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l
《學美之旅》+《新審美經濟》(美學套書組)

RM 144.81 RM 160.90 10%
(~USD$ 33.58)
Quantity
+
Model
4712966627363
Brand
時報出版
Status
Available Now
Delivery
Usually ships within 6-8 weeks
Delivery Fee
West Malaysia - RM 6.00
East Malaysia - RM 18.00
Australia, New Zealand - RM 265.07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 - RM 226.40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 - RM 349.38
Rate for other regions/countries
Rewards
144 Points
Product Information

ISBN: 4712966627363

出版日期: 2022-05-31

作者: 潘罡,于國華

裝訂: 平裝.部份全彩.816頁.21.

 

  《學美之旅》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只要每個人用心去觀看、專注感受,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美。
 
  2005年,于國華教授應大陸作家胡洪俠邀請,在深圳商報開闢專欄〈台北城記〉,每周用一篇千字的文章,介紹台灣風土人情。四年多的寫作,經歷兩百多個主題的磨練,學會用心觀察和感受生活,從城市日常的細節中尋找故事。「美」的主題,隱約埋藏在這些書寫台灣的城市故事中,成為傳遞訊息的主要脈絡。
 
  2017年初,聯合報邀約以美感消費為主題撰寫專欄,成為他遍訪台灣的動機,記錄各種感動的人事物。2017年到2018年間,前往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學研究一年半,作者參與澳門政府推動的多項文化創意產業計畫。期間應當地媒體「文創講壇」邀請,以社區文創和美感教育的主題,寫下多篇文章。當時每月一篇的《人間福報》專欄,也讓他得以同時關注台灣的文化與藝術環境。
 
  《學美之旅:用心看見美,生活即詩境》就是在這樣的寫作背景下,加上作者近年的美感學習心得,構成本書的主要結構和內容。于國華教授自承在美的領域,他是永遠的學徒,也始終走在探訪美的道路上,在不斷出發、回歸的內在生活旅程中,他重新審視文字、修整內容成書。經由書中的文字及影像紀錄,作者帶領讀者走訪台灣這座美麗島嶼和其它國家的不同角落,打開五感,體會生活中的美。書中提及的每一個地方,呈現的都不只是地方創生的動態節奏,更是一堂生活中的美感課。
 
  作者希望藉由《學美之旅:用心看見美,生活即詩境》分享他走訪各地所接觸到的可愛人物、體驗到的美好事物,培育每一位讀者的生活美學思維,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雙隨時隨地可以發現美的眼睛,用心觀看當下、細細體會周遭,使美不再是風花雪月的小事,而是成就我們生命完整的大事。
 
專文推薦
 
  朱宗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座教授
  吳靜吉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中心講座教授
  廖仁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專業推薦
 
  林安鴻  家文化研究基金會創辨人
  林劭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務長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簡靜惠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國華的文字細膩而情感深刻,在他引人入勝的書寫之下,讓人彷彿親臨了現場,感受到當下的情境氛圍、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不知不覺間,一股暖流從心中緩緩流出、全身充滿力量,這是國華特有的魅力!──朱宗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座教授)
 
  這75篇學美之旅的文章,是作者反思自己與研究和觀察對象互動經驗之分享。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專家稱這樣的反思頓悟為迷你c(creativity),是親自體驗之後的意義建構,運用新奇的角度詮釋體驗後的頓悟,對讀者來說具有啟發性。──吳靜吉(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中心講座教授)
 
  國華能說、能做,也能寫,也就寫出這本既涵蓋美學觀念也涵蓋社會實踐的好書。──廖仁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新審美經濟》
 
  奇觀(Spectacle)、沉浸(Immersive Theatre)、可愛(Staging Cuteness)、振奮(Thymos)──從日常生活到理論思考,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並且正在改變世界!
 
  ◤在當代文化產業與審美經濟風潮下,一些新的審美範疇蔚然成形,包括劇場的沉浸式審美(immersive)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欣賞經驗;可愛(cuteness)及其相關授權商品提供消費大眾建構社交生活並獲得認同的契機;奇觀(spectacle)掙脫被預言的同質化窘境,在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等領域中展現旺盛創造力;網際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的振奮(thymos),也正改變社會結構與秩序。
 
  ◤美學、審美,不再侷限於美感闡釋與藝術哲學,是探索多樣的感性狀態,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是關注當代可能發生的所有審美經驗,包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踐。影音多媒體、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形塑了新的感知模式、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驅動力,並邀請社會大眾以其心靈與感官創造性參與。
 
  ◤新的審美範疇是時代產物,它們不是阿多諾所形容的虛幻娛樂;相反地,它們如同美感、崇高、幽默等傳統範疇,都能帶來審美快感,某些極致狀態下,同樣激發出「燦爛的感性」,為生命開展出一個意義豐滿的超越境界。
 
  ◤當代文化產業商品與作品一如過往的文化藝術創作,消費者積極展現主動性,尋覓並建構多元審美價值的生活樣貌。
 
  ◤本書所討論的新審美範疇,在文化產業與美學領域中,仍屬尚待深入發展的課題,吸引人一探究竟!
 
