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困難東亞:重構日本帝國殖民地刑務所記憶

RM 77.31 RM 85.90 10%
(~USD$ 17.93)
Kuantiti
+
Model
9786267462447
Brand
左岸文化
Status
Sedia Ada
Penghantaran
Hantar dalam masa 6-8 minggu
Kos Hantar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159.7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157.78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175.10
Kadar untuk wilayah/negara lain
Ganjaran
77 Kredit
Keterangan

ISBN: 9786267462447

出版日期: 2025-03-19

作者: 黃舒楣,李炫炅

譯者: 李易安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52頁.21.

 

超越愛國敘事可能嗎?如何安置不和諧的困難記憶?
 
台北監獄(案例之一)是當初日本人考察歐美監獄所興建,
戰後,我們如何看待這些殖民遺緒呢?
 
透過台、韓、中跨境比較視野,
探討建物如何選擇性地被轉變成襲產,
記憶又是如何被重新放在國族主義的框架中看待,
結果反而再次監禁了東亞城市的記憶。
 
  近年國際間興起一股暗黑旅遊的熱潮。在這一波浪潮裡,集中營、監獄、不義遺址成為觀光主題。面對這些不願面對的暗黑過去,東亞又有獨特的歷史脈絡。
 
  本書聚焦於台灣、韓國、中國自日本殖民時代留存下來的刑務所。這些刑務所建造於日本帝國邁向現代化的二十世紀初,原本象徵著日本有能力追上歐美大國,以更人道的方式對待罪犯,躋身列強之林。
 
  但二戰之後,有些案例裡的刑務所卻轉而被記憶成日本帝國殘酷、不人道的證據;有些案例的刑務所則脫離原本殖民脈絡,成為美學的靈感來源。兩位作者將監獄視為一扇窗,而我們可以透過這扇窗來理解現代東亞國家的建構和轉型。
 
  研究發現,在選擇性記憶(或遺忘)的背後,多重邏輯彼此相互影響。如何保存這些監獄襲產取決於由哪個政治立場來進行敘事,結果往往爆發衝突和矛盾,無法增添國族共同體的光輝,這樣一種不和諧,展現了「困難」之所在。以韓國西大門刑務所為例,戰後西大門刑務所體現的韓國白色恐怖歷史經常被排除在視線之外,因為將刑務所視為單純的日本殖民產物,才能有效凝聚反日共識,打造國家認同的目的,使得「反日」成為西大門刑務所的敘事主軸。
 
  在東亞崎嶇轉折的歷史裡,襲產也具備跨境的特質,能開啟各國外交合作的契機。以中國旅順日俄監獄為例,兩國針對「尋找安重根遺骨」展開時斷時續的交流。對韓國獨立運動來說,安重根是刺殺伊藤博文的民族英雄,對中國來說,這段歷史同時見證著中國遭受西方和日本的壓迫。不過,兩國合作並不順利,過程仍然深受現實政治的影響。
 
  除了監獄本身的歷史,監獄周邊的居民,在都市化過程中面臨拆遷的命運,這種將記憶抹除的暴力,也再次重述了刑罰國家的運作邏輯。作者以台北監獄為例,提出我們如何可能重拾「責任地理」,讓更多衝突被看見,而非抹除?
 
  作者期待透過跨境比較的視野,開啟更多批判性的反思:監獄如何選擇性地被轉變成襲產,而監禁的記憶又是如何被重新放在國族主義的框架中看待,結果反而再次監禁了這些東亞城市的記憶,而不是讓公民社會在民主過程中獲得解放。
 
專文推薦
 
  莊嘉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各界推薦
 
  阿古智子,東京大學總和文化研究院教授
  岑學敏,英國諾丁漢大學文化、媒體及視覺研究系助理教授
  何黛雯,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林文蔚,畫家,著有《獄卒不畫會死》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許仁碩,北海道大學傳媒研究院助理教授
  藍適齊,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各界好評
 
  土地的、文化遺產的記憶為什麼被累積、傳承或遺忘?專注於你成長的地方、朋友居住地方的記憶和記憶政治可以大大拓寬你的視野。本書透過艱難的殖民遺產揭示了亞洲獨特的殖民背景,也為理解當今亞洲提供了一個視角。——阿古智子(東京大學總和文化研究院教授)
 
