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6267244449
出版日期: 2024-05-29
作者: 約翰‧麥奎德
譯者: 林東翰,張瓊懿,甘錫安
裝訂: 平裝.單色印刷.304頁.21.
對於「滋味」,你只懂了一半!
普立茲獎、國際專業烹飪協會大獎得主 約翰.麥奎德力作
李家維/葉怡蘭/莊祖宜/陳淑華 推薦
*****
備受尊崇的食品科學家哈洛德.麥克吉(Harold McGee)與一群知名廚師曾鄭重宣告:
「吃這件事除了會用到各種感官,也與我們的心智有關。」
與我們的其他感官相當不同,「對味道的感受」不僅因人而異,且差異可能極大。
它涉及我們全身、大腦、心理等許多層面,神祕莫測,因此在過去兩千年來,
這領域一直處於科學研究的邊緣。直到近年隨著新型科技與科學理解的進展,
才終於躍居科研的前沿,使「烹飪」成一門講究的技藝,從而揭露諸多奧祕:
○「聯覺人」的大腦裡,一種感官會觸發另一種看似毫不相關的感官,比如文字的字義或發音會觸發味覺。大腦也可能會混淆不同味道和氣味。
○光是「想像」苦味或看到嫌惡皺眉的表情,大腦就會體驗到「苦」的反應,影響你嘗出的滋味,所以生活經驗會持續影響嘗東西的偏好。
○為何代糖吃起來,就是比不上真正的糖?
○為什麼「甜點是另一個胃」,此話不假?
○發酵作用如何解放出「新味道分子大軍」,帶動一連串廚藝實驗?
○辣的刺激其實是種不適感,人類為何偏偏喜愛?
○鮮味是怎麼藉由與其他味道協力合作,讓食物的美味跳出來?
○澱粉加重鹽,洋芋片這種垃圾食物貌不驚人,為何卻令人一口接一口?
○細胞上的「受體」可以察覺環境中的特殊物質,比方帶苦味的分子。人類細胞每個都有受體,這意味著我們「全身具有味覺」?
○我們的大腦相當消耗能量,為了攝食效率,人類祖先發展出更佳狩獵能力與烹飪技術,並學會用火,製作更美味、好吸收的食物。
○代糖的分子能與甜味受體產生鍵結,但無法完全結合,就像一支鑰匙能插入鎖中,但無法轉到底開鎖一樣,因而無法完全觸發大腦的愉悅線路。
○在幾個大腦結構中,反應「愉悅」與「痛覺」的神經細胞都很接近,或許這是某些人覺得越辣越過癮的原因。
品嘗是人體最為獨特的感官能力,有太多有趣的事值得探掘!
國際專業烹飪協會大獎得主約翰.麥奎德深入廚房、超市、農場、餐廳,
以及大型食品公司與科學實驗室,揭露最新的飲食研究結果,
並援引神經學、人類學、生物學、遺傳學、演化論等眾多領域的知識,
廣泛地闡述了味覺如何塑造智人的發展,
以及我們如何逐漸理解這種最神祕感官的運作方式。(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聯合推薦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創辦人
莊祖宜 廚師、作家,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李家維教授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陳淑華 作家,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
一部野心宏大、壯闊史詩型飲食書寫。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創辦人。
這是我近年來讀過,最獲益良多的飲食類科普著作。
――莊祖宜
廚師、作家,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令人驚嘆、意義重大,值得一讀再讀。
——大衛.博瑪特(David Perlmutter)醫學博士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的作者。
書中的故事令人欣喜、眼睛為之一亮,精采!
