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9574456536
出版日期: 2015-08-06
作者: 安雅‧希苓等
譯者: 陳佾均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20頁.21.
繼《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後,書林再度與歌德學院合作,精選五位近年來極受矚目的劇作家――法爾克.李希特(Falk Richter)、安雅.希苓(Anja Hilling)、費利敦.柴莫魯/鈞特.先克爾(Feridun Zaimoglu/Günter Senkel)、凱文.瑞特貝格(Kevin Rittberger)和奧利佛.庫魯克(Oliver Kluck)――的作品,集結成《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在這五位劇作家的創作期間,德國劇院體系持續推陳出新,德語戲劇則為「後戲劇浪潮」席捲,劇場的創意與生產力因而變得無比旺盛,劇作家發展出戲劇敘事的新形式,劇場則進行了種種舞台美學的實驗。本書收錄的作品即反映了德語劇場的極大變化,但同時亦顯示出五位劇作家以各自獨特的寫作風格與形式,呈現出德國多元現況及社會議題。
雨季 Monsun/安雅.希苓 Anja Hilling
自覺不得志的編劇布魯諾因表現不佳被開除,婚姻陷入低潮的他和助理西碧樂維持著超友誼的關係;梅蘭妮不知該如何錄下給女朋友Coco的分手留言,此時她開的車撞死了布魯諾和寶拉的孩子。一場車禍、一個男孩的死牽起了劇中五個人物,這場意外之後,不知所措的都市人試圖轉移空間,彼此的關係也起了變化。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Kassandra oder die Welt als Ende der Vorstellung/凱文.瑞特貝格 Kevin Rittberger
非洲難民鋌而走險、希望進入歐洲卻命喪大海的事件,一再考驗歐洲各國的移民政策及倫理責任,瑞特貝格透過結構安排與實地訪查,在命題上另闢新徑:詳細描繪難民的悲慘遭遇之後,再翻轉觀點,從記者、紀錄片導演與口譯員三位德國人的視角,突顯再現的困境、觀看倫理的難題。
無感傷痛 Nothing Hurts/法爾克.李希特 Falk Richter
思兒法娜和畢比亞娜兩人似乎是情人,有時又只是藝術家與採訪記者之間的關係,身分界線模糊;一如思兒法娜的影片裡,演出片中人物的藝術家本人時男時女,身體與存在之間的連結同樣不明,現實生活與虛構情境難辨真偽。人物歇斯底里的對白勾勒出他們傷痕累累的無感狀態。
梅瑟原則 Das Prinzip Meese/奧利佛.庫魯克Oliver Kluck
藉由十篇速寫與序言,勾勒出德國青年在大都市裡的生存狀態。劇中極度乏味的生活細節,讓引經據典的知識傳統與啟蒙使命顯得煞有其事,裝腔作勢的語言更加突顯理念與現實的落差,發言者放蕩不羈的語言卻透露了這個世代對眼前現實的困惑與無能為力。
黑色處女 Schwarze Jungfrauen/費利敦.柴穆魯、鈞特.詹克爾 Feridun Zaimoglu/Günter Senkel
由十場在德國的穆斯林女性獨白組成,內容則出自兩位劇作家與這群穆斯林女性的訪談,以經過琢磨的文字,打造出訴說獨白的每一個「聲音」。穆斯林女性的身份在德國已是少數,而這群極端正統教義派的穆斯林女性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中的少數」。劇作家沒有對這些言論進行道德審查,他們的文字為的是讓這些邊緣的聲音得以讓人聽見。
本書特色
1、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為促進台德文化交流特別贊助出版此書,並協助取得獨家授權及劇評等第一手資訊。
2、 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部分精彩內容於節目手冊與文宣品上刊登。(09/03~09/06於水源劇場演出。)
3、 德國知名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與台灣楊景翔演劇團合作,於2015臺北藝術節演出書中《雨季》一劇。
4、 適合戲劇系、文學/劇本創作及研究者、德文系所師生閱讀。
名人推薦
歌德學院(台北)院長柯理 Dr. Clemens Treter、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 專文推薦
德國知名劇評家約爾根.貝爾格 Jürgen Berger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安雅‧希苓等
作者簡介
安雅.希苓 Anja Hilling
