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多難興邦:伊朗與阿富汗的歷史【二冊套書】(《伊朗:心智的帝國》+《沒有規則的競賽》)

RM 175.77 RM 195.30 10%
(~USD$ 40.76)
Quantity
+
Model
8667106519823
Brand
廣場出版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8.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265.0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226.40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349.38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175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8667106519823

出版日期: 2025-01-15

作者: 麥克.安斯沃西,塔米.安薩里

譯者: 苑默文,劉宜青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952頁.21.

 

 

多難興邦!蜿蜒崎嶇的歷史道路如何造就今日的國家?
 
3000年伊朗通史+200年阿富汗現代史
完整收錄,一次收藏
 
  ◤ BOOK1◢《伊朗:心智的帝國,從瑣羅亞斯德到今天的歷史》(全新修訂版)
 
  從古波斯到現代伊朗,一個「心智的帝國」如何誕生?
 
  本書內容綱舉目張,文字流暢易讀,
  是一部難以替代的伊朗通史
 
  也是在西方主調之外,認識今日複雜世界情勢的快速入門
 
  伊朗是熱門的新聞名詞,卻又是我們極為陌生的國度。它在媒體上經常呈現為一個充滿敵意且難以親近的國家。但在這些頭條新聞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擁有豐富知識、深度與巨大文化重要性的國家的故事。
 
  伊朗是好戰的侵略者,還是受害者?它是擴張主義國家,還是被動防禦的國家?關於伊朗,我們知道的不僅太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誤解。伊朗充滿了各種悖論、矛盾和例外,然而,這些悖論與矛盾為何存在?必須在歷史中尋找可能的答案。
 
  本書是一部以簡馭繁,卻又完整充實的伊朗通史,內容綱舉目張,文字流暢易讀。全書從先知瑣羅亞斯德的時代開始談起,接著介紹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帝國等強大的古代波斯帝國。自七世紀起,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相繼成為伊朗地區的主宰,也在伊朗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六世紀後,什葉派的伊朗成形,歷經薩法維王朝、卡札爾王朝、巴列維王朝,於一九七九年革命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至今。作者生動地描述伊朗數千年的歷史,並詳盡解釋古代伊朗複雜的王朝更迭,以及在共同的文化脈絡下各族群如何融合而成現代的伊朗共同體。
 
  作者認為在薩珊帝國時代之前,就有一種伊朗意識(Iranianness)的存在。而後來在這塊土地上的無論是阿巴斯、加茲尼、塞爾柱,或是帖木兒帝國,它們背後存續的是一個最終證明更為重要的帝國──即伊朗的心智帝國(the Iranian Empire of the Mind)。而伊朗對於它的鄰國,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透過思想和創造力,不是透過武力來實現的,這正是由於伊朗一直是一個真正的心智帝國,這也是本書的重要主張。
 
  隨著伊朗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本書正是了解這個「心智帝國」的關鍵指南。
 
  相較於「擁有伊朗,就能掌握全世界」的大國地緣政治思維,臺灣更應該具備「閱讀伊朗,就能瞭解全世界」的視角,重新理解伊朗,重新認識世界。
 
好評推薦
 
  ►「一般讀者若要初步瞭解伊朗通史,在諸多相似的作品中,麥克.安斯沃西的這本《伊朗:心智的帝國,從瑣羅亞斯德到今天的歷史》當然非常值得一讀,畢竟在本書可看到,從古至今這個區域向來就聚集各方勢力,彷彿是個世界局勢發展的縮影。」――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本書對各個時期的伊朗歷史都有較為平衡的敘述,並沒有其他著作常見的偏重古代與現代史的情況。而且裡面引用了不少波斯的史詩與詩歌,穿插在各段歷史篇章之中,也發揮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對於伊斯蘭教、波斯與伊朗歷史有興趣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是不錯的入門。」――蔡偉傑(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用一本書的篇幅介紹伊朗歷史,這本書就是最好的那一本。」――《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每一頁都是對伊朗歷史的精闢提煉,閃現出深刻的洞察力。本書作者是當代伊朗的研究專家與學者,曾任英國外交及國協事務部伊朗事務處的負責人,他從頭開始,講了一個非常棒的故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比小說更扣人心弦……關於當代伊朗及其面臨的挑戰,本書的描述相當於一千部紀錄片與新聞簡報。」――羅伯特.艾爾文(Robert Irwin),《前景》(Prospect)雜誌
 