  想要透過監獄場域來探索東亞懲罰歷史的百年變遷與其對現代國家的影響嗎?本書的敘說,就像歷史場址活現的魔法,但又有意識的充滿抵抗,以免再度監禁。可從敘事培力與覺察主體性方式的多元視角,來理解本書討論困難遺產的當代意義。
 
  本書深入探討了東亞殖民懲罰歷史以及對於當代文化社會的影響,遺產的意義不僅在於過去歷史的再現,更在於當代人的主體認知與意義創造的反思。透過跨境對話和比較研究,從監獄生成的歷史進程中,重新理解殖民者所建立的制度與影響,讓我們意識到身體和空間被記憶所銘刻的存在,也思考監獄遺產在當代城市地景中所扮演的角色。
 
  書中特別分析了監獄建築的現代性與殖民性交織的複雜性,挑戰讀者重新思考困難記憶、解放,以及敘說再現的作用。鼓勵讀者反思自身及文化社會經歷,再脈絡化的創造自身意義,並在變動的地緣政治中,覺察主體意識,展開一段全新的探險旅程。——WAT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何黛雯
 
  剛踏進泰源技訓所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對勤務表上負責到各勤區替換他人下勤休息的「交代勤務」裡的「交代」二字被同事們唸做「kōtai」,而非華語發音的「ㄐㄧㄠ ㄉㄞ ˋ」或台語的「kau-tài」;「交代休息」時間也是和台語音混用「kōtai hioh-khun(交代歇睏)」而感到既好奇又不解,即使問過許多同事卻也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這疑惑放在心裡近二十年,才在日本電影「超高速!参勤交代」上映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交代」一詞是源於日本江戶時代各藩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的「参勤交代」制度(就是輪班啦!),難怪我一直覺得發音怎麼那麼像日語,原來就是!
  無論是研讀研法,或備考公務人員司法行政職系的國考參考書,或是我們矯正工作者入行或在職訓練,一定會知道中華民國刑法是大陸法系繼受法,也就是台灣抄日本,日本抄日耳曼,日耳曼抄羅馬,所以大概會有種台灣的獄政之所以會長這樣,大概是由此而來的印象,但若從歷史脈落來看,台灣獄政制度的基底是來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刑務所的襲產,至於為什麼現在我國監所管理像是各國刑罰政策的縫合怪,則又是另一個故事。
  與前相似的名詞延用還有,在進行專案或政策性移監的前一天,通常會把行將移送收容人暫時轉至閒置空房,以防範其騷亂或夾帶物品,稱為「卡苦力」,但這詞和人犯的舊俗稱「苦力」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日語的「かくり」即「隔離」。
  管理模式上的類軍事化管理、高度管理單位開、收封時要求收容人走直線直角;遴選部份收容人,穿上背心以從事文書或雜務,舊稱雜役或什役,現稱服務員,也是日治襲產;造成收容人過度監獄化而不利復歸社會的累進處遇制度,也是國民政府來台照抄小改就延用的。
  還有我們監所戒護人員上的二十四小時夜勤隔日制也是這麼來的,如果大家對當今台灣獄政還看得到殖民刑務所的影子感到驚訝的話,那麼兩位老師會帶大家用更宏觀多樣的視角,探索日本殖民地的刑務所,對東亞各國監獄在空間運用及管理制度上帶來什麼樣的深遠影響。——林文蔚,畫家、著有《獄卒不畫會死》
 
  兩位作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東亞的跨國視角,將監獄視為一種痛苦與羞恥之地,為襲產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分析了日本殖民政府在中國、朝鮮和台灣興建的監獄,以及這些監獄轉生成為襲產場址,被用來重振國族榮耀、強化國族團結的過程。然而作者指出,這些地點依然深陷於不斷嬗變的區域地緣政治之中,而對監獄的多重詮釋,也引發了國與國之間、只能在外交層級解決的緊張關係。」——威廉・洛根(William Logan),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名譽教授
 
