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大腦300問:親身經歷會改變基因?腸道是大腦的感官?人造大腦可能嗎?17位頂尖科學家深度解密

RM 63.27 RM 70.30 10%
(~USD$ 14.67)
Quantity
+
Model
9786267074244
Brand
本事出版社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63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6267074244

出版日期: 2022-12-26

作者: 芭芭拉.施穆茨

譯者: 鐘寶珍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248頁.21.

 

  神經心理學家深信:人類總有一天會研發出人造大腦。
  表觀遺傳學教授認為:可怕的親身經歷會改變人類的基因組。
  精神病醫生發現:腸道就像大腦的感覺器官。

  大腦簡直是上帝創造的奇蹟!
  在我們活著的每一刻,大腦都在幫助我們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務;
  有時候很困難,有時候完全憑直覺……
  大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及超過100萬億個突觸正忙碌著,
  大腦利用它們接收的信息來創造一個世界;
  然而,它們是怎麼辦到的?!

  腦電波是什麼?
  錯誤的記憶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你的直覺來自於大腦嗎?
  我們能夠選擇性地遺忘嗎?
  每個人在出生時,大腦都是一樣的嗎?
  為什麼我們的記憶只能追溯到三歲?
  做白日夢的時候,大腦在幹什麼?
  男人與女人的大腦有區別嗎?
  電腦打字的便利性取代手寫字的麻煩,卻也影響了大腦的某種功能?!
  大腦可以優化嗎?如何優化我們的大腦?

  大腦需要什麼才能存活?
  大量的糖。因為大腦不能儲存能量,它必須不斷接收新糖。
  它的神經遞質和突觸還需要水、氧氣和蛋白質。
  它渴望刺激。我們的大腦很好奇,喜歡接收各種形式的輸入。
  大腦無法忍受無聊,閒置而未受到任何刺激對大腦不利。

  人類大約只使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十,其餘部分有待開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
  這是謬誤。我們始終在使用整個大腦,但並非百分之百意識到這一點。
  例如,開車時我們的大腦有許多功能正在運作,但我們根本不會察覺。
  我們的大腦是如此運作的:這次多用一點這個區域,下次多用一點那個區域,
  依熟練度而定,有些人腦中的特定區域,會比其他人更發達更突出。
  一名長跑健將,會比四體不協調的人更常用到腦中與腿對應的區域,
  並因此讓它更機敏靈活。

  同理,經常閱讀與寫作的人,也會比幾乎不閱讀寫作的人,更常使用與此對應的腦區。此外,有一種情況也會反覆發生,某些腦區突然必須接手其他部位的任務。

  例如,在那些因故失明的人身上,本來一直掌管視力的大腦視覺皮質,現在會被指派其他任務。什麼任務呢?例如,觸摸印象。試想盲人如何透過指尖的敏銳觸覺來閱讀點字。

  為什麼會彈奏樂器的人更有「腦」?
  因為他們鍛練了聽力。
  這對語言發展非常有利,不論在發音或字句腔調、語調、速度及韻律等各方面,
  他們都更能區別其中的差異。
  此外,會彈奏樂器的人,因為擅長分辨聲音語調,學起外語也更容易。
  他們通常比較自律,而且專注在事物的本質。
  最後一點:能讀樂譜的人,辨識空間關係的能力也較好。
  學習讀譜時所使用的大腦區域,與發展空間概念時所使用的區域相同。
  因此,具有音樂專長的人,在需要運用幾何概念的任務上,通常表現優秀。
  最關鍵的是:學音樂的人不止受益於上述所有的好處,
  尤其重要的是,還學會了演奏一種樂器!

  第六感是由大腦來掌控嗎?
  沒錯。所謂的第六感就等同於直覺,它是由我們的右腦來掌控。
  人類的右半腦負責警惕小心以及產生恐懼感這類的負面情緒。
  當直覺浮現時,經常是為了向我們發出「應該留意某種場合或某種人」的訊號。
  第六感要表達的是「小心!」

  我們的大腦是強制性地需要他人,還是它其實也可以自給自足?
  人類是社會動物,這是深植在我們身上的屬性。
  與他人產生社會連結,是人存在的基本動力之一。
  在某些情況下,人類當然有可能對人性深感失望,並選擇離群索居,不與人來往。
  不過這是例外。

  齋戒禁食的人總說自己的腦袋變得更清楚。為什麼?
  我們的腦不是需要很多能量,而齋戒時幾乎完全得不到嗎?

  當我們飢餓時,身體是處在一種蓄勢待發的狀態。
  因為我們最根本的需求之一無法得到滿足,
  所以,齋戒期間的大腦會比平常更專注,
  而這讓我們覺得自己更理智、更清醒。

  本書作者為了探索人類的大腦,訪問了17位世界頂級的神經科學家,
  提出300個具有挑戰性且充滿驚奇的問題;
  透過這300個問題的答案,本書帶領我們了解最先進的大腦研究結果:
  包括人工智慧、長期疼痛、記憶力、表現遺傳學、
  老年痴呆、大腦老化、意識、毒品、夢境、睡眠及學習等議題。
 

 

作者簡介
芭芭拉.施穆茨



作者簡介



芭芭拉.施穆茨(Barbara Schmutz)


  一九六三年出生,定居瑞士,為記者、作者及編劇。擁有蘇黎世大學應用倫理系高等深入研究文憑,曾進修於瑞士MAZ新聞學校(Schweizer Journalistenschule MAZ)與蘇黎世SAL編劇學校(Drehbuchschule SAL)。擔任瑞士多家報刊雜誌的採訪記者,一九九七年以一系列報導文章榮獲瑞士新聞獎,並於2006年為瑞士電視台SRF製作了一部關於火車暗殺事件之紀錄片,在此事件中,有十四位政治人物不幸遇難。



譯者簡介



鐘寶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及地理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學地理教師及地理教材作者,關注環境議題與動物福祉,喜愛閱讀、旅行及大自然,現定居德國,從事翻譯。譯有《樹的祕密生命》、《動物的內心生活》、《歡迎光臨森林祕境》、《自然的奇妙網路》、《荒園》、《史懷哲自傳》、《瘋狂的海馬》等書。

大腦300問:親身經歷會改變基因?腸道是大腦的感官?人造大腦可能嗎?17位頂尖科學家深度解密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