  ►「麥克.安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愛好者:它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歷史、它的詩歌與現代電影等等。他在本書中將伊朗理解為一個心智的帝國(一個更深層次、人道、深思熟慮的伊朗),以及一個強烈意識到自身獨特性的、革命的伊斯蘭帝國。」――《猶太先驅之聲》(Jewish Herald Voice)
 
  ►「一部精彩絕倫之作……簡明扼要的歷史敘述,讀來趣味橫生,更能激發思考。」――阿里.安薩里(Ali Ansari),聖安德魯斯大學教授
 
  ►「本書引人入勝、論證有力且文筆優美,在國際事務的中心重新發現伊朗這個國家的歷史。」――賈斯汀.馬羅齊(Justin Marozzi),《帖木兒》(Tamerlane)作者
 
  ◤ BOOK 2◢《沒有規則的競賽:阿富汗屢遭阻斷,卻仍不斷展開的歷史》
 
  「在帝國的邊緣活下去!」
 
  一部阿富汗的現代史
  一段從內部視角展開論述的阿富汗史
  一個從未被徹底征服、在強權的夾縫中求生的民族故事
  
  繼暢銷著作《中斷的天命》之後,塔米.安薩里最新中譯作品
 
  要如何敘述阿富汗的現代史?它是一齣史詩劇、一部恐怖電影、一個悲劇,卻也是一場離奇荒誕的鬧劇。在這兩個世紀裡,每過四十年左右,就有一個全球強權試圖控制阿富汗,而後傷痕累累、垂頭喪氣地離開。本書講述了這段令人困惑的歷史,不過不是以外部視角,而是以內部向外看的視角來論述的。外部列強的干預和入侵僅僅是阿富汗歷史的一部分,卻不是它的全部;實際上,阿富汗人有一個自己的故事,儘管經常受到外國勢力的阻斷,但它還是以「之」字形的形式不斷重新展開,朝著某個終點前進。
 
  作者在書中以「叼羊」(buzkashi)這個盛行於中亞的競技比喻兩百多年前的阿富汗社會,這個競賽表面上沒有明定的規則,但背後仍有一定的秩序可循;而各強權國家在阿富汗土地上的競逐,反而才是一場真正的沒有規則的競賽,它與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無關,阿富汗被捲入其中,只因為無奈地身在這場競賽的最前沿。透過本書,足以讓我們認識這個在近百年來一直位於國際爭議的中心,但從未被外部世界完全瞭解的國家;並且在這個國家的故事裡,看見在強權的夾縫中生存的命運與韌性。
 
本書特色
 
  一、本書是來自諸帝國的邊緣,真實的阿富汗之聲。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的交會處,是地緣政治的衝突帶;一部阿富汗的近代史,也就是一部與入侵者對抗的歷史。英國與俄羅斯在此展開了「大博弈」,英國和阿富汗打了三場戰爭,都沒占上風;而俄國沙皇的野心也未能實現。在二次戰後,阿富汗又成為美蘇冷戰對抗的前線。世界強權對於此地的爭奪從未停止,但阿富汗卻從未消失,本書說明了這個國家為何不但沒有被融合,反而讓自己形成一個有別於入侵者的實體。
 
  二、作者以其阿富汗背景及穆斯林根基,揉合西方及阿富汗史料、親身的採訪觀察,加上自己的家族故事,寫成一部阿富汗觀點的國族歷史:從「國父」阿赫邁德.沙.巴巴開始,再到「偉大的埃米爾」多斯特.穆罕默德大帝,經歷阿布杜拉赫曼、阿曼努拉、納迪爾.汗、札希爾.沙、薩達爾.達吾德的統治時代,直到後來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塔利班等。這段阿富汗的「演義」,突顯了這個國家的歷史軸線,如何在外國勢力的阻斷之下,不斷重新展開自身的故事。
 
