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二二八民主群像(3冊套書)二二八反抗運動+光與灰燼+期待明天的人

RM 194.04 RM 215.60 10%
(~USD$ 45.00)
Quantity
+
Model
8667106516914
Brand
黑體文化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23.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370.3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295.02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523.66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194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8667106516914

出版日期: 2024-02-06

作者: 黃惠君,王克雄,王克紹

裝訂: 平裝.部份全彩.944頁.21.5.

 

  《二二八反抗運動:台灣爭取民主之路(二二八事件75週年增訂版)》
 
  「歷經二二八事件的台灣人,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十多年前,本書作者在找尋二二八史料時看到一則剪報,二二八事發後第三天《中華日報》的頭版標題「台南市民大會要求立即實施市長民選」,她停留了下來。她意識到群眾的力量,也看到清楚的民主訴求,但更想知道的是,那跳動的歷史主體,那敢將生命燃燒獻祭給台灣的人,為何承受難忍之痛,讓子彈穿過胸膛?他們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想改變的又是什麼?
 
  歷史在我們體內隨著血液浮沉,先烈留下的血印在前方引路。十年來她潛入歷史,找尋二二八時人人躍起,在白色恐怖黑幕降臨前,曾經有過的民主響動,激烈、熱情、鋪天蓋地。而統治者長年以光復之姿斷開的日本時代,對二二八世代而言,是同一本未撕完的日曆,沒有一天斷開過。兩種語言、兩種國旗、兩種身分認同,在身分轉換的瞬間,政權的暴力如何加諸於他們身上?
 
  必須重返歷史,了解他們的集體心緒。何以光復歡迎曲變了調,以全面的反抗終結。聽見潘木枝、盧炳欽及陳澄波等人,殉難前站在人民立場講話的聲音。也終於懂得潘木枝的遺書「為市民而死,身雖死猶榮」,是在怎樣的時空飄搖下。而武裝抗爭者的生命本身,就是遺書。他們的遺書,以鮮血書寫。她一字一句打著反抗者的節拍前進,完成「戰鬥曲」、「殉難之愛」等篇章。她為反抗者不屈的靈魂畫下「亡者之姿」,帶二二八受難者重返榮耀。
 
  這本書在二二八過往研究者點起的燭光下前進,有二二八書中罕見的論點,刻劃的力道和文學性也前所未見。
  
  《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二二八事件77週年增訂版)》
 
  本書為林連宗先生的傳記,
  描述他生於日本時代擔任律師,
  開啟台灣平民法律服務之先河。
  戰後他擔任台灣省參議員,爭取司法權獨立,
  後擔任制憲國大代表,要求台灣即刻實施縣市長民選,
  此一訴求成為貫穿二二八事件的改革訴求。
 
  1904年林連宗出生於彰化,父親在繁華的彰化三角公園經營商店,住家旁是八卦山,乙未戰爭的發生地,漢意識留在父親對漢文教育的堅持之中。林連宗早慧,在校成績優異,從進入彰化公學校的第一天,他就走入一個相對進步的大正時代,家庭的漢學教育,與公學校的現代化日式教育雙軌進行。後來考上第一所為臺灣人設置的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畢業後進入《臺灣新聞社》擔任漢文版編輯,1923年總督府逮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人士,身在媒體的他目睹民主前輩在法庭上與統治者交鋒,為平等權與自由而戰。而年僅二十歲的他,已受前輩矚目,在文化協會彰化的演講場上,首次登壇演講。其後他到日本留學攻讀法律,並通過國家考試司法科及行政科的筆試。
 
  1931年林連宗開始在報紙上寫法律專欄,開啟所謂的「平民法律服務」。這專欄他一寫就是四年多,回覆千餘則民眾的提問,對法律知識的普及化有莫大貢獻。在1935年第一場民意代表選舉,律師及法政大學畢業的人才,沒有缺席,林連宗也扮演選舉助講員。1937年日本發動戰爭,臺灣進入高壓統治皇與民化運動。在認同的征服戰中,林連宗沒有屈從,沒有改日本姓氏,也不願加入「皇民奉公會」,有所不為是他的原則。而當日本政府猶以文宣掩飾自己戰敗的跡象時,轟隆隆的空襲聲中,林連宗已開始自學中文,他知道這樣的殖民政權將過去,也意識到語言將成為未來的問題。
 
