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6267509142
出版日期: 2024-10-30
作者: 歐逸文
譯者: 陳榮彬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640頁.21.
十年後,我們靠《國之荒原》理解空轉而岌岌可危的美國
★ 美國國家圖書獎、普立茲獎得主,
★《野心時代》、《喬.拜登》作者最新報導文學作品
離開家鄉十數年的歐逸文發現,美國在這二十年間
已成為一片道德精神上的「荒原」,百病叢生
白人、黑人,有錢人、窮人,自由派、保守派
每個人都充滿憤怒和怨懟,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芝加哥論壇報》:「透過清晰文風與引人入勝的書寫,作者為我們描繪出過去二十年的面貌」。
《科克斯書評》:「作者以優雅的風格考察了美國為何會在各方面陷入兩極化的處境,以及造成哪些影響。」
《華盛頓郵報》:「歐逸文的筆法像是編織條細緻的掛毯,我們可以在掛毯上看到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經歷了哪些事情。」
《波士頓環球報》:「歐逸文聚焦他熟知的三個地方,以細膩且充滿情感的筆觸勾勒當地的男男女女。」
從2001年九一一恐攻事件到2021年國會山莊襲擊事件,美國到底有了那些改變?
▲美國人擁槍的人數在過去二十年成長三倍,已達1300萬人,是警察人數的十二倍。
▲比爾蓋茲、巴菲特、貝佐斯等有錢人的收入,比後50%的美國人加起來還多。
▲美國國會議員的組成,有82%是男性、83%是男人、50%是千萬富翁。
▲1964年,有77%的美國人願意相信政府,五十年後,這數字只剩下18%。
▲2013年,美國非白人新生兒的人數,首度超越白人新生兒。
▲2016年,美國人深信國內有六分之一的穆斯林人口,實際數字呢?只有1%。
2013年,作者歐逸文結束長達八年的駐中國記者生涯,回到了美國,卻發現家鄉變得面目全非。過往他常跟埃及、伊拉克或中國的公民述說美國的理念,包括追求法治、追求真理,人人也有權追求更好的人生。但如今他開始懷疑自己,難道多年來他對外人所說的都是謊言?都是在自欺欺人?
歐逸文更發現,美國在2001年到2021年這二十年間,美國已成為一片道德上的「荒原」,隨時都有可能引發一場嚴重的「森林野火」。由於政治人物及部分媒體的渲染,導致美國人擁槍人數創新高,槍擊事件更頻繁發生。社會對移民、穆斯林、有色人種等少數族裔的敵意不斷增加。有錢人玩弄金權政治,以自由之名行貪婪之實,想盡辦法刪去財政支出,減少稅收,這導致國家沒有多餘的錢來照顧社會上最需要照顧的人群。以上種種現象加劇了美國國內的裂痕,美國人不再懷抱共同的高遠夢想,眼下只有一群怨氣無處宣洩、三餐無法溫飽的窮苦人,以及汲汲營營獲取更多利益,只想到自己的有錢人。
為了尋找危機的源頭,歐逸文鎖定了三座城市,分別是住滿美國金融界億萬富翁、豪宅林立的格林威治;曾是「全美城市典範」,如今已沒落且毒品氾濫的山間小鎮克拉克斯堡;以及美國中西部的樞紐城市,工商業發達卻也存在嚴重族群及黑幫問題的芝加哥。在本書中,歐逸文花了上千個小時訪談數百位美國云云大眾,訪問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社區、他們的城鎮、他們的工作,以及他們為何感到無助、感到憤怒、感到無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好的選擇。
▲「金三角」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位於康乃狄克州,也是作者出生歐逸文出生與成長的地方。這座距離金融重鎮華爾街不遠、人口僅有六萬多人的小鎮,卻是美國許多億萬富翁的住所。當年全美收入前二十五名的避險基金經理人,就有十位住在格林威治,格林威治因此被譽為「避險基金的世界之都」,鎮上一塊全美財富最集中的「天龍區」,更被稱為「金三角」。一輩子追求發達致富、賺錢不擇手段、枉顧公眾利益的基金經理人奇普.史柯隆,就是格林威治許多投機者的縮影,他們也是川普最忠實的支持者。
▲「山間珠玉」克拉克斯堡
克 拉克斯堡是位在西維吉尼亞州、阿帕拉契山區的山城,早年因採礦業、玻璃產業而吸引大量外地人口進駐,城市欣欣向榮,而有了「山間珠玉」的美名。曾在克拉克斯堡的報社工作數年的歐逸文,親眼目睹了這座山城如何因礦業走入夕陽、經濟發展停滯,成為「白垃圾」、「紅脖子」與「鄉巴佬」的原鄉。又老又窮的克拉克斯堡不復往日風華,土生土長在這裡的退伍軍人希尼.穆勒也同樣迷茫,離開軍旅後無法融入日常社會、家鄉又無法給予工作機會的他,最終只能走上悲劇的人生。
▲「泥城」芝加哥
芝加哥是位在美國中西部的大城,由於早年密西根湖畔的土地是一片沼澤地,因此芝加哥也被稱為「泥城」。工商業發達、地處交通樞紐的芝加哥也是全美族群對立最嚴重、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居住在這的小毒販莫里斯.克拉克的故事,將會帶領讀者了解芝加哥的黑人族群是如何被階級社會壓得喘不過氣來,對他們來說,芝加哥真的是一座讓人動彈不得、滿是泥淖的「泥城」。
推薦人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沈榮欽|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阿潑|記者、作家
◎陳方隅|美國台灣觀測站主編
◎陳鳳馨|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列)
各界讚譽
▸ 精采紛呈的報導……為我們導覽了各種美國思想,彷彿支離破碎的地景,如此有技巧的書寫任誰都很難出其右。作者以優雅的風格考察了美國為何會在各方面陷入兩極化的處境,以及造成哪些影響。──《科克斯書評》