——梅蘭妮.華納(Melanie Warner)
《潘朵拉的午餐盒:加工食品如何攻占美國人的餐桌》一書作者。
這本書生動說明了食物可以怎麼變得更討人喜歡。唯一能夠超越一頓美食的,就是讀完本書之後,再享用一頓美食。
——保羅.傑敏涅(Paul Jaminet)博士
《完美的健康飲食:讓你想怎麼吃就怎麼吃,還能重新找回健康並且減重》一書的作者之一。
作者簡介
約翰‧麥奎德
作者簡介
約翰.麥奎德(John McQuaid)
耶魯大學出身的資深記者,擅長撰寫深度報導,文章曾刊於《華盛頓郵報》、《連線》、《吃得好》(Eating Well)、富比世網站,以及全世界最大博物館體系史密森尼學會的刊物《史密森尼雜誌》等。他與馬克・施萊夫斯坦為《紐奧良平民時報》所做的科學與環境系列報導預測到了卡崔娜颶風,並且探討了全球漁業危機與外來物種問題,贏得普立茲獎肯定。他還有其他作品榮獲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生物科學學會與國際專業烹飪協會的大獎。
譯者簡介
林東翰
曾經擔任出版社與《BBC知識》雜誌編輯,譯有《衝撞日產: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經營之戰》、《全球趨勢資訊圖集:5大面向、160張精緻彩圖,掌握當代必備世界觀》、《跌落神壇的金融天才:史上最大對沖基金LTCM興衰啟示錄》、《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特斯拉:點亮現代世界的傳奇》、《落腳矽谷:一位創業家的貼身觀察》、《漫步自由市場》,以及《THE BEATLES:披頭四:唯一正式授權傳記》等書。負責翻譯本書第一、二、四章。
張瓊懿
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衷翻譯。譯作有《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大腦韌性》、《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美國福爾摩斯:海因里希與催生鑑識科學的經典案件》、《強菌天敵:一個打敗致命超級細菌的真實故事》、《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與《不願面對的真相》等書,並擔任《BBC知識》雜誌的譯者。負責翻譯本書第三、七、八、九章。
甘錫安
由科學界踏入「譯界」,現為專職譯者。曾擔任Discovery頻道與資訊雜誌編譯,現仍為《科學人》與《BBC知識》等雜誌翻譯。書籍譯作包括《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暗池:人工智慧如何顛覆股市生態》、《成分迷思:解讀健康新聞的10堂通識課》、《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與《別理假訊息,擁抱真科學》等書。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熱愛吸收各類知識,正努力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負責翻譯本書第五、六章。

Zone | Order Total (RM) | Delivery Fee (RM) |
---|---|---|
West Malaysia | Flat Rate | 6.00 |
Zone | Items/Weight | Delivery Fee (RM) |
---|---|---|
East Malaysia | First 1.00 kg | 13.00 |
Extra 1.00 kg | 5.00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25.00 |
Extra 1.00 kg | 5.00 | |
Australia, New Zealand | First 1.00 kg | 159.77 |
Extra 0.50 kg | 52.65 | |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First 1.00 kg | 157.78 |
Extra 0.50 kg | 34.31 | |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First 1.00 kg | 175.10 |
Extra 0.50 kg | 87.14 | |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 | First 1.00 kg | 150.94 |
Extra 0.50 kg | 30.46 | |
China | First 1.00 kg | 96.44 |
Extra 0.50 kg | 25.35 | |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South Africa | First 1.00 kg | 118.52 |
Extra 0.50 kg | 24.96 | |
Philippines | First 1.00 kg | 91.42 |
Extra 0.50 kg | 15.29 | |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 | First 1.00 kg | 162.58 |
Extra 0.50 kg | 35.90 | |
Hong Kong | First 1.00 kg | 80.63 |
Extra 0.50 kg | 29.06 | |
India | First 1.00 kg | 113.30 |
Extra 0.50 kg | 22.28 | |
Indonesia | First 1.00 kg | 107.35 |
Extra 0.50 kg | 24.87 | |
Japan | First 1.00 kg | 112.97 |
Extra 0.50 kg | 35.03 | |
Macau | First 1.00 kg | 92.93 |
Extra 0.50 kg | 13.82 | |
Singapore | First 1.00 kg | 74.75 |
Extra 0.50 kg | 21.49 | |
Taiwan | First 1.00 kg | 94.42 |
Extra 0.50 kg | 34.76 | |
Thailand | First 1.00 kg | 94.10 |
Extra 0.50 kg | 28.25 | |
Vietnam | First 1.00 kg | 98.94 |
Extra 0.50 kg | 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