1975年生,畢業於柏林藝術學院編劇系,此前在柏林自由大學主修劇場研究與德國文學。希苓的文字精準詩意,往往能從平凡現實中提煉出不同層次的存在感知。她的首部劇作《星星》(Sterne)即獲邀至柏林戲劇盛會的劇本市集(Stückemarkt des Berliner Theatertreffens)。2004年的《我傻傻年輕的心》(Mein junges idiotisches Herz)於隔年入圍德語世界指標性的劇本獎「慕海姆劇作家獎」(Mülheimer Dramatikerpreis)。在德國知名劇場雜誌《劇場今日》(Theater Heute)2005邀集劇評人的評選中,希苓獲選為該劇季之潛力劇作家(“Nachwuchsautorin der Saison”)。2007年的《黑色動物感傷》(Schwarzes Tier Traurigkeit)則為她打開國際知名度,在英、法都看得到她作品的演出。希苓多次受德語區重要劇院委託創作,包括維也納城堡劇院、漢堡塔利亞劇院及漢諾威市立劇院等,其他劇本也時常搬演。2014年的新作《晴日交響曲》(Sinfonie des sonnigen Tages)甫於維也納劇院首演。
凱文.瑞特貝格 Kevin Rittberger
畢業於柏林自由大學,主修德國文學與新聞傳播,創作劇本之外也擔任劇場導演。他的作品對當代社會現象提出敏銳的觀察,創作過程往往包含研究訪查。近十年來瑞特貝格屢受德語區重要劇院邀請創作,包括柏林德意志劇院、維也納劇院及杜塞朵夫劇院等。2010年由瑞特貝格改編自小說《廢除物種》(Abschaffung der Arten,Dietmar Dath著)的同名製作獲該年度「庫特.胡伯納新銳導演獎」(Kurt-Hübner-Regiepreis)。2011由維也納劇院委託創作的《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入圍了德語世界指標性的劇本獎「慕海姆劇作家獎」(Mülheimer Dramatikerpreis),並於2012年獲得班瑟墨與奈森劇作家獎(Jürgen Bansemer & Ute Nyssen Dramatikerpreis)。2014年,瑞特貝格受臺北藝術節邀請,與身聲劇團合作,經過多次踏查,完成由他自編自導的《目連拯救母親大地》(Mulian Rescues Mother Earth)。
凱文.瑞特貝格個人網站kevinrittberger.de/
法爾克.李希特 Falk Richter
1969年生,畢業於漢堡音樂戲劇大學(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導演系,除創作劇本外也是當代重要德國導演。創作主題關照在全球競爭與媒體包圍下、破碎疲憊的現代都會人,並以總體劇場的方式描繪人物的精神樣貌。李希特自1994年起,在德語區各大重要劇院及國際舞台發表作品,曾在漢堡、柏林、蘇黎世、奧斯陸、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薩爾茲堡藝術節及亞維儂藝術節等地演出。代表作品包括《上帝是個DJ》(Gott ist ein DJ, 1999)、《電子城市》(Electronic City, 2003)及《冰凍之下》(Unter Eis, 2004)等。本次收錄的《無感傷痛》是李希特1999年和荷蘭編舞家阿努克.凡.黛克(Anouk van Dijk)首度合作,自此兩人發展了一系列舞蹈劇場作品,以舞蹈身體、音樂與文字的緊密結合打造出嶄新美學,包括《信任》(Trust, 2009),以及與墨爾本劇院(Melbourne Theatre Company)、塊動舞團(Chunky Move)合作的《歸屬之複雜》(Complexity of Belonging, 2014)等。2014年的《永無永遠》(NEVER FOREVER)入選隔年之威尼斯雙年展。
法爾克.李希特個人網站www.falkrichter.com/
奧利佛.庫魯克 Oliver Kluck
1980年生,2006年中斷工程學系的學業,轉於萊比錫大學文學中心(Deutsches Literaturinstitut Leipzig)學習散文、劇本創作與新媒體。庫魯克的劇作以現今非典型雇傭關係的日常狀態,對社會結構及中產階級的政治正確心態提出辛辣嘲諷。2007年,庫魯克發表了個人第一部劇作《勇氣帶來勇氣》(Mut macht Mut),並陸續推出散文作品與電影劇本。2009年,《梅瑟原則》獲得柏林戲劇匯演劇本市集的新劇本獎(Förderpreis für neue Dramatik des Berliner Stückemarktes);隔年,《未來等候室》(Warteraum Zukunft)得到克萊斯特戲劇節新人獎(Kleist-Förderpreis für junge Dramatik)。庫魯克並於2010至2012年期間受威瑪國家劇院(Deutsches Nationaltheater Weimar)委託創作。
奧利佛.庫魯克個人網站www.oliverkluck.de/
費利敦.柴莫魯 Feridun Zaimoglu
