地域,推動社區關懷。
 
自一九九七年開始,上人毅然改變型態,推展「社區化」志工編組方式,重新整編慈濟委員和慈誠,讓厝邊鄰里得到及時關懷,帶動鄉親加入志工行列,一起投入掃街、資源回收、關懷老人、照料貧戶,同時舉辦婦女成長班、親子成長班、或是健康照顧、茶會活動、愛灑人間等,以凝聚社區民眾的感情。
 
國土危脆,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雖然震盪出臺灣空前慘烈的災情,卻也激盪出人們最沸騰無私的同胞愛。尤其慈濟因為過去國際賑災累積的經驗,為了讓無家可歸的災民們,不致在寒冬將至之際仍僅以帳棚棲身,迅速採購組合屋建材動工搭建完成,讓災民在同年十二月就能入住,安心生活。
    
搶晴天戰雨天,慈濟為了讓災民早日住進組合屋,動員全臺眾多具有建築工事專業及熱心的志工投入組建工作;教育不能等,同時間慈濟也援建了五十所學校希望工程。就此一「九二一大地震」的大因緣,慈濟全力把志業重心放在重建希望工程上。
 
這一大因緣造就了一批建築工事的志工,也湧出一群願意為社會付出的善良志工。這批組合屋,因為可拆解亦可重組,慈濟就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志工回歸各社區後,決議於二○○一年開始,由各社區志工自行拆解運回環保站組成共修教室,繼續以「社區道場」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因應新的組織架構 社區環保站迅速發展

 
屏東參與「九二一大地震」希望工程的志工回歸社區後,就投入社區環保站,利用建築工事的專長,於二○○三年將組合屋第一座重現在內埔環保站,從此環保站有了遮風避雨的場所。
 
而慈濟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成員人數快速增加。上人再於二○○四年提出新的組織架構——「立體琉璃同心圓.四法四門四合一」,逐步建構起慈濟志工組隊之現況。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四合一的組織架構,打破原本以組長、隊長為主導的模式,期待慈濟人在和氣互愛的互動中,人人都能合心傳承慈濟精神與法髓,協力付出大愛、攜手同行菩薩道。
 
隨著新的組織架構順利運作,這時的社區環保站,才可說是由個人自發性的作為轉變為社區協力運作的社區道場,負責接引社區志工;順此因緣,各社區環保站就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立啟用發揮影響力,招呼社區會眾,共善造福。
 
八八風災慈濟提供熱食  災民報恩投入環保回收
 
發生於二○○九年八月的八八風災,又稱莫拉克颱風,是臺灣自一九五九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患;屏東沿海鄉鎮於八月八日經過一夜風雨肆虐,九日清晨一覺醒來,水竟然已經淹一層樓高,尤其以佳冬、萬丹、林邊、枋寮等鄉鎮更為嚴重,居民都跑到屋頂等待救援。
 
林邊臨出海口,堤防潰決,淤泥衝進民宅數日不見消退,災民只能在屋頂上等待救援,有人餓了二天,吃到的第一份熱食是慈濟所給予的,災民感動得哭了。另一方面,慈濟發起北區慈誠隊志工「一日志工行」,自備清掃用具,早上從臺北搭高鐵出發,到災區協助清除淤泥,晚上再搭高鐵回臺北。
 
慈誠隊的聚力,如此地謙恭尊重他人。泥土一桶一桶搬運,整天下來其實是很疲累的;當慈誠隊要離開時,主人送到門口,慈誠隊還回頭向著主人行九十度鞠躬,彎腰感恩;是這種真誠的心,組成了很美的團隊,過去未曾見過,從有慈濟,慈誠隊、委員這樣的團體組成起來,人人付出無所求且感恩,實在令人感動。
 
上人也曾開示:「人人付出點滴的愛,啟發愛心,調和人心,才能調和天地,這種循環很重要。」
 
災民家的淤泥很快就清除了,街道恢復原貌,災民也重新振作起來邁向新生活。災民感念慈濟的恩情,有人走入環保站付出良能,有人在家整理回收物等待環保車來載運;萬丹鄉後村、灣內村更由村長廣播於廟埕前,眾人齊做回收,讓環保車載回環保站。
 
與公部門合作夜間環保 環保是家戶之事
 
冬去春來,時序更迭。環保做出口碑,在二○一四年三月,慈濟與有二十萬人口的屏東市,創下政府公部門與民間非營利組織、個體資源回收者合作「定時定點資源回收」的環保新紀錄。
 
首創全臺資源回收新模式——慈濟與屏東市公所合作「定時定點資源回收」,讓全市市民成為動手分類的一分子,一百餘個臨時環保點出現在大路邊、宮廟旁,接收乾乾淨淨的瓶瓶罐罐,環保就成為家家戶戶的事。
 