  三、作者在本書同樣提醒,在強調阿富汗的歷史時,不能忽略這個國家的內部充滿的許多矛盾:城市的阿富汗與鄉村的阿富汗如同兩個不同的國度,更包括普什圖人、哈札拉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等族群,即使是普什圖人也分為吉利札伊部、杜蘭尼部等不同部族,因此,阿富汗就如同一座多元文化社群在此共處的實驗室。
 
  四、特別收錄作者為2024年台灣中文版所寫序言――〈阿富汗,作為整個世界的一個隱喻〉,分析2021年美國及北約部隊撤出,塔利班重新於阿富汗掌權後的最新局勢。
 
好評推薦
 
  ►「作者對阿富汗糾結難解的數百年歷史,以及現今的軍事泥淖做出了可讀性強、容易理解的概述……身為一個來自喀布爾的作者,安薩里對典型的阿富汗村莊的構成提出了珍貴見解,這些村莊整潔、自給自足、父權等級制,並有著讓遊牧民不敢進犯的需要……本書生動說明了阿富汗是如何應對並且繼續應對戰略上的爆發點的。」――《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儘管關於阿富汗戰爭的報導多如牛毛,但是這位舊金山的記者和作家安薩里認為,眾人對衝突的原因仍然有很大的誤解。在這段歷史中,他尤其關注形塑當前事件的發展關鍵。」――《聖荷西信使報》(San Jose Mercury News)
 
  ►「安薩里以說書大師的自信心講述了現代阿富汗的歷史……這是一部細緻的、完善的歷史敘事,它努力地從阿富汗人的角度來講述阿富汗的歷史……作者對其故土的熱愛和對其未來的樂觀態度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裡熠熠生輝。」――《書單》(Booklist)
 
  ►「作為一名阿富汗裔美國人,塔米・安薩里有資格向西方讀者展示他複雜且經常令人困惑的家園的深沉面貌。……我們得對這個國家的運行方式和歷史有一個已經遲來但總比沒有來得好的理解,這對於如何避免重蹈覆轍,至關重要。」――《地理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
 
  ►「安薩里擁有一種敘述的天賦,他可以用不那麼正式的語言來把他的觀點說明白,而不影響其論述的正當性。他將歷史放在大的背景中,置於文化之中,並提醒讀者要在什麼時候追蹤重要人物(有時是幾十年的跨度),這個敘事能力令人耳目一新。安薩里為那些對這個動盪地區感到好奇的人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安薩里]是一個真實的阿富汗人發出的聲音,他提供的不是關於外國在阿富汗糾纏起伏的權謀計算,而是一個聰慧的阿富汗事務觀察者是如何從外部看到事件的過程的個人敘述。」――《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安薩里具有一種罕見的特質,他能夠將學者的知識與自然的說書人的技巧結合起來。他在阿富汗出生,於一九六四年十六歲時離開了阿富汗,但他顯然花了一生的時間來蒐集故事,他對這些故事進行了巧妙的編輯,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遠離重大事件,關注那些微小的細節,讓你感受到這個國家的許多貧困村民的生活狀況,這些人往往不知道在他們國家的首都裡發生了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安薩里把重點放在阿富汗人身上,外國人在這個國家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也沒做什麼,對這裡的理解則更少……作者出色地描述了[阿富汗領導人]的個性以及使他們上台的衝突、自大或是外力干預。」――《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本書解釋了阿富汗國族建構過程中遇到的長期問題和內部困難,並展示了大國政治(和侵略)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是如何拖延這一進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在《沒有規則的競賽》一書中,塔米・安薩里寫下了最吸引人、最容易理解和最有見地的阿富汗歷史。安薩里用富有天賦的文筆和細節的描寫,為我們提供了那些經常被忽視的阿富汗人對於戰爭、外國干涉和宮廷陰謀的看法,這些看法都決定了在過去幾個世紀從印度河到阿姆河之間的戰爭走向。這部精彩的著作應該是任何參與當前阿富汗戰爭的人和任何想了解為什麼阿富汗不會在短期內實現和平的人必讀之書。」――拉吉夫.錢德拉塞卡蘭(Rajiv Chandrasekaran),《小美國:阿富汗戰爭中的戰爭》(Little America: The War Within the War for Afghanistan)作者
 
