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4713510947456
出版日期: 2021-02-01
作者: 彼得.杜拉克
譯者: 張元䕒,張玉文,胡瑋珊,廖月娟
裝訂: 盒裝.單色印刷.929頁.21.
豐厚遺澤 啟發一代代的管理者
想像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
-彼得.杜拉克
《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
誰能向我們預示駕馭時代大浪的新觀點與新能力?
要掌握最重要的管理與人生課題,就要讀杜拉克經典之最!
比爾蓋茲極力推崇:在所有的商管書籍中,杜拉克的著作影響我最深。
杜拉克的管理思想,我們至今仍難以超越。
這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全才思想家是如何建構思考、洞察趨勢?
本書完整重現管理學巨擘翻轉商業世界的精采一生,
以及他超越時代的思想精華,
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
★「這本書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彼得.杜拉克
★管理大師杜拉克構思最久、影響最深遠的著作!全球暢銷超過二十年!
★不朽經典全新修訂.附錄新增大師名言
如何培養直指核心的洞察力?
《旁觀者》一書觸及的人、事、物,幾乎涵蓋了20世紀的歷史,杜拉克自謙為「旁觀者」,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這一生遇到的極具特殊意義與特質的人物,精闢詮釋關於人生與管理的重要課題。
這些意想不到的人物成就了想像不到的時代故事,也開啟了杜拉克思想的精靈與敏銳的洞察力。從名伶到伯爵、從經濟學家到共產黨員、從佛洛伊德到史隆、從魯斯到麥克魯漢……,從這些人與伴隨的歷史大事件,杜拉克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時代樣貌與趨勢,並淬鍊成為「當代管理界不朽的思想家」。
年輕時想當小說家,卻因緣際會成為管理大師,杜拉克自認是個社會生態學家,他擅長觀察人、思考組織制度的設計,他走在時代之前,找出對工作者和組織都有利的解決方案。他的管理思想歷久彌新,宛如早已為我們劃下「明日的地標」。
杜拉克早已超越「旁觀者」,成為時代的「解讀者」。
一代管理大師如何思考?
管理的基礎是人性,當人被當成可輕易取代的生產要素,他強調,透過組織制度設計,可以盡可能發揮人的創造力;他認為,通曉人性的管理正是對各種挑戰的最佳應對工具;他看重,歷史變化的各種長期因素,如人口統計學、科技發展……
在杜拉克心目中,人始終是最重要的,他最關心的是:個人如何適應新的社會形態;在面對一個動盪不安的環境時,又如何保持個人尊嚴、發揮創造力,而非消失在金錢與權力中!
透過《旁觀者》,可看到一代管理大師是如何思考,從書中人物的理想與挫敗中,去領悟人是如何在對自己不斷微小的改進中,證明了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這本經典之作值得你一讀再讀?
不只因為杜拉克被譽為「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也不只因為比爾.蓋茲、安迪.葛洛夫、傑克.威爾許、柳井正……都對杜拉克極為推崇,也不只因為不分行業、不分世代的經理人都深受杜拉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本著作風靡全球,英文版暢銷近四十年,在詭譎多變的時代,一再引領企業與個人走向新思想的起點。
現在,你也可以從杜拉克的人生際遇與領悟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了解人性、看清這個世界扭曲的邏輯,「走出迷霧,找到方向」。
各界讚譽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 《經濟學人》
「只要一提到彼得.杜拉克的名字,在企業的叢林中就會有無數雙耳朵豎起來聽。」—— 《哈佛商業評論》
「杜拉克是這個時代最歷久彌新的管理思想家。」-《商業週刊》
「我對GE的初步核心概念,就是來自彼得•杜拉克。」-傑克•威爾許
「杜拉克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明燈,他的著作讓我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安迪.葛洛夫
「每年都有好幾百本管理書籍問世,但只要讀杜拉克的就好了,因為他就是管理界的莎士比亞,因為他是大師中的大師!」-《華爾街日報》
「多數的人可能會同意,這本《旁觀者》才是杜拉克的壓卷之作。」—南方朔
《每日遇見杜拉克(新版):世紀管理大師366篇智慧精選》
.直接取材自杜拉克三十餘本著作,將博大深刻的思想化為366篇精闢雋永的短文,讓讀者可以每日咀嚼大師的智慧之語。
.《追求卓越》作者畢德士:「在杜拉克之前,並無真正管理學的存在。」
如果要當代幾位重要的管理大師指出影響他們一生的管理導師是誰,他們一致的答案一定是:「杜拉克!」
杜拉克,被尊為是管理學之父,他定義了管理學。他提出「經理人是最有力量改變人類社會的一群」,
這句話點醒並鼓舞了所有的管理者。他在四十年前所提出的前瞻觀點「知識工作者在未來會成為職場的主流工作形態」,已在現今社會應驗。
閱讀杜拉克的著作,在現今詭譎多變的商業時代,往往可以開啟另一扇解決問題的窗。然而,很多人也一定會問:「杜拉克的書那麼多,我應該讀哪一本?」本書便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本書直接取材自杜拉克三十餘本著作,透過杜拉克的老友馬齊里洛教授之手,將杜拉克博大深刻的思想化為366篇精闢雋永的短文,讓讀者可以每日咀嚼大師的智慧之語。
本書不僅呈現杜氏思想精華,也誠如杜拉克所言:「這是一本『行動書』。」在每頁的篇章末了,作者都提出一個實踐點,引導讀者默想,進而親身實踐杜拉克的教導。
齊聲推薦
「美國企業管理的桂冠哲人。」 ──《華爾街日報》
「對於管理實務和社會中的經濟組織(他)最為持續不輟的評論者。」──《商業週刊》
「在杜拉克之前,並無真正管理學的存在。」──畢德士(《追求卓越》作者)
「如果要列出一些管理思想家的名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管理大師』,杜拉克必定高居首位。」──韓第(《大象與跳蚤》作者)
「杜拉克的見解,是促進企業營運順暢、協助國家發展的關鍵;杜拉克的智慧,能讓我們避免並解決困擾全球的諸多難題。」──羅莎貝絲.肯特(前《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
「在制定每項決策時,我都把杜拉克的話放在心上。」──雷富禮(P&G董事長)