  戰後林連宗眼見好不容易建立的法治社會,逐漸敗壞,於是他投入省參議員選舉。律師及民意代表的雙重角色,讓他切入司法權不獨立的問題,戰後政治惡劣、執法者犯法,但司法權卻受控於行政權,乃致無法偵辦貪官汙吏。質詢一如法庭的攻防,如何從權力的一方,取回人民的權益,他沒讓人失望。民意代表與律師的雙重身分,也讓林連宗每每在危機時刻,成為民意託付對象。法理基礎乃解決政治困厄的基礎依據,特別是當台灣內部民意與為政者產生巨大落差時,林連宗一次次被推派為代表,起身前往南京,將臺灣民意訴求中央,期能抵擋日益蠻橫的台灣治理者。不論是國民參政員選舉不明票事件,或是臺籍律師資格需經重新認定的問題,林連宗苦心奔波,一心一意,戮力改變臺灣不平的處境。
 
  此時政府與人民的對立,隱隱然如將爆裂的炸彈,在施政一年的總體檢時,林連宗為文呼籲要能真實反映人民的意志,才不會是與人民對立的政府,1946年年底將舉行制憲國大代表選舉,只要憲法通過,民主自由指日可待。林連宗法律人的背景與省參議員的歷練,是參與制憲的不二人選,十月底他當選國大代表,帶著台灣民意要求1947年6月普選縣市長的主張,啟程前往南京,終於盼到憲法通過的那一刻。為臺灣爭取立即行憲,留在他給女兒的書信中,也留在國民大會實錄所記載的第61號提案中。毫無猶疑地,行憲普選縣市長成為二二八事件中,人民要求專制政體還政於民的總目標。在推動縣市長普選的過程中,不斷遭當局扣上「台獨」及「排斥外省人」的帽子,隱隱然有危機浮動著。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林連宗在第一時間即掌握問題根源,認為除實施縣市長民選、任用有經驗的本省籍人士外,無以安定臺灣。此一主張也貫穿二二八事件,成為人民代表與陳儀政府談判的條件。3月8日全臺法律界人士召開會議,推舉法院及檢察處人選,3月9日臺北陷入封鎖狀態,蔣介石所派軍隊抵臺後,下令戒嚴,進行全面軍事接管。3月14四位便衣及一名軍憲將林連宗及李瑞漢、李瑞峯帶走,從此一去無回,家人再也無法得知任何消息。民主化後檔案揭露,「陳儀令憲兵駐臺特高組秘密逮捕國大代表林連宗」,這是陳儀有計劃地下令密逮、密裁,暗殺為臺灣奮鬥的菁英領袖,林連宗在事件期間起身為任用台籍司法精英而奔波,竟遭政府秘密逮捕之後暗殺,殉難於二二八,留下為台灣爭取平等、民主與自由的身。
 
  《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
 
  他畢業於東京帝大,是日治時期第一位在日本擔任檢察官的台灣人。
  二戰後回到台灣,他嚴懲貪官污吏,疾呼司法改革。
  他的詩文感性動人、細緻入微。
  才能幹濟的他卻不幸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至今下落不明。
 
  王育霖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南州,曾在日本和台灣擔任檢察官。二二八事件爆發不久,3月14日下午,在家中遭六名配槍軍人強行押走,時年僅27歲,至今遺體猶不知在何方。
 
  自台北高校文科第一名畢業後,王育霖負笈日本,1944年自東京帝大畢業,又以優異成績通過司法官高等考試,派任「京都地方裁判所」,是日本第一位台籍檢察官。金錢不是他所在乎的,「救台灣人離開艱難處境,是我的理想……」二戰期間在日本,以檢察官身分護衛無數流離、飢餓的台灣人度過險境。1946年返國,任新竹地院檢察官。
 
