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在世界盡頭相遇: 伊伯特對話赫爾佐格

RM 51.48 RM 57.20 10%
(~USD$ 11.94)
Quantity
+
Model
9787221182135
Brand
贵州人民出版社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51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9787221182135

出版日期: 2025-02-01

作者: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 / [德]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作序 / [德] 沃納·赫爾佐格

譯者: 李尚

裝訂: 平裝.248頁.

 

羅傑·伊伯特×維爾納·赫爾佐格,首位獲普利策獎並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的電影評論家×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的傳奇導演
 
30余篇現場對談、精選影評、深度采訪、珍藏書信……記錄40余年超越生死的珍貴友誼,碰撞出關於電影與人生的真知灼見
 
高山流水、頂峰相見,他們是電影界的戰士,書寫導演與影評人關系的一段傳世佳話
 
赫爾佐格溫柔作序,伊伯特致謝長信深情呈現,大師班實錄重見天日
 
-------------------------------------------------------------------------------------------
 
編輯推薦
 
電影人和影評人常常水火不容,而在這本《在世界盡頭相遇》中,我們卻可以見證一段相互成就的友誼。1968年,初出茅廬的伊伯特在紐約電影節上看到了赫爾佐格的第一部電影,兩位年輕人在位於格林威治村的某個公寓初次相遇,當時伊伯特坐在赫爾佐格腳邊的地毯上,“感覺到了一種很強烈的聯結”。說伊伯特成了赫爾佐格的粉絲也許有些不敬,但也並不離譜,在這位有著嚴格標準的苛刻評論家眼中,赫爾佐格是不會犯錯的。從1972年的《阿基爾,上帝的憤怒》 到1997年的《小小迪特想要飛》 ,伊伯特對其一部又一部作品給予盛讚並不遺余力地將它們推向世界。赫爾佐格稱其實他們私交上彼此“謹慎地保持著距離”,但卻因在電影和藝術的基本層面上有著深刻共識而產生聯結。
 
兩人相識的近半個世紀來,伊伯特堅持每年閱片數百部,離世前那幾年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一直頑強地與時間賽跑、筆耕不輟;赫爾佐格則為了拍電影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邊緣試探”,試圖探索人類的勇氣、激情和超越庸常的真實。他們之間的聯結也許出於這種極致而純粹的熱愛。
 
如今電影世界已經永遠地失去了羅傑·伊伯特這位守護者,赫爾佐格仍堅守在前哨陣地、奮力創作。或許正如赫爾佐格為伊伯特所寫悼詞,“關於電影的知識分子式沈思瀕臨消亡”,所幸他們的作品和文字都留了下來,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了。
 
★★★
 
你和你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無價的,在那麽多人都使電影蒙羞的時候,你卻光耀其名。
 
——羅傑·伊伯特,《致維爾納·赫爾佐格的一封信》
 
我一直說他(伊伯特)是電影的精兵,因為他曾用一模一樣的稱呼叫我,但我堅持說“羅傑,這稱呼用在你身上合適多了”。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里,他是一名驍勇的戰士,我始終讚賞他那不屈不撓的勇氣。他去世時,一個時代隨之終結。他是世上最後一頭猛獁象。
 
——維爾納·赫爾佐格
 
★★★
 
赫爾佐格導演溫柔作序丨赫爾佐格親自作序,回顧二人各自為捍衛電影、探索真實所經歷的戰鬥,以及在“謹慎的交往”中難得的“交心”時刻。
 
大師班實錄重見天日丨獨家收錄伊伯特主持的赫爾佐格大師對談活動實錄(此前僅能在一本塵封已久的小冊子中找到),見證赫爾佐格導演才華井噴期的創作意識、藝術觀念和幕後故事。
 
深度影評匯集一冊丨23篇“伊伯特評赫爾佐格電影”文章首度結集出版,含6篇“偉大的電影”系列影評,還有對赫爾佐格作品的全景式評述,可謂有史以來最完整的“赫爾佐格專題影展”,由伊伯特擔綱解說的創造力發現之旅。
 
延續多年的真摯對話丨6次坦誠交談,從1982年戛納電影節《陸上行舟》首映開始,至2010年向觀眾逐鏡講解《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碰撞出關於電影與人生的真知灼見。
 
網絡論爭戰況還原丨一場關於赫爾佐格電影的網絡爭論,赫爾佐格本人也加入進來“貼臉開大”,正本清源。
 
致謝長信深情呈現丨2007年,赫爾佐格於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結尾將其題獻給伊伯特,伊伯特懷著“敬慕之心”寫信致謝,感慨道:在影片中一只“偏離方向卻決絕前行”的企鵝身上看到了自己。
 