  日本殖民政府的監禁場址,同時涉及地理的權力與襲產歷史的力量。兩位作者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展示了這些通常具有懲罰性形式的殖民現代性,在帝國遺緒的爭論之中(不論那些爭論發生在一個國家內部、還是國與國之間),是如何被消費、重塑或摧毀的。——顧若鵬(Barak Kushner),英國劍橋大學東亞歷史系教授
 
  兩位作者的深入研究和細心著作,提醒了我們要留意一個危險的誘惑,亦即當壓迫的力量仍在距離我們不遠處時,我們很容易會只對那些被譴責的外在『他者』進行批判。」——愛德華.維克斯(Edward Vickers),《台灣研究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
 
  兩位作者提供了一個清新且極具吸引力的視角,來處理殖民與去殖民的複雜遺緒,超越了那些經常流於短淺和簡化的西方殖民主義的辯論。循此,本書不只對那些關心東亞歷史的學者具有吸引力,對從事後殖民研究、襲產研究、記憶研究和刑罰研究的學者來說,也非常值得一讀。——牛山凜,《文化分析與社會變遷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Analysis and Social Change)
 
  兩位作者這本傑出、新穎的著作,展示了批判性襲產研究的跨學科學術領域,是如何與經驗歷史(empirical history)和政治交匯在一起的。」——阿諾瑪.皮里斯(Anoma Pieris),《襲產研究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作者簡介
黃舒楣,李炫炅



作者簡介

 
黃舒楣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近年專注於襲產、記憶、空間政治的交集,長期與韓日同儕合作跨境比較研究,近期在東京大學進行訪問研究。續此專書出版後又主編合輯《記憶前沿:困難襲產與後殖民國族主義的跨界政治》(Frontiers of Memory: Difficult Heritage and Cross-border Politics of Postcolonial Nationalism,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2)。學院外亦參與公共事務,擔任第一屆、第二屆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委員以及女建築家學會理事(2022-2026)。
 
李炫炅Hyun-Kyung Lee
 
  韓國西江大學批判全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劍橋大學襲產研究博士,曾在史丹佛大學東亞研究進行博士後研究。近年除了研究教學,亦擔任韓國世界遺產辦公室、文化襲產部門諮詢專家。
 


譯者簡介

 
李易安
 
  彭博社駐臺記者,曾任職於《報導者》、《端傳媒》。曾獲Openbook好書獎、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大獎、臺灣卓越新聞獎。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斷裂的海》,譯有《監控國家》、《歐亞帝國的邊境》、《ISIS伊斯蘭國的新娘》等書。

困難東亞:重構日本帝國殖民地刑務所記憶
Penghantaran Maklumat
ZonJumlah Pesanan (RM)Kos Penghantaran (RM)
West MalaysiaKadar Rata6.00
ZonItem/BeratKos Penghantaran (RM)
East MalaysiaPertama 1.00 kg13.00
Tambahan 1.00 kg5.00
SingaporePertama 1.00 kg25.00
Tambahan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Pertama 1.00 kg159.77
Tambahan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Pertama 1.00 kg157.78
Tambahan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Pertama 1.00 kg175.10
Tambahan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Pertama 1.00 kg150.94
Tambahan 0.50 kg30.46
ChinaPertama 1.00 kg96.44
Tambahan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Pertama 1.00 kg118.52
Tambahan 0.50 kg24.96
South AfricaPertama 1.00 kg118.52
Tambahan 0.50 kg24.96
PhilippinesPertama 1.00 kg91.42
Tambahan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Pertama 1.00 kg162.58
Tambahan 0.50 kg35.90
Hong KongPertama 1.00 kg80.63
Tambahan 0.50 kg29.06
IndiaPertama 1.00 kg113.30
Tambahan 0.50 kg22.28
IndonesiaPertama 1.00 kg107.35
Tambahan 0.50 kg24.87
JapanPertama 1.00 kg112.97
Tambahan 0.50 kg35.03
MacauPertama 1.00 kg92.93
Tambahan 0.50 kg13.82
SingaporePertama 1.00 kg74.75
Tambahan 0.50 kg21.49
TaiwanPertama 1.00 kg94.42
Tambahan 0.50 kg34.76
ThailandPertama 1.00 kg94.10
Tambahan 0.50 kg28.25
VietnamPertama 1.00 kg98.94
Tambahan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