1964年出生於土耳其,不久即隨父母搬到德國,大學主修藝術與人體醫學。柴莫魯創作小說、散文、劇本與電影腳本,各方面皆曾獲獎、受到肯定,他也為《時代週報》(Die Zeit)及《世界日報》(Die Welt)等重要德語報紙撰寫專欄與文學評論,並進行視覺藝術策展與創作。柴莫魯的小說與劇本時常以被邊緣化的聲音為主體,除了關注德國境內的土耳其裔青少年,他也曾以來自摩洛哥與哥倫比亞等地的非法移民為作品主題。柴莫魯往往將訪談調查內容化為強而有力的文字,以邊緣的聲音大力抨擊簡化的多元文化主義。他常與先克爾共同創作,兩人也共同改編過《奧賽羅》及《羅密歐與茱麗葉》兩部莎劇。與先克爾共同創作的劇場代表作品包括入圍慕海姆劇作獎的《黑色處女》,以及上述處理德國非法移民的《陰影中的聲音》(Schattenstimmen, 2008)等。
鈞特.先克爾 Günter Senkel
生於1958年,大學主修物理。先克爾在基爾(Kiel)經營書店,自1997年開始創作。他與柴莫魯共同創作多部電影與劇場劇本。
譯者簡介
陳佾均
台北人。台大外文系學士,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劇場研究碩士。曾任藝術行政、非營利組織企畫。目前從事文字與劇場工作,致力於德國當代劇本之引介與演出。譯有《阿拉伯之夜》、《同意的重要》(編譯);柏林列寧廣場劇院來臺演出《哈姆雷特》演出字幕、國片《人魚朵朵》德文字幕;書籍《你,就是就好的答案》(城邦)、《死亡之夜》(遠流)、《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書林)等。相信個人語言的界線就是自我世界的極限,因此樂於翻譯,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区域 | 订单总额 (RM) | 运费 (RM) |
---|---|---|
West Malaysia | 统一收费 | 6.00 |
区域 | 计算/重量 | 运费 (RM) |
---|---|---|
East Malaysia | 首 1.00 kg | 13.00 |
额外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首 1.00 kg | 25.00 |
额外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首 1.00 kg | 159.77 |
额外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首 1.00 kg | 157.78 |
额外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首 1.00 kg | 175.10 |
额外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首 1.00 kg | 150.94 |
额外 0.50 kg | 30.46 | |
China | 首 1.00 kg | 96.44 |
额外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首 1.00 kg | 118.52 |
额外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首 1.00 kg | 118.52 |
额外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首 1.00 kg | 91.42 |
额外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首 1.00 kg | 162.58 |
额外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首 1.00 kg | 80.63 |
额外 0.50 kg | 29.06 | |
India | 首 1.00 kg | 113.30 |
额外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首 1.00 kg | 107.35 |
额外 0.50 kg | 24.87 | |
Japan | 首 1.00 kg | 112.97 |
额外 0.50 kg | 35.03 | |
Macau | 首 1.00 kg | 92.93 |
额外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首 1.00 kg | 74.75 |
额外 0.50 kg | 21.49 | |
Taiwan | 首 1.00 kg | 94.42 |
额外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首 1.00 kg | 94.10 |
额外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首 1.00 kg | 98.94 |
额外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