知名設計師操刀,典雅別致雙封設計,適合收藏或送禮丨以同名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為靈感來源展開視覺設計,澄澈的冰原倒影呼應二人精神的映照與共鳴。封面選用高階映畫特種紙+專色印刷。
 
名人推薦
 
電影是羅傑的生命。他的寫作充滿激情,建立在對電影和電影史真正理解的基礎上,他的文章幫很多電影找到了觀眾。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對於一代美國人,尤其是對於芝加哥人來說,羅傑就是電影。
 
——美國前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這個導演(赫爾佐格)了不起!把船運到山上,還有歌劇,我絕對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黑澤明
 
70年代我受到啟示最大的是德國新電影,尤其是赫爾佐格。他證明精彩的電影可以由一個人開始做,而不倚賴巨大的投資。我對此充滿信心。
 
———楊德昌
 
(赫爾佐格是)當今最重要的電影導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
 
遇見維爾納·赫爾佐格對我來說是件幸事,當時我在挑選角色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惑……他給了我一個回歸初心的機會。
 
——尼古拉斯·凱奇
 
我認為赫爾佐格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導演。真的偉大。我在英國的時候曾在電視上看過《史楚錫流浪記》……不到兩秒鐘我就被它完全俘獲了,我此前從沒看過類似的東西。
 
——大衛·林奇
 
如果赫爾佐格拍了一部有人慢慢瘋掉的故事,那麽不用說,去看就對了。
 
——樸讚郁
 
媒體推薦
 
伊伯特的影評展現出了對電影史和電影技巧近乎無與倫比的把握,以及令人驚嘆的知識面,但他很少讓人覺得他在賣弄。他只是試圖告訴你他的想法,並激發你去思考電影如何運作、電影能做什麽。
 
——A. O. 斯科特(A. O. Scott),《紐約時報》
 
這本優秀的作品集將帶領讀者重訪或第一次體驗赫爾佐格獨特的影像,這正是伊伯特的願望。
 
——《圖書館雜志》
 
這本書收錄了已故的羅傑·伊伯特寫的關於他的朋友維爾納·赫爾佐格的所有材料,以讚頌電影界備受尊敬和喜愛的兩位人物。對兩人或其中一人的粉絲,這本書都是必讀。
 
——《光譜文化》雜志
 
內容簡介
 
羅傑·伊伯特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影評人,也是首位獲得普利策獎的影評人。近50年來,他以直言不諱、雄辯有力的文風,為《芝加哥太陽報》撰寫了大量影評。在這些文章中,他將淵博的電影知識與對生活的純粹的熱愛結合,書寫對電影的深層理解。伊伯特尤其欣賞維爾納·赫爾佐格導演的作品,自1968年兩人在紐約電影節上相識以來,他們展開了一段長達40余年、彼此成就的友誼。伊伯特把赫爾佐格的《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列為影史十佳,赫爾佐格則將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題獻給伊伯特。
 
本書是這段友誼的一份珍貴的記錄,匯集了兩個人的對談、書信,伊伯特關於赫爾佐格電影的全部影評,以及包括采訪在內的其他文章。赫爾佐格在序言中討論了他與伊伯特的關系;其著名的《明尼蘇達宣言》發表於與伊伯特的一次對話中,本書也做了收錄。兩人的文字和言談真摯、質樸,邀讀者以嶄新的視角,一起體驗電影和生活里的真相與狂喜。

 

作者簡介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 / [德]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作序 / [德] 沃納·赫爾佐格

著者簡介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首位獲普利策獎及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的影評人。1967年在《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開設影評專欄,1975年獲普利策獎,同年開始在PBS主持電視影評節目,長達35年,以即興的幽默和中肯犀利的點評征服全美觀眾,其標志性的“拇指向上”(thumb-up)點評圖被注冊為商標,成為家喻戶曉的“觀影風向標”。與此同時,還擔任芝加哥大學電影課程講師、伊利諾伊大學電影與媒體學教授。另著有“偉大的電影”系列、《在黑暗中醒來:羅傑·伊伯特四十年精選》、《生活本身》等。
 
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1942—),德國著名導演,德國新電影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曾獲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代表作有《陸上行舟》《卡斯帕爾·豪澤爾之謎》《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等。
 
譯者簡介
 
李尚,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師、譯者,譯有《偉大的電影:終章》。

在世界盡頭相遇: 伊伯特對話赫爾佐格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