  戰後台灣物價飆漲,官商勾結、米糖走私盛行,王育霖鐵腕偵辦,贏得媒體和民眾高度喝采。但政治干預司法之嚴重,讓這位秉持法治信念的人遭受挫折。他在偵辦新竹市長郭紹宗「救濟物資貪瀆案」,因證人屢傳不到,前往市府蒐調時,卻遭市長誣指「包圍」,調來警察,混亂中搶走搜索令及卷宗,於是他憤而罷官辭職。
 
  在擔任《民報》法律顧問期間,他從未停下腳步,不但撰寫有關司法的社論和評論,也完成了《提審法解說》,留給人民懂得保障身體自由,不受非法逮捕、羈押、審判和處罰的屏障,可謂台灣司法改革的先驅。從小喜愛文學的他,除了法律和文學評論,也寫下無數詩文,字裡行間充滿文采和憐憫之心,富含深邃的思想與文學涵養。
 
  王育霖的兒子繼承遺志,長年守護著父親的文物和創作,奔走搜尋父親的下落。在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首度出版王育霖僅存的日記、書信、詩文和評論,書中穿插珍貴的照片和文物,也收錄其胞弟王育德等人的紀念文章,及歷史學者張炎憲對其遺孀王陳仙槎女士所做的口述歷史。希望這本書能讓世人認識、追念這位台灣司法改革的先驅,期待明天的二二八受難者。
 
  重要事件:二二八事件77週年
 
本書特色
 
  ★拉開歷史視角,以日中政權的認同與語言轉換,寫二二八世代身陷的困境與希望。
  ★跨越受難家屬個人記憶與以地域史,企圖完整勾勒二二八事件的偉作。
  ★以嚴謹論述、生動文筆,重建二二八事件中人民的力量,相當具有動態感。
  ★以轉型正義觀點,揭露統治者罪責。
  ★筆鋒帶感情,表現出作者女性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長年對二二八知識的累積,是一本站在台灣立場所表現的二二八。

 

作者簡介
黃惠君,王克雄,王克紹



作者簡介

 
黃惠君
 
  一個法國巴黎大學的社會學博士候選人,卻闖進台灣傷痕歷史的領域。因法國教會她的是,不可能不了解歷史,而有辦法詮釋當代社會。從1997年主持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計劃開始,她便緊握台灣人心靈底層最敏感的神經,一路走向白色恐怖與二二八,歷二十餘年,今為台灣民主運動與二二八重要研究者與策展人。策展作品包括〈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常設展〉、〈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常設展〉、〈民主花開美麗島〉、〈陳澄波與蒲添生紀念特展〉等。著有《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2021)、《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2019)、《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2017)、《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2001,合編註)、《珍藏美麗島:台灣民主歷程真紀錄》(1999,合編著,共四冊,獲圖書金鼎獎)。
 
王克雄
 
  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電機博士學位。雖旅居國外,卻極端關心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獨立。參與台灣人權會,幫忙營救高雄事件被關押人士,也擔任過數個聖地牙哥後援會的會長,支持阿扁及小英競選總統和李應元競選立法委員。每逢重大選舉,他都會參加海外後援會回台灣助選。參與創設「美國台灣研究院」,曾擔任FAPA分會會長,2015-2016年聖地牙哥台灣中心董事長,並撰寫文章投稿。為二二八事件的真象發掘及責任追究,不遺餘力。
 
王克紹
 
  高雄醫學大學醫科畢業,畢業後受過麻醉科、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等專科訓練。在省立台南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並支援北門烏腳病防治中心。其後在台南市成功路開設「王克紹診所」,懸壺濟世,享有盛名。曾擔任台南市扁友會副會長之職,肩負輔選重任。2004年任台南醫界聯盟執行長,參與組織台南區「二二八手牽手護台灣」運動及擔任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基金會四屆的董事。現任台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台南王姓宗親會常務理事、台南地方法院家事與醫療專業調解委員。

二二八民主群像(3冊套書)二二八反抗運動+光與灰燼+期待明天的人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