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in the box:
基本信息
书名 : 安福屋的闯入者
原价:RM25
作者:泽尔法·基特利·斯奈德
译者:何卫青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ISBN : 9787533291969
内容提要
本册的主人公妮莉和柯鲁比是一对生活在美国大瑟尔海岸的姐弟。在离他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被称作“安福屋”的废弃的宅邸,它曾经是一个富豪家族——哈金森家族度假用的房屋。多年来有许多关于安福屋的传言:命途多舛的哈金森家族、发生在宅邸中的种种意外、死在安福屋的小女孩……
姐弟俩出于好奇多次进入安福屋探险,在那里发现了一间儿童室,里面有各种奇妙的玩具,这间儿童室成了他们的乐园。后来,哈金森家族的三口人和管家突然回到了安福屋,其中有一个和妮莉年龄相仿却性情古怪的男孩柯蒂斯。姐弟俩和柯蒂斯成为了朋友,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安福屋的秘密……
作者简介
泽尔法·基特利·斯奈德,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其有三部作品荣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分别为《埃及游戏》《无头丘比特》《女巫的蠕虫》。她以写作冒险故事和幻想小说而著名。《安福屋的闯入者》为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入选书籍,曾获得克萨斯蓝帽花奖。
精彩书摘
在卡梅尔中学的六年级期末,科妮莉亚·布拉德福德写了一篇非常成功的语言艺术课论文。哈德卡斯特老师挺喜欢它的。论文发下来时,她看到页眉上一个大大的红A,下面写着:“不错,妮莉。文笔流畅,题材有趣。特别吸引我和这一年我核心班上的每个人。”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安福屋的悲惨故事》。
论文是以解释“安福”一词的起源开篇的。“‘安福’这个词,”妮莉写道,“起源于希腊神话。在古希腊的那些往昔岁月,安福被认为是在海浪上筑巢的鸟。这些美丽的鸟深受神的喜爱,在它们筑巢的季节,神会使风浪静止,好使它们的巢不受打扰。因此,‘安福’这个词逐渐就有了美丽、平和、宁静的意思。”
论文的第二段,她开始讲述安福屋本身的历史。“所以,”妮莉写道,“1910年,哈罗德·哈金森先生,一位极其富裕的商人,开始在卡梅尔南部海岸修建他的豪华宅邸时,就称其为安福屋。他希望在那儿找到他在别处都没能找到的平静和美丽。”
妮莉实际上没有详细调查这样一件事:传言说,老哈罗德大半生都在践踏碰巧挡他道的人,他赚了千百万美元,也赚了不计其数的憎恨、害怕和嫉妒,却没有多少安宁。不过,妮莉的确讲述了一些发生在哈金森家族不同成员身上的悲惨事情。在承认许多故事都只是基于流言而形成的之后,她讲述了曾有客人淹死在游泳池里的事,还讲述了一些严重的疾病,像肺炎、酒精依赖,以及精神病。多年以来,这些事都扰乱着安福屋的平静。
论文结尾,她写道:“如今,哈金森家族的人再次从安福屋出走。哈罗德·哈金森梦想的安福鸟永远地飞走了,只有一只鹰在横扫过安福山的风中哀号。”这个结尾稍微借鉴了她父亲最喜欢的诗句,她觉得特别好,哈德卡斯特老师似乎也这么认为。而且他提到,用不了多久,他的核心班上的每个人都会发现这篇论文特别有趣,因为他们全都认识一位哈金森家的成员。
他指的是柯蒂斯。当然,妮莉在论文中对柯蒂斯只字未提。她没有提柯蒂斯或莫妮卡,也确实没有提将会令哈德卡斯特老师特别着迷的其他一些事——就在几个月前,发生在安福屋的某些奇怪可怕的事,真事。
所以,《安福屋的悲惨故事》尽管得了一个大大的红A,却没有写出故事的全部。
第二章
一切都是从六月的一个早晨开始的。那时,妮莉五年级毕业,刚放暑假不久。那天早晨,吃早饭时,她注意到,弟弟柯鲁比(其实叫乔治,可家人和朋友们都叫他柯鲁比)举止特别,他什么也不吃,而是用一双睁得大大的、目光涣散的眼睛盯着半空。妮莉开始怀疑他又一次被阿荣所说的“柯鲁比的天空坠落症”侵袭了。这时,正忙着在记事本上写字的康妮·布拉德福德——他们的母亲,抬起头,要柯鲁比赶紧吃炒鸡蛋,免得它们凉了。
“我不能,妈妈,”他说,“我不能吃它们。”
妈妈擦掉刚写下的什么,问:“为什么不能?它们怎么了?我看着挺不错的呀。”
柯鲁比低头盯着鸡蛋,仿佛期待它们从盘子里跳出来展开袭击,就像黄色缩略版的布洛卜。“胆固醇。”他嘀咕道。
“胆固醇?”妈妈问,“你知道胆固醇什么呀,柯鲁比?”她起身又倒了些咖啡,然后回到椅子边坐下。不过,当柯鲁比开始沉默地戳起盘子里的鸡蛋时,她又开口道:“亲爱的,你知道吃不完早饭,你就得坐在那儿吧?所以你最好开动起来。”说罢,她把一缕灰白长发捋到耳后,继续啜着咖啡,记下那天她要做的事情。
妮莉咬着嘴,想说:“妈,你看他,他真的又开始了。”但她没这么说,这么说不会有什么用的。所以她只是说:“柯鲁比,妈妈问你你知道胆固醇什么呀。”
柯鲁比叹了口气,悲伤地翻了翻他那大大的、漂亮的眼睛。“一切。”他用一种忧郁的声调说,“我在《时代周刊》上读到了关于它的一切。”
他可能已经读过了。柯鲁比尽管只有八岁半,但真的能读,也的确在读,读一切,包括日报和《不列颠百科全书》。这令老师们和其他像他父亲那样的知识分子很震惊,不过这并非全部,因为很多他读的东西只是让他又多了一些担忧的事。
……
前言
“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小说”是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专家非常用心地遴选后,合作编成的一套书。
关于编选这套书的缘起,不能不从近十多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的状况谈起。2006年以来,我在多篇文章中,指出、论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正在出现的这样几个“分化”趋势: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从一般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儿童文学分化出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从作为整体的儿童文学中分化出来。其中,通俗(大众)儿童文学的分化是新世纪里中国儿童文学发生的最有意味、最为复杂和最大的变化。通俗(大众)儿童文学创作的分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化的一个结果,其标志是开始涌现出一批畅销书,包括超级畅销书。
作为儿童文学批评家,我十分关注儿童文学畅销书的质量。我在《文化创意产业形态研究》一文中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商品是‘文化’,消费者消费的也是‘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效用应该从人文精神和市场经济规律这两个向度来衡量,评估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建立双重尺度。”如果引入人文价值尺度来衡量我们的某些畅销童书,我不能不对其文学性(含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的低质化感到失望。
为了给处于发展路途上的中国通俗儿童文学创作建立一个可以参照的坐标系,我曾经参与并主持了日本通俗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活宝三人组》的译介工作。现在,我与美国儿童文学学会会长纳尔逊教授合编“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小说”,我本人的用意之一,也是想把美国的深受儿童读者喜爱的优质畅销童书展示给中国读者,特别是为想打造优质畅销童书的创作者和出版者,提供一种经验去借鉴。