▸ 透過清晰文風與引人入勝的書寫,作者為我們描繪出過去二十年的面貌。——《芝加哥論壇報》專欄作家克里斯多福.波瑞利(Christopher Borrelli)
▸ 觀察如此敏銳……透過引人入勝、深具啟發性的方式讓我們看出美國人一方面具有根深柢固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卻也彼此疏遠隔閡。——《出版人週刊》
▸ 針對二十一世紀的頭二十年進行廣泛與迷人的回顧……作者歐逸文的觀察非常敏銳、訪談對象來自各地與各階層,且深具研究精神。他的筆法像是編織一條細緻的掛毯,我們可以逐漸在掛毯上看到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經歷了哪些事情。——《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麗莎貝斯.科恩(Lizabeth Cohen)
▸ 歐逸文之所以能寫出《國之荒原》這本好書,不只是因為他長期僑居海外,能以客觀視角進行觀察,也是因為他早年擔任地方記者時學到的一身絕活。在這本書中俯拾可見精采且老派的扎實報導……儘管如今我們都已經熟知美國陷入一個兩極化的世界,但《國之荒原》用熠熠生輝且往往充滿啟發性的文字把故事娓娓道來。——《外交政策》季刊作家尼克.布蘭特(Nick Bryant)
▸ 年度最佳書籍之一……為了寫這本《國之荒原》,已經定居華府的《紐約客》的作家歐逸文回到三個曾與他息息相關的美國城鎮,透過幾千個小時進行訪談,以深度報導勾勒出美國社會無所不在的怒火。──新聞網站Axios
▸ 本書充滿豐富的地方史、社會學資料,也描繪了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形形色色人士……如果想要引起美國溫和派的共鳴,讓他們想念過去那個美好的年代,同時也讓群眾的怒火有比較具建設性的出口,所需要的可能不是任何嚴密完整的論證,而是《國之荒原》中那些簡簡單單的事實。──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作家路易斯.艾米斯(Louis Amis)
▸ 在歐逸文筆下,他為「目前已經失去平衡,沒有了重心,進入搖搖欲墜的狀態」的美國勾勒出迄今最具震撼力的圖像,同時也是最與作者本人息息相關的書寫……我所寄望的是,讀者在看過這本精采的書以後都能夠感同身受,把怒氣化為行動,想辦法解撫平那些貪婪的人造成的傷害,為所有堂堂正正的美國人奪回他們的國家,不再失去。──英國《衛報》作者查爾斯.凱瑟(Charles Kaiser)
▸ 作者的研究極為勤奮且深入……歐逸文聚焦他熟知的三個地方,以細膩且充滿情感的筆觸勾勒當地的男男女女。《國之荒原》以他自身的體驗出發進行書寫,而這類書籍往往能讓人滿意,避免那種隔靴搔癢的遺憾……歐逸文過去在當駐外記者時常常在外國人士面前宣揚他心目中的美國,而從這本書看來,他實在是太過眷戀、個性太過理想主義以至於不願放棄那個美國。不過,令人心痛的是,如同他在《國之荒原》一書清楚揭露的,美國至今仍然像乾燥易燃的矮樹叢,只要一點餘燼就能讓野火蔓延開來。——《波士頓環球報》記者詹姆斯.赫胥(James S. Hirsch)
▸ 光看書名《國之荒原》就能讓我們對歐逸文這本好書的內容略知一二,是個恰當的隱喻。所謂荒原是指完全乾燥而無溼氣的環境,只要星星之火就能燒出難以收拾的野火。即便大家都知道情況危急,但火花終究還是會出現,接著就是燒不進的野火了。——經濟學家兼《紐約時報書評》週刊作家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
▸ 與何偉同是《紐約客》中國特派員,且名列中文讀者心中的非虛構寫作典範的歐逸文,終於有新作了。他曾以《野心時代》一書,呈現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底下的政治高壓與虛無個體,以犀利的筆鋒剖析強國盛世的內裡,如今則以更冷冽逼視的姿態,細究自身所出的「民主大國」的龜裂縫痕如何擴大,進而動搖不曾被懷疑的民主憲政體制。歐逸文擅長在人物故事與大背景論述之間,自在遊走,宛如一個擅長計算的導演,精細轉動鏡頭,結構清楚,筆觸生動,且讓人心驚,台灣讀者讀來,或有既視感,可與之對話。讀完此書,我只能再次讚嘆:「果然是歐逸文。」──《憂鬱的邊界》、《日常的中斷》作者阿潑
▸ 歐逸文的《國之荒原》是最純正的報導文學作品,書中描繪了各種各樣可能導致美國分崩離析的社會變遷。他以嫻熟的書寫手法描繪出康乃狄克州小鎮格林威治的避險基金億萬富豪階級、鴉片類止痛藥氾濫的阿帕拉契山地區城鎮,以及黑幫無不擁槍自重的芝加哥之間有何關聯。歷經駐外記者的多年歷練後,歐逸文轉身把目光投射在祖國,描繪出的美國風情畫是如此令人難忘,讓讀者既心痛又驚駭,但卻又手不釋卷。——《紐約客》駐華府特派組組長、《美國金權》作者簡.梅耶爾(Jane Mayer)
▸ 寫作題材廣泛,深具野心;寫作方式訴諸同情,打動人心。我們的國家如此混亂,《國之荒原》卻能化繁為簡,梳理出非常工整的敘事文字。如果想要知道我們美國人怎會容忍這個國家變得如此糟糕,看歐逸文這本書就對了。──《家園輓歌》作者艾亞德.阿赫塔(Ayad Akhtar)
▸ 歐逸文這本書的報導題材豐富、文筆優美,他記錄了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有多生氣、憤怒,還有政治體系的失能。他的故事始於九一一恐攻,在二○二○年一月六日的美國國會山莊騷亂事件劃下句點,娓娓道出美國社會如何遭到那些大打恐懼牌與貪得無厭的人綁架,此後陷入無止境的混戰,充滿不信任感的情緒於社會瀰漫,各種該好好落實的公民計畫也崩垮了。儘管歐逸文所敘述的是個黑暗時代,但他的筆觸仍是如此引人入勝,文字中俯拾可見的悲憫與人性讓我們仍對於改善美國社會抱有一絲希望。──政治哲學家兼《成功的反思》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作者簡介
歐逸文
作者簡介
