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RM 45.00
数量
+
品牌
无品牌
状态
售卖中
​发货
预计2-4 天内​
运费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4.30
积分
45 分
商品介绍

病毒如何形塑現在的我們?

COVID -1 9 提醒了我們病毒的毀滅力量, 但若是沒有病毒,我們現在所知的生命根本不可能存在。
本期專題報導由《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作者大衛.逵曼 專文撰稿

雖然病毒是令人恐懼的疾病媒介,但病毒也會帶來奇蹟,從最初就形塑了演化。我們的DNA中約有8%是來自久遠以前感染了人類祖先、並將病毒基因插入祖先基因體的病毒。

這些基因中,有某些如今在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以及如圖中這個1 3 週胎兒周圍的胎盤,都扮演關鍵角色。

我們魔杖一揮,病毒通通消失。小兒麻痺病毒不見了。恐怖致命的伊波拉病毒不見了。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還有各種流感都不見了,大大減少了人類的苦難與死亡。HIV沒了,所以愛滋災難從未發生。再也沒有人受水痘、肝炎、帶狀疱疹甚至普通感冒所苦。2003年的SARS病毒,我們如今知道是現代大流行時代來臨的警訊,也沒了。當然,還有窮凶惡極的新冠肺炎元凶SARS-CoV-2病毒,引發的症狀多變到令人眼花撩亂,如此狡詐、如此危險、如此會傳染,也沒了。你覺得比較好嗎?

別。

這個假想情境不像你以為的黑白分明。事實是,我們活在充滿病毒的世界,病毒多樣到無法理解、量多到無法計算。光是海洋,就可能容納著比可見宇宙中的恆星還多的病毒粒子。哺乳動物可能攜帶了至少32萬種不同的病毒,在這龐大的數字後面,是龐大的效應:其中許多病毒為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帶來的不是危害,而是適應上的好處。

沒有病毒,人類就無法存續。舉例來說,有兩段DNA本來源自病毒,現在則安頓在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基因體中,若是沒有這兩段DNA,連懷孕都不可能。也有病毒DNA棲身在陸域動物的基因中,它們幫忙將記憶打包和儲存在微小的蛋白質泡泡裡。還有其他從病毒而來的基因對胚胎成長、免疫系統調節、抵抗癌症等有所貢獻,這些重要的影響現在才開始被人類所了解。原來,病毒在觸發重大的演化轉變方面,其實扮演了關鍵角色。若是消滅所有病毒,就像我們的思想實驗這樣,那麼我們地球有幸擁有的龐大生物多樣性,可能就會垮掉。

病毒就是一種寄生蟲,對,但有時候這種寄生狀態比較像是共生,是對訪客與宿主都有好處的相互倚賴關係。病毒就像火一樣,是一種不見得總是好、但也未必總是壞的東西。病毒是演化的黑暗天使,令人折服又讓人害怕。這就是病毒如此有趣的原因。

要懂得病毒的駁雜多樣,需要先從基礎開始,了解病毒是什麼、又不是什麼。要說明病毒不是什麼比較簡單,病毒不是活細胞。以龐大數量集結成你、我或一朵報春花的那種細胞,有著非常精細的構造,可以製造蛋白質、打包能量並執行其他特殊功能。一隻細菌也是一顆細胞,有類似的特質,但結構簡單很多。病毒則兩者都不是。

病毒的定義在過去大約120年間變了又變......(更多內容 詳見本期雜誌內容)




目錄
專題報導
病毒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儘管冠狀病毒令人聞之色變,病毒帶來了許多好處卻也無庸置疑。
撰文/ 大衛. 逵曼
攝影/ 克雷格. 卡特勒
........................................P. 32

節目資訊
病毒防疫特輯
本特輯共分為三集,自2月20日起每週六晚上9點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第一集《病毒獵人》探討了追蹤新冠病毒的過程。

遷移中的女性
根據移民資料顯示,2019年,有1億3000萬名女性居住在非其出生地的國家。而單單在那一年就有數千萬名女性受到疾病、自然災害、暴力或貧窮所迫, 在自己的國家內遷移,或是遠走他鄉。本篇報導講述五位女性移民的故事,展現遷移經驗的不同面向。
撰文/ 奧羅拉. 阿爾曼德拉
攝影/ 日常攝影計畫
........................................P. 58

留住人間天堂
哥斯大黎加一處充滿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綠洲,受到了COVID-19的衝擊。
撰文/ 傑米. 許瑞福
攝影/ 查理. 漢米爾頓. 詹姆士
....................................... P. 88

北極之夢
在俄羅斯極北地區長大的作者回到了故鄉,追尋漫長極夜中的回憶與色彩。
撰文、攝影/ 伊芙吉妮亞. 阿布蓋娃
......................................P. 106

永不過季
三百多年來悉心保存的脆弱植物,如今在鏡頭下重獲新生。
攝影/ 尼克. 奈特
........................................P. 8

我們是否為漫遊而生?
在疫情大流行困住人類數個月之後,本文作者更加確定了一件事:在世界各地探索是人類的必要活動之一。
撰文/ 艾瑞克. 魏納
........................................P. 15

創新者
推動龜類保育
他看見源自非洲的龜類如今卻在非洲這塊土地上被忽視,面臨了滅絕危機,於是決心成為龜類保育的先驅。
撰文/ 安妮. 羅斯
........................................P. 19

解碼自然
火山閃電之謎
火山爆發會產生閃電,科學家正在尋找原因。
撰文/ 艾琳. 波曼- 瓦波里斯
製圖/ 傑森. 特里特
........................................P. 22

身歷其境
挑戰極地衝浪
敢不敢穿上防寒衣,在只有攝氏5度的冬天衝浪?
撰文/ 蘿拉. 阿克因馬德. 阿克斯特魯姆
攝影/ 安德烈. 法拉奇塔
........................................P. 26

更多內容
• 花磚訴說的故事
• 那不是真的眼睛,但……
• 更先進的太空馬桶
• 雨中振翅的科學解析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31期2021年2月號 National Geographic Chinese Edition February 2021 Volume 231
送货资讯
区域重量运费 (RM)
West Malaysia首 3.00 kg6.00
额外 1.00 kg2.00
East Malaysia首 0.50 kg14.30
额外 0.50 kg5.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