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全新修訂版)

RM 98.46 RM 109.40 10%
(~USD$ 22.83)
Quantity
+
Model
9789860763690
Brand
八旗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98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9860763690

出版日期: 2022-02-16

作者: 林房雄

譯者: 許哲睿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488頁.22.

 

◎日本戰後右翼經典——《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全新修訂版◎

「本書是無與倫比的歷史傑作,行文風格充滿詩意。
像這樣的史書,是我最近從未得見的。
它真正鮮活地捕捉到了日本與日本人的生命。」
──三島由紀夫

面對戰勝國史觀的壓迫,
日本人為肯定自己而建立的大東亞戰爭史觀,能夠說服我們嗎?
中文世界又該如何理解,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

======================

  █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不是為了合理化日本至今所走的腳步。
  只是為了抵抗『歷史偽造』與『全面否定、醜化民族精神』而書寫。」

  關於大東亞戰爭,台灣長久以來習慣在「日本逐步侵略中國」的框架下來理解,但是這只不過是歷史的其中一個面相而已。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的結果,它並不是一場單獨的戰爭,而是一場「持續百年的漫長戰爭」中的一部分——林房雄稱其為「東亞百年戰爭」。

  這場「東亞百年戰爭」起自於幕末,終於大東亞戰爭,其核心是日本為「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亞洲」而發起的反擊戰爭。

  面對西力東漸,日本奮起反抗,選擇開國、展開明治維新,卻依然不被列強重視,幕末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始終無法修改;為了鞏固朝鮮、增加國防戰略縱深以抵禦列強,日本悍然出擊,在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以小搏大,卻沒有獲得實際利益;面對列強持續在亞洲的壓迫,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發動日中戰爭、進攻南洋,破壞了列強建立的殖民地結構,但代價卻是背負所有侵略東亞的戰爭罪行,日本的民族精神更被醜化。

  在這場日本被迫發動的「東亞百年戰爭」中,從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兼併朝鮮、到滿洲事變、日中戰爭、進攻南洋,日本就算曾在戰爭中取勝,卻不是最後的贏家,歐美列強在東亞的壓力依然巨大。看似逐步進展的「帝國主義侵略」,不過只是「受挫的出擊」,導致日本一步步走向悲壯命運的結局。

  本書寫作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的同時,也喪失了國家意識,隨著大日本帝國的崩潰,其所擁有的一切都被認為是壞事。因戰敗而進行的「一億總懺悔」使得明治維新到戰爭結束為止的歷史都受到強烈反省、批判,因此導致日本被迫接受來自美國、蘇聯、中共立場的二戰史觀。因此,林房雄在1960年代即主張:日本應建立屬於自己的「大東亞戰爭史觀」。

  林房雄認為大東亞戰爭並非全然是負面的,其背後隱藏的意義十分深遠,因此才要「肯定」這場戰爭。如果將其論述放回戰後1960年代的時空背景,他對於「大東亞戰爭」的「肯定」,存在著以日本自身主體為出發點,屏除外國「進步」思想、建立專屬日本的戰前史觀的意義;而這也是來自明治時代的老人,對當時「戰中派」中年與「敗戰世代」青年的反擊。

  重要的是,林房雄讓日本有肯定「惡」的勇氣——肯定了「過去的惡」,才能繼續向前。我們也可以藉由這個「肯定」,從另一個視角了解日本。因此,林房雄真正想「肯定」的,不只是「大東亞戰爭」,而是「日本」這個國家。也難怪三島由紀夫會發出由衷的喟嘆:「本書是無與倫比的歷史傑作,行文風格充滿詩意。它真正鮮活地捕捉到了日本與日本人的生命!」

  ======================

  █日本如何一步步走向屬於「日本的」悲壯命運?
  關於大東亞戰爭,你必須要瞭解「東亞百年戰爭」的始末

  ◎第一步「改變」:面對「西力東漸」,日本為「攘夷」而「開國」
  日本在幕末與西方列強的衝突裡,薩摩、長州兩藩雖然在薩英戰爭與馬關戰爭中敗北,卻展現出超乎西方預料的強烈抵抗,使得列強明白不可能以武力占領日本,無法像對待亞洲其他國一樣直接將日本殖民地化,只好退而採取漸進的策略。

  而當年「思考的日本人」們知道,以覬覦日本這點來說,英國與法國都是一樣的「夷狄」。把內亂抑制在最小程度,不給他們可趁之機至為重要。為了「攘夷」必得「開國」,開國」就是儲備未來實力的手段,於此同時,也拉開了「東亞百年戰爭」的序幕。

  ◎第二步「擴張」:面對持續且強烈的國際壓力,終於在明治維新後展開反擊
  明治維新是基於「奮力抵抗英法的謀略與壓力」這份自覺與方針達成的。而在明治維新之後持續的「東亞百年戰爭」,其全部過程不能單純以日本經過維新後「便開始進行對外擴張」來理解——來自「歐美列強」的壓力,才是觸發明治維新這個「複雜的變革」的主因,且沒有因為明治維新成功而消解。