歐逸文(Evan Osnos)
出生於倫敦,1998年哈佛大學畢業後加入《芝加哥論壇報》,並在2002年派駐開羅,負責伊拉克戰爭、埃及、敘利亞等中東事務的報導。2005年遷居北京,擔任《芝加哥論壇報》駐北京社長,他的報導團隊在2008年榮獲普立茲調查報導獎。2008年他繼何偉(Peter Hessler)之後擔任《紐約客》雜誌駐北京特派員,一直到2013年。他目前為《紐約客》特約撰稿人,負責政治和外交事務的報導。
歐逸文被評價為是繼何偉之後,描述和詮釋中國最好的作家和媒體記者。歐逸文擅長將中國人和中國的公眾事務放置在廣闊背景和歷史脈絡中,勾勒出複雜的中國全景圖。2013年歐逸文離開北京後,將其在中國長達八年的訪談紀錄,鎔鑄成他的第一本著作《野心時代》,該書當年在美國捲起一股旋風,上自政治人物,下到普通百姓,人人都需要一本《野心時代》來理解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野心時代》最終也在2014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殊榮。
歐逸文的第二本著作是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傳記,歐逸文對拜登的採訪始於2014年,前後專訪了四次。為了撰寫《喬.拜登》,歐逸文訪問美國政界超過百位以上的人士,包括歐巴馬、拜登的家人、長期的助理、華府及德拉瓦州等地的反對派及相關人士。
2021年1月6日歐逸文第一線報導美國國會山莊襲擊事件,該事件也觸發歐逸文撰寫他的第三本著作,也就是本書《國之荒原》。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譯作《昆蟲誌》(2018)與《血色大地》(2022)獲選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超過六十餘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與《戰地春夢》等經典小說,以及美國詩人布考斯基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與《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戰地春夢》獲得2023年第三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翻譯大師獎優選獎。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Flat Rate | 6.00 |
Zone | Items/Weight | Delivery Fee (RM) |
---|---|---|
East Malaysia | First 1.00 kg | 13.00 |
Extra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25.00 |
Extra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First 1.00 kg | 159.77 |
Extra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First 1.00 kg | 157.78 |
Extra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First 1.00 kg | 175.10 |
Extra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First 1.00 kg | 150.94 |
Extra 0.50 kg | 30.46 | |
China | First 1.00 kg | 96.44 |
Extra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First 1.00 kg | 91.42 |
Extra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First 1.00 kg | 162.58 |
Extra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First 1.00 kg | 80.63 |
Extra 0.50 kg | 29.06 | |
India | First 1.00 kg | 113.30 |
Extra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First 1.00 kg | 107.35 |
Extra 0.50 kg | 24.87 | |
Japan | First 1.00 kg | 112.97 |
Extra 0.50 kg | 35.03 | |
Macau | First 1.00 kg | 92.93 |
Extra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74.75 |
Extra 0.50 kg | 21.49 | |
Taiwan | First 1.00 kg | 94.42 |
Extra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First 1.00 kg | 94.10 |
Extra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First 1.00 kg | 98.94 |
Extra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