「杜拉克關於公司為何陷入危機的話:『組織成立與經營的基本假設,已不再符合現實。』不時提醒我:所有決策,都必須符合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張瑞敏(海爾集團執行長)
「閱讀杜拉克的論著,便人感受到的是他種凌空的眼光,鞭辟入裡的剖析力,特別是一種宏觀動態的歷史感。」──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之譽。
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從小興趣廣泛,喜歡接觸新事物,擁有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報社記者、證券分析員、經濟分析師。
杜拉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恐慌,親身見證德、日兩國戰後的復甦、共產國家的興起與瓦解。動盪時代帶給杜拉克的刺激,對他日後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7年移居美國後,曾任教於紐約大學商學研究所,專攻企業策略及政策研究。
在杜拉克幾乎橫跨整個二十世紀的九十五年人生中,思考、探討、撰寫有關人、組織和管理的課題,啟發一代又一代的組織管理者。
無論在管理、組織、策略、領導發展、激勵員工等方面,杜拉克皆洞察犀利,不斷提出擲地有聲的觀點;而他對未來潮流及趨勢發展的預見更是精準,宛如為世人劃下「明日的地標」。他曾提出「分權」、「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利潤中心」以及「不連續」等觀念,如今已在真實世界中得到印證,並成為主宰世界的潮流。
杜拉克終身撰述不輟,在他長達60餘年的寫作生涯,出版近四十本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全世界,是當代影響力最深遠的管理學權威。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於洛杉磯以東的克萊蒙特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5歲。
編者簡介
約瑟夫.馬齊里洛(Joseph A. Maciariello)
紐約大學經濟學博士,是杜拉克長年的同僚,也是多年的好友。目前於彼得杜拉克及伊藤正俊管理學院任霍頓講座教授。
譯者簡介
張元䕒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碩士,曾翻譯許多重要財經企管著作,譯作曾榮獲經濟部金書獎。
張玉文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新聞碩士。1989年開始投入新聞工作,主跑科技、財經路線,曾擔任《天下》雜誌記者、《聯合報》記者,《遠見》雜誌副總編輯、天下文化特約資深撰述。2002年離開新聞工作崗位,現專事翻譯。
胡瑋珊
中興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曾任英商路透社財經新聞編譯、記者,目前為專業口筆譯人員。譯作四度榮獲經濟部金書獎。譯作散見財經、企管、科技、勵志等各領域。歷年譯作介紹請見julieintaipei.pixnet.net/blog。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
譯作繁多,包括《賈伯斯傳》、《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旁觀者》、《謝謝你遲到了》等數十冊。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Flat Rate | 6.00 |
Zone | Items/Weight | Delivery Fee (RM) |
---|---|---|
East Malaysia | First 1.00 kg | 13.00 |
Extra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25.00 |
Extra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First 1.00 kg | 159.77 |
Extra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First 1.00 kg | 157.78 |
Extra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First 1.00 kg | 175.10 |
Extra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First 1.00 kg | 150.94 |
Extra 0.50 kg | 30.46 | |
China | First 1.00 kg | 96.44 |
Extra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First 1.00 kg | 91.42 |
Extra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First 1.00 kg | 162.58 |
Extra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First 1.00 kg | 80.63 |
Extra 0.50 kg | 29.06 | |
India | First 1.00 kg | 113.30 |
Extra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First 1.00 kg | 107.35 |
Extra 0.50 kg | 24.87 | |
Japan | First 1.00 kg | 112.97 |
Extra 0.50 kg | 35.03 | |
Macau | First 1.00 kg | 92.93 |
Extra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74.75 |
Extra 0.50 kg | 21.49 | |
Taiwan | First 1.00 kg | 94.42 |
Extra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First 1.00 kg | 94.10 |
Extra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First 1.00 kg | 98.94 |
Extra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