專文推薦
 
  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林谷芳 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感性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感知,正在超越「美感、崇高、幽默、模仿、滑稽與嘲諷」等傳統的審美範疇,形成在當今世代更為活躍的「沉浸」、「可愛」、「奇觀」與「振奮」新審美範疇。在此基礎上,潘罡構築了其「新審美範疇經濟學」的理論基石。如果說波默審美經濟的研究開創了文化生產審美經濟的理論審視,那麼潘罡的新著則給我們拓展了數智時代審美經濟研究的詮釋範疇,帶給我們知識的啟迪。──向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這是一本對審美經濟作哲學性思惟的書。新審美經濟一詞,說明了所面對的是新問題,這問題不只是現象的,更深的,還牽涉我們究該如何看待人類的感知經驗,不僅對新經驗的出現提供了另一向度的觀照,對許多人眼中所謂流行的、商業的、日常的審美化實踐,其在生命與文化上的可能意義,也作了一定的描述與奠基。──林谷芳(前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國策顧問、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前所長)

 

作者簡介
潘罡,于國華



作者簡介

 
于國華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任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三屆董事,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曾任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學學文創志業公司執行長,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秘書長,聯合報、民生報資深記者。
 
  曾獲第十屆臺灣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2005年兩岸新聞報導獎等。出版《敲星擊月─擊樂明星成長記事》、《玲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流留補償:基於生態博物館視野的鄉村文化產業研究》、《萬物糧倉.大地慶典》等。
 
潘罡
 
  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1988年起潘罡進入媒體與新聞界工作,期間曾受聘於新聞局擔任「金曲獎」評審委員、彰化縣政府演藝團隊評議委員、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文化部表演藝術扶植團隊評鑑委員、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監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亞太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兩岸文創促進中心執行主任等職位。曾獲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新聞報導獎、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佳作獎。2016年起開始擔任大學教職,並兼任《中國時報》、《旺報》文化評論專欄作家。相關文化著作包括《畫說人生》(甯文創出版)、《追尋光彩的音符》(時報出版)、《電影檔案:林青霞》(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委會出版);譯作有《歌劇的饗宴》(萬象圖書出版)、《巴哈傳》(萬象圖書出版)等。
 
  主要工作資歷
  1988—1991年 《影響電影雜誌》專題編輯、音樂編輯
  1993—1995年 《聯合報》記者
  1995—2008年 《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中國時報》文化組主任
  2008—2010年 國家文化總會(現更名為「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2010—2014年 《旺報》文化副刊主任暨《兩岸傳媒》副總編輯
  2014—2016年 《兩岸傳媒/文創》總編輯(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合辦)
  2016—2018年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副教授
  2018迄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外國語言暨文學系文學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藝術管理碩士
  北京大學 藝術學院文學哲學博士(Ph.D. in Literature)

《學美之旅》+《新審美經濟》(美學套書組)
Shipping Information
ZoneOrder Total (RM)Delivery Fee (RM)
West MalaysiaFlat Rate6.00
ZoneItems/WeightDelivery Fee (RM)
East MalaysiaFirst 1.00 kg13.00
Extra 1.00 kg5.00
SingaporeFirst 1.00 kg25.00
Extra 1.00 kg5.00
Australia, New ZealandFirst 1.00 kg159.77
Extra 0.50 kg52.65
Austria, Denmark, Finland, Ireland, Switzerland, RussiaFirst 1.00 kg157.78
Extra 0.50 kg34.31
Brunei, Cambodia, Laos, MongoliaFirst 1.00 kg175.10
Extra 0.50 kg87.14
Belgium,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U.KFirst 1.00 kg150.94
Extra 0.50 kg30.46
ChinaFirst 1.00 kg96.44
Extra 0.50 kg25.35
Bangladesh, Brazil, Iraq, Pakistan, Qatar, S.Arabia, UAE, Sri Lank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South AfricaFirst 1.00 kg118.52
Extra 0.50 kg24.96
PhilippinesFirst 1.00 kg91.42
Extra 0.50 kg15.29
Canada, United States, MexicoFirst 1.00 kg162.58
Extra 0.50 kg35.90
Hong KongFirst 1.00 kg80.63
Extra 0.50 kg29.06
IndiaFirst 1.00 kg113.30
Extra 0.50 kg22.28
IndonesiaFirst 1.00 kg107.35
Extra 0.50 kg24.87
JapanFirst 1.00 kg112.97
Extra 0.50 kg35.03
MacauFirst 1.00 kg92.93
Extra 0.50 kg13.82
SingaporeFirst 1.00 kg74.75
Extra 0.50 kg21.49
TaiwanFirst 1.00 kg94.42
Extra 0.50 kg34.76
ThailandFirst 1.00 kg94.10
Extra 0.50 kg28.25
VietnamFirst 1.00 kg98.94
Extra 0.50 kg14.34
TOP