  至於那些一連串所謂「對外擴張」的事件,都是在強烈的「國際壓力」當中所發生的,儘管日本人拼命地反擊,這份壓迫卻逐年增大、然後組織化,最終引發了大東亞戰爭這場敗而無悔、屬於日本的悲壯命運的戰爭。

  ◎第三步「敗戰」:大東亞戰爭vs.太平洋戰爭,與美國的正面對決以失敗告終
  美國的亞洲政策是建立在「把太平洋變成白人的海洋」的「白色太平洋」構想上。日俄戰爭之後,美國便視日本為太平洋上的假想敵,花了將近三十年布局,一步步稱霸太平洋。相對的,日本則是一直走在抵抗歐美列強侵略亞洲、建立「亞洲人的亞洲」,名為「大東亞共榮圈」的道路上。不過,由於一戰時加入協約國獲得巨大利益,大正時期的日本靠著與英美調和、加入西方列強的路線,享受了一小段繁榮與「大正自由主義」時光。

  但是日中戰爭爆發後,美國對蔣介石政權的援助使日本的輿論開始將其視為敵對國家,認為「不打敗美、英就無法使蔣介石屈服」的意見逐漸擴大。然而,美國的開戰意圖先發制人,在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之後,美國大膽實施石油禁運,將日本逼入絕境。日本被迫吃下誘餌,發動了珍珠港事變。美國的「白色太平洋」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正面對決。美國將這場戰爭稱為「太平洋戰爭」,日本則稱為「大東亞戰爭」。

  ◎第四步「預測」:東亞百年戰爭的大旗在戰後將傳承給中國
  日本發起的「東亞百年戰爭」結束後,許多國家因日本的戰敗而獨立、加入聯合國。只是獨立並不等於解放與繁榮,那些新興國家是所謂的「低開發國家」,自身也有許多困難;在新興諸國中最大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亞洲、非洲新興獨立國家的人氣與希望,都集中在這個新帝國,當時的中國也自認是這些新興國家的「希望之星」。為此,中國越來越強調反美主義,同時必須展開反蘇聯鬥爭,這就是「中共的悲壯使命」。

  作者認為,今天的中國面對西方國家進入亞洲的態度,恰似戰前的日本帝國。對抗西方勢力入侵亞洲的「東亞百年戰爭」的大旗,無預期地從日本手中傳給了戰後新崛起的中國。如果未來在東方要發生戰爭,主角已經不會是日本帝國,而是中共帝國。現在以及未來近期的日本,在任何一點上都沒有成為戰爭主要動力的條件與實力。
 

 

作者簡介
林房雄



作者簡介



林房雄(Fusao Hayashi)


  本名後藤壽夫,日本小說家、文學批評家。早年以參與無產階級文學運動著稱,後來成為強烈的極端民族主義者。

  林房雄曾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但在1925年離開學校,以無產階級文學作家的身分登入文壇,把精力投入到左派政治和藝術中,其後多次因參與左派運動被檢舉入獄。1932年出獄後發表《青年》,宣稱思想「轉向」,1935年創作《浪漫主義者的筆記》,宣布不再支持馬克思主義,並於1936年開始中斷與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一切聯繫,發出「無產階級文學作家歇業」宣言。林房雄在戰後以「白井明」為筆名從事寫作,相較於當時盛行的左翼論述,其言論無疑給日本帶來了新的活力。

  林房雄對於左翼的批判性論點,同時也得到了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的共鳴。兩人於1947年在《新晚報》編輯部相遇,之後持續交流;三島於1963年撰寫了《林房雄論》,評論其言論與作品,並於1966年將兩人之間的對談集結出版為《對話•日本人論》。三島由紀夫於1970年切腹後,林房雄擔任三島由紀夫追悼會的邀集發起人代表,並在弔唁中寫道:「不等盛開的櫻花,自己散落。」

  林房雄畢生著作甚豐,1963至1965年在《中央公論》雜誌刊行連載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在日本引起極大爭論,即使在出版幾十年後,爭議也依然存在。其他著作包括:《青年•文明開化》(夏目書房,2003)、《天皇的起源》(夏目書房,2002)、《青年:伊藤博文與井上馨的青春世代》(德間書房,1986)、《現代史的證言》(日本及日本人社,1981)、《悲傷的琴聲:給三島由紀夫的鎮魂歌》(文藝春秋,1972)、《林房雄評論集》(浪曼,1972-1974)等。



譯者簡介



許哲睿


  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是從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觀點討論戰略。以日本航空自衛隊為題目撰寫碩士論文,有數篇日本國防相關的文章、報導散見於軍事雜誌。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來自敗戰者的申辯與吶喊(全新修訂版)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