  ►「在本書中,安薩里從阿富汗人的角度講述了阿富汗的故事。他闡明了阿富汗在兩個多世紀裡的歷史,敘述了一個由崎嶇的大草原和無情的戈壁構成的土地上的各自分裂的族群所進行的長期鬥爭。他駁斥了『帝國墳場』之說,回望了古代雅利安人、蒙兀兒人、希臘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並指出這些經歷塑造出了今天不屈不撓的阿富汗。安薩里主張,現代入侵者的致命錯誤同樣在於他們無法認識到所干預的對象的內部鬥爭。[他]……認為英國、蘇聯和美國的介入是對阿富汗國族建構的嚴重干擾,使得這個與美國同時開始形成的國家,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中東學刊》(Middle East Journal)

 

 

作者簡介
麥克.安斯沃西,塔米.安薩里



作者簡介

 
麥克.安斯沃西 Michael Axworthy, 1962-2019
 
  英國歷史學者、作家、評論家。他在青少年時期,也就是在1970年代即多次造訪伊朗。1980年代,就讀於劍橋大學彼德學院歷史系。自1986年起,任職於英國外交及國協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FCO),且於1998至2000年擔任英國外交及國協事務部伊朗處的負責人。他於2005年開始在艾克賽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教授中東歷史,並自2008年擔任該校新成立的波斯和伊朗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波斯之劍》(The Sword of Persia: Nader Shah, from Tribal Warrior to Conquering Tyrant, 2006)、《伊朗:心智的帝國》(IRAN: Empire of the Mind, 2008)、《革命的伊朗》(Revolutionary Iran: A History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2013),以及《寫給所有人的伊朗史》(Iran: What Everybody Needs to Know, 2018)等著作,使其成為全球研究伊朗的主要專家之一。他也長期為《前景》雜誌(Prospect Magazine)、《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衛報》(The Guardian)、《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報刊撰寫關於當代伊朗和其他相關主題的評論文章。
 
塔米.安薩里 Tamim Ansary
 
  阿富汗裔美國作家。1948年出生於阿富汗喀布爾,1964年移居美國,現居於舊金山。他的回憶錄《喀布爾之西,紐約之東》(West of Kabul, East of New York)獲選為2008年舊金山年度選書。與法拉.阿瑪迪(Farah Ahmadi)合寫的《另一邊的天空》(The Other Side of the Sky)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
 
  2009年,安薩里完成了另一部暢銷著作《中斷的天命》(Destiny Disrupte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Islamic Eyes),此書在臺灣翻譯出版後,開啟一波以伊斯蘭觀點重新認識世界的風潮,並榮獲2017年Openbook年度翻譯好書獎。安薩里長期為報刊媒體撰寫專欄文章,並曾主持舊金山作家工作坊(San Francisco Writers Workshop),另著有《被發明的昨日》(The Invention of Yesterday)。
 


譯者簡介

 
苑默文
 
  自由譯者,喜愛曬太陽、閱讀和旅行,關注伊斯蘭世界的物質文化和藝術議題。譯作包括:《中斷的天命》、《絲綢之路》、《巴勒斯坦之殤》、《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穆斯林帝國》等。
 
劉宜青
 
  臺灣彰化人,因為工作旅行世界,熱愛訓詁與漢字歷史研究,現居莫斯科。

多難興邦:伊朗與阿富汗的歷史【二冊套書】(《伊朗:心智的帝國》+《沒有規則的競賽》)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