「環保回收要落實,不只是市公所和慈濟的事,而是人人、家家、戶戶的事!」
 
與會的志工黃麗香勸請市公所主管帶動全民一起投入,彼此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實踐清淨家園的理想,雙方逐漸研擬出「清淨在源頭,定時定點資源回收」的構想。
 
市公所負責協調各鄰里,找尋合適的臨時回收點,並出借回收籃等公物;慈濟人則把定點的回收物載回環保站,並清理現場,最後清潔隊再把所有回收籃收回淨空。志工做回收之外,也要對民眾解說如何將資源分類回收,負起環保教育的責任。
 
負責宣導的志工郭宜彰比喻,民眾把回收物放進籃子裏,就生起愛護大地的第一個善念;清淨在源頭,把回收物整理乾淨,別讓環保站的老菩薩面對穢物蟲蠅,就是第二個善;而送出去的回收物變賣之後,所得用來做好事,即為第三個善。所以做回收,可以生起三個善念喔!
 
推動環保種子講師 環保志業快速成長
 
屏東環保合心幹事謝美玉師姊於二○一一年接任該職務,在這之前,她累積多年的行政經驗;初接職務時,因為對環保事務不熟悉,她努力去了解所有環保事項。又逢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環保組在同年提出全省「環保種子講師」培訓研習,她報名參加回花蓮上課,了解緣由。
 
一趟花蓮研習行,讓謝美玉了解宣導環保理念的重要,她思索上臺講授課程是教師的專長,找來教師聯誼會的幾位老師,報名參加隔年(二○一二年)花蓮的研習會,謝美玉全程陪伴教師,關懷教師的需求。
 
吳靜怡老師於二○○四年自潮州國小退休,她是教育功能潮州大愛媽媽的負責幹事,帶領一群大愛媽媽走進校園演說靜思語的故事,教導學生品格教育。她於二○一三年取得環保種子講師資格後,擴大足跡,走進社區環保站,一方面在校園繼續環保教育;另一方面,她將學生帶到環保站實作體驗,再把正確的回收知識帶回家庭影響家人,讓教育向下札根。
 
其實,吳靜怡自己的人生也有苦說不出,她的先生及兒子罹患躁鬱症,先生常常瓦斯忘了關火、險遭火吻,兒子因離婚情緒不穩與人爭執,不斷招惹官司;吳靜怡只能藉著讀上人的書,認真分享靜思語的故事來轉移她的注意力,釋放自己的身心壓力。
 
靜思語:「改變自己是自救,改變別人是救人。」吳靜怡牢記上人的法,她到環保站去帶動讀書會,修心養性。她的精進勇往以及身行示範,透過慈濟故事的分享,幫助許多人走出婚姻的困境,化解親子、婆媳之間的家庭危機,陸續接引了八老爺、泗林、竹田、萬丹、餉潭等環保站的設立,淨化人心。
 
社區環保道場 帶動健康生活豐富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於二○○二年提出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也是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
 
二○一七年,上人在屏東歲末祝福感恩會中期勉年長的環保志工,因應社會上越來越多長者罹患失智症,上人鼓勵大家不要受到年齡的限制,認為自己已經年老没有用,而是要在心態上超越年齡,以實際行動繼續投入環保,預防失智。
 
臺灣自二○一九年起,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導致安養院、療養院部分歇業,這些機構就連絡慈濟,希望由慈濟來接收遺留下來的電動病床、氣墊床、輪椅、助行器等輔具。
 
面對臨時增加出來的大批輔具,屏東合心環保幹事謝美玉還是勇於承擔,她說,環保站有空間可以安置輔具,又有環保車可以運送,這些輔具經過消毒、保養維修,再做檢測以確保輔具是安全可用,還是可以發揮功能提供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上人曾開示:「慈濟人救苦救難,是人間菩薩;環保志工守護大地,是草根菩薩。帶動、凝聚鄉親愛心力量,就能讓地方更平安!」上人並期許大家,落實社區環保,讓長輩到環保道場健康生活、豐富生命。

 

作者簡介
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



作者簡介



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
書寫記錄真、善、美之人——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

本書是由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所撰,「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留歷史,為慈濟寫藏經」,是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共同的使命。這群熱愛分享故事、喜歡攝影的慈濟志工,常期許在為慈濟留歷史的同時,亦能用筆鋒與鏡頭去記錄下真實慈濟人生展現的關照與關懷。

從嘉義到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完成了第二本環保教育專書。他們為環保志工記下如何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記下工作及護持志業的過程,是如何「磨手皮」,用筆墨描繪出志工環保的過程,無論如何辛苦總是轉苦為樂,只說福,不說苦。

環保志工投入環保志業,以行動守護地球,而屏東人文真善美,則為志工們尊重物命的精神智慧留下最真善美的紀錄。

屏安心 環保經:屏東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