这套书的编选原则是所选作品均为美国当代有影响、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既要有趣,也要有益,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文学性。具体操作是,由美方主编、美国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克劳迪娅·纳尔逊(ClaudiaNelson)教授按照上述编选原则,选出拟收入的作品,之后由我(中方主编)在罗贻荣教授(副主编)的协助下,安排译者进行翻译,然后同样依据上述编选原则,在审读译作之后,确定出版书目。
我读这四部作品,深感作家们都紧紧地抓住儿童文学的艺术精髓——故事不放。这些作品的故事都拥有小说家王安忆所说的“逻辑性情节”:“它是来自后天制作的,带有人工的痕迹,它可能也使用经验,但它必是将经验加以严格整理,使它具有一种逻辑的推理性,可把一个很小的因,推至一个很大的果。”这种“逻辑性情节”具有一以贯之的特性,而不是把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材料凑到一起。这样的故事往往能够表现一种深邃的或者有分量的思想,更能够显示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意性。在营造故事方面,四位作家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意性。我认为,这是最值得我们的一些畅销书作家学习和借鉴的。
我读儿童小说,往往特别关注作家写人物对话的能力。如果一部儿童小说的对话很少,我就会怀疑作家的艺术功力。这四部小说无一不重视人物对话,四位作家都是写对话的高手。这些精彩的对话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并且营造出文学的现场感,将作品变成真正细腻的东西,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相反,如果少写甚至不写对话,故事的开展,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都是由叙述语言交代出来的,读者就会失去文学阅读的临场感,作品也会变得直白、乏味。
对于儿童文学来说,故事和对话,实在是检验作家艺术水准的试金石。在这两个方面,“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小说”的这四部作品,堪称是一流的模范。
事实上,“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小说”这一选题是中国和美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深入交流、细致讨论的成果。这套书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故事。
2011年4月间,我应邀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其间,我为德克萨斯A&M大学的师生做了题为《中国儿童文学发生期中的美国影响》的学术报告,并且在该校由纳尔逊教授领导的“Glasscock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团队“CriticalChildrenStudies”课题组的会议上,做了《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的主题报告。访问期间,有一天中午,在学校宴请之后,我和德克萨斯A&M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罗贻荣教授与纳尔逊教授留下来,坐在酒店门前的茶座处,探讨两校如何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事宜。当时,我并不确定纳尔逊教授会对我们希望合作的意愿回应到什么程度。结果令人惊喜。纳尔逊教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一直在尽可能地支持我们的想法。经过详细商讨,最终形成了我与纳尔逊教授合编一套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丛书、我和罗贻荣教授所任职的中国海洋大学与德克萨斯A&M大学联合主办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这两项具体计划。
2012年6月2日至3日,“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在位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成功举办。参加此届论坛的均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术界知名的学者,其中美方有四位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前任和现任会长,两位“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学术论文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中方的知名学者中则囊括了全国的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高校中的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有身为教授的四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此届论坛开中美双方儿童文学界高层次学术交流之先河,无疑是中美儿童文学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合编一套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丛书的计划,现在也结出“漂流瓶文学馆·美国大奖小说”这一成果。我想,以中美儿童文学专家共同选编这样的形式译介、出版美国当代童书,也应该是童书出版业的一项首创吧。
希望这套书给中国的孩子带来丰富的阅读乐趣!
2013年3月27日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Below 200.00 | 10.00 |
Above 200.00 | FREE Shipping | |
East Malaysia | Below 100.00 | 13.00 |
100.00 to 199.99 | 20.00 | |
200.00 to 299.99 | 27.00 | |
300.00 to 399.99 | 34.00 | |
400.00 to 499.99 | 41.00 | |
500.00 to 599.99 | 48.00 | |
600.00 to 699.99 | 55.00 | |
700.00 to 799.99 | 61.00 | |
800.00 to 899.99 | 68.00 | |
Above 900.00 | 75.00 |
有现货的书,我们将会在一星期内送到。
如有缺货的书,我们将会